sort排序命令怎么使用

Python011

sort排序命令怎么使用,第1张

sort命令的功能是对文件中的各行进行排序。sort命令有许多非常实用的选项,这些选项最初是用来对数据库格式的文件内容进行各种排序操作的。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sort排序命令怎么使用

1 sort的工作原理

sort将文件的每一行作为一个单位,相互比较,比较原则是从首字符向后,依次按ASCII码值进行比较,最后将他们按升序输出。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seq.txt

banana

apple

pear

orange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seq.txt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2 sort的-u选项

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在输出行中去除重复行。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seq.txt

banana

apple

pear

orange

pear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seq.txt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pear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u seq.txt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pear由于重复被-u选项无情的删除了。

3 sort的-r选项

sort默认的排序方式是升序,如果想改成降序,就加个-r就搞定了。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number.txt

1

3

5

2

4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number.txt

1

2

3

4

5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r number.txt

5

4

3

2

1

4 sort的-o选项

由于sort默认是把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所以需要用重定向才能将结果写入文件,形如sort filename >newfile。

但是,如果你想把排序结果输出到原文件中,用重定向可就不行了。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r number.txt >number.txt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number.txt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看,竟然将number清空了。

就在这个时候,-o选项出现了,它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你放心的将结果写入原文件。这或许也是-o比重定向的唯一优势所在。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number.txt

1

3

5

2

4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r number.txt -o number.txt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number.txt

5

4

3

2

1

5 sort的-n选项

你有没有遇到过10比2小的情况。我反正遇到过。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排序程序将这些数字按字符来排序了,排序程序会先比较1和2,显然1小,所以就将10放在2前面喽。这也是sort的一贯作风。

我们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使用-n选项,来告诉sort,“要以数值来排序”!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number.txt

1

10

19

11

2

5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number.txt

1

10

11

19

2

5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n number.txt

1

2

5

10

11

19

6 sort的-t选项和-k选项

如果有一个文件的内容是这样: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cat facebook.txt

banana:30:5.5

apple:10:2.5

pear:90:2.3

orange:20:3.4

这个文件有三列,列与列之间用冒号隔开了,第一列表示水果类型,第二列表示水果数量,第三列表示水果价格。

那么我想以水果数量来排序,也就是以第二列来排序,如何利用sort实现?

幸好,sort提供了-t选项,后面可以设定间隔符。(是不是想起了cut和paste的-d选项,共鸣~~)

指定了间隔符之后,就可以用-k来指定列数了。

[rocrocket@rocrocket programming]$ sort -n -k 2 -t : facebook.txt

apple:10:2.5

orange:20:3.4

banana:30:5.5

pear:90:2.3

我们使用冒号作为间隔符,并针对第二列来进行数值升序排序,结果很令人满意。

7 其他的sort常用选项

-f会将小写字母都转换为大写字母来进行比较,亦即忽略大小写

-c会检查文件是否已排好序,如果乱序,则输出第一个乱序的行的相关信息,最后返回1

-C会检查文件是否已排好序,如果乱序,不输出内容,仅返回1

-M会以月份来排序,比如JAN小于FEB等等

-b会忽略每一行前面的所有空白部分,从第一个可见字符开始比较。

有时候学习脚本,你会发现sort命令后面跟了一堆类似-k1,2,或者-k1.2 -k3.4的东东,有些匪夷所思。今天,我们就来搞定它—-k选项!

1 准备素材

$ cat facebook.txt

google 110 5000

baidu 100 5000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第一个域是公司名称,第二个域是公司人数,第三个域是员工平均工资。(除了公司名称,其他的别信,都瞎写的^_^)

2 我想让这个文件按公司的字母顺序排序,也就是按第一个域进行排序:(这个facebook.txt文件有三个域)

$ sort -t ‘ ‘ -k 1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看到了吧,就直接用-k 1设定就可以了。(其实此处并不严格,稍后你就会知道)

3 我想让facebook.txt按照公司人数排序

$ sort -n -t ‘ ‘ -k 2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baidu 100 5000

sohu 100 4500

google 110 5000

不用解释,我相信你能懂。

但是,此处出现了问题,那就是baidu和sohu的公司人数相同,都是100人,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按照默认规矩,是从第一个域开始进行升序排序,因此baidu排在了sohu前面。

4 我想让facebook.txt按照公司人数排序 ,人数相同的按照员工平均工资升序排序:

$ sort -n -t ‘ ‘ -k 2 -k 3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看,我们加了一个-k2 -k3就解决了问题。对滴,sort支持这种设定,就是说设定域排序的优先级,先以第2个域进行排序,如果相同,再以第3个域进行排序。(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这么写下去,设定很多个排序优先级)

5 我想让facebook.txt按照员工工资降序排序,如果员工人数相同的,则按照公司人数升序排序:(这个有点难度喽)

$ sort -n -t ‘ ‘ -k 3r -k 2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sohu 100 4500

guge 50 3000

此处有使用了一些小技巧,你仔细看看,在-k 3后面偷偷加上了一个小写字母r。你想想,再结合我们上一篇 文章 ,能得到答案么?揭晓:r和-r选项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表示逆序。因为sort默认是按照升序排序的,所以此处需要加上r表示第三个域(员工平均工资)是按照降序排序。此处你还可以加上n,就表示对这个域进行排序时,要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举个例子吧:

$ sort -t ‘ ‘ -k 3nr -k 2n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sohu 100 4500

guge 50 3000

看,我们去掉了最前面的-n选项,而是将它加入到了每一个-k选项中了。

6 -k选项的具体语法格式

要继续往下深入的话,就不得不来点理论知识。你需要了解-k选项的语法格式,如下:

[ FStart [ .CStart ] ] [ Modifier ] [ , [ FEnd [ .CEnd ] ][ Modifier ] ]

这个语法格式可以被其中的逗号(“,”)分为两大部分,Start部分和End部分。

先给你灌输一个思想,那就是“如果不设定End部分,那么就认为End被设定为行尾”。这个概念很重要的,但往往你不会重视它。

Start部分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Modifier部分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类似n和r的选项部分。我们重点 说说 Start部分的FStart和C.Start。

C.Start也是可以省略的,省略的话就表示从本域的开头部分开始。之前例子中的-k 2和-k 3就是省略了C.Start的例子喽。

FStart.CStart,其中FStart就是表示使用的域,而CStart则表示在FStart域中从第几个字符开始算“排序首字符”。

同理,在End部分中,你可以设定FEnd.CEnd,如果你省略.CEnd,则表示结尾到“域尾”,即本域的最后一个字符。或者,如果你将CEnd设定为0(零),也是表示结尾到“域尾”。

7 突发奇想,从公司英文名称的第二个字母开始进行排序:

$ sort -t ‘ ‘ -k 1.2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sohu 100 4500

google 110 5000

guge 50 3000

看,我们使用了-k 1.2,这就表示对第一个域的第二个字符开始到本域的最后一个字符为止的字符串进行排序。你会发现baidu因为第二个字母是a而名列榜首。sohu和 google第二个字符都是o,但sohu的h在google的o前面,所以两者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guge只能屈居第四了。

8 又突发奇想,,只针对公司英文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进行排序,如果相同的按照员工工资进行降序排序:

$ sort -t ‘ ‘ -k 1.2,1.2 -k 3,3nr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sohu 100 4500

guge 50 3000

由于只对第二个字母进行排序,所以我们使用了-k 1.2,1.2的表示方式,表示我们“只”对第二个字母进行排序。(如果你问“我使用-k 1.2怎么不行?”,当然不行,因为你省略了End部分,这就意味着你将对从第二个字母起到本域最后一个字符为止的字符串进行排序)。对于员工工资进行排 序,我们也使用了-k 3,3,这是最准确的表述,表示我们“只”对本域进行排序,因为如果你省略了后面的3,就变成了我们“对第3个域开始到最后一个域位置的内容进行排序” 了。

9 在modifier部分还可以用到哪些选项?

可以用到b、d、f、i、n 或 r。

其中n和r你肯定已经很熟悉了。

b表示忽略本域的签到空白符号。

d表示对本域按照字典顺序排序(即,只考虑空白和字母)。

f表示对本域忽略大小写进行排序。

i表示忽略“不可打印字符”,只针对可打印字符进行排序。(有些ASCII就是不可打印字符,比如\a是报警,\b是退格,\n是换行,\r是回车等等)

10 思考思考关于-k和-u联合使用的例子:

$ cat facebook.txt

google 110 5000

baidu 100 5000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这是最原始的facebook.txt文件。

$ sort -n -k 2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baidu 100 5000

sohu 100 4500

google 110 5000

$ sort -n -k 2 -u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当设定以公司员工域进行数值排序,然后加-u后,sohu一行就被删除了!原来-u只识别用-k设定的域,发现相同,就将后续相同的行都删除。

$ sort -k 1 -u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 sort -k 1.1,1.1 -u facebook.txt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sohu 100 4500

这个例子也同理,开头字符是g的guge就没有幸免于难。

$ sort -n -k 2 -k 3 -u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咦!这里设置了两层排序优先级的情况下,使用-u就没有删除任何行。原来-u是会权衡所有-k选项,将都相同的才会删除,只要其中有一级不同都不会轻易删除的:)(不信,你可以自己加一行sina 100 4500试试看)

11 最诡异的排序:

$ sort -n -k 2.2,3.1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baidu 100 5000

sohu 100 4500

google 110 5000

以第二个域的第二个字符开始到第三个域的第一个字符结束的部分进行排序。

第一行,会提取0 3,第二行提取00 5,第三行提取00 4,第四行提取10 5。

又因为sort认为0小于00小于000小于0000….

因此0 3肯定是在第一个。10 5肯定是在最后一个。但为什么00 5却在00 4前面呢?(你可以自己做实验思考一下。)

答案揭晓:原来“跨域的设定是个假象”,sort只会比较第二个域的第二个字符到第二个域的最后一个字符的部分,而不会把第三个域的开头字符纳入比较范围。当发现00和00相同时,sort就会自动比较第一个域去了。当然baidu在sohu前面了。用一个范例即可证实:

$ sort -n -k 2.2,3.1 -k 1,1r facebook.txt

guge 50 3000

sohu 100 4500

baidu 100 5000

google 110 5000

12 有时候在sort命令后会看到+1 -2这些符号,这是什么东东?

关于这种语法,最新的sort是这么进行解释的:

On older systems, `sort’ supports an obsolete origin-zero syntax `+POS1 [-POS2]‘ for specifying sort keys. POSIX 1003.1-2001 (*note Standards conformance::) does not allow thisuse `-k’ instead.

原来,这种古老的表示方式已经被淘汰了,以后可以理直气壮的鄙视使用这种表示 方法 的脚本喽!

(为了防止古老脚本的存在,在这再说一下这种表示方法,加号表示Start部分,减号表示End部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式方法是从0开始计数的,以前所说的第一个域,在此被表示为第0个域。以前的第2个字符,在此表示为第1个字符。)

使用R包dplyr的函数arrange更简单,更简洁:

#多条件排序:使用dplyr::arrange

library(dplyr)

data("iris")

head(iris)

#第一列升序,然后是第三列升序

arrange(iris,iris[,1],iris[,3])

#第一列升序,然后是第三列降序

arrange(iris,iris[,1],-iris[,3])

扩展资料

R语言排序函数sort(),rank(),order()

>x<-c(97,93,85,74,32,100,99,67)

>sort(x)

[1]32677485939799100

>order(x)

[1]58432176

>rank(x)

[1]65431872

1. 判断存在:一个元素是不是在向量中用 a%in%b

>a="TT"

>b=c("AA","AT","TT")

>a %in% b

[1] TRUE

2. 判断某一元素这向量中的索引(第几个位置): index.TT=which(b==”TT”)

>index.TT=which(b=="TT")#index.TT是想知道的索引号,which是判断函数,b是想知道的元素所在的向量

>index.TT

[1] 3

3. 相当于 python 中的字典, names 函数

>b

[1] "AA" "AT" "TT"

>names(b)=c("geno1","geno2","geno3")#geno mean genotype

>names(b)

[1] "geno1" "geno2" "geno3"

>names(b)[1]

[1] "geno1"

>names(b)[1]="test"

>names(b)

[1] "test""geno2" "geno3"

>names(b)=NULL

>b

[1] "AA" "AT"

>b["geno2"]

"AT"

pop_name=c(“CEU”,"YRI")

names(pop_name)=c(1,2)

names(pop_name[1])=1

4. 去除某一元素: b[-index.nu]

#想去除元素”TT”,如果你不知道是第几个索引,可以先判断索引,再删除。

>b=c("AA","AT","TT")

>names(b)=c("geno1","geno2","geno3")

>index.TT=which(b=="TT")

>b=b[-index.TT]

>b

geno1 geno2

"AA""AT"

5. 相当于 Python 中的 set() 函数 和 count() 函数: unique() , table()

>b=c("TT","AT","AT","TT","AA")

>unique(b)#即相当于去除所有的重复,只保留一个

[1] "TT" "AT" "AA"

>table(b)#以元素为name,统计各元素的个数

b

AA AT TT

122

6. 字符串的分割: strsplit()

>test="AA"

>strsplit(test)

错误于strsplit(test) :缺少参数"split",也没有缺省值

>strsplit(test,split='')

[[1]]

[1] "A" "A"

>test=strsplit(test,split='')[[1]]

>test

[1] "A" "A"

7. 文本文档的写入: write.table()

write.table( res.matrix,file=new.file,sep='\t',quote=F,row.names=F,col.names=F,append=T)#quote=F去掉引号后写入,row.names=F去掉行的名字写入,否则会把名字写进去

##写入数据时候最好把数据存储成一个matrix然后直接写。要是每行每行写的话要注意数据的格式了。先建立一个空的matrix,见8,然后通过rbind或者cbind叠加上去。

方法一:

a=c()

b=c(“AA”,”TT”,”CC”)

for (i in 1:3){

a=c(a,b)

}

write.table(a,file=”test.txt”)#你会发现结果是

AA

TT

CC

….

##而且还有行和列的名字,因为没有设置参数。因为对于c向量来说,写的话默认是竖着写的,每个元素占一行。所以比较方便的就是rbind

方法二:

a=c()

b=c(“AA”,”TT”,”CC”)

for (i in 1:3){

a=rbind(a,b)

}

write.table(a,file=”test.txt”,quote=F,row.names=F,col.names=F)#你会发现结果是

AA TT CC

AA TT CC

AA TT CC

##原因是rbind把最总结果当做矩阵了。对于R数据的写入最好能生成最后的矩阵再写入。但是西面的梅一行写一次和方法二的效果是想通的,但是要用到append参数。

a=c()

b=c(“AA”,”TT”,”CC”)

for (i in 1:3){

a=rbind(a,b)

write.table(a,file=”test.txt”,quote=F,row.names=F,col.names=F,append=T)

}

8. 建立一个空的 matrix :

res.matrix <- matrix( ,nrow=0,ncol=6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0行6列的空matrix了。

9. 如何将 R 运行结果输出到文件

>x=read.table("F:/my/work/chengxu/PValue/pc2jieguo/pc2302.txt")

>z=t(x)

>ks.test(y,z)

Two-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data:y and z

D = 0.207, p-value <2.2e-16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wo-sided

如上面运行结果,我想将p-value <2.2e-16自动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如何用R程序实现,谢谢!

sink("output.txt")

print(ks.test(y,z)$p.value)

sink()

http://cos.name/cn/topic/16300

10 降序排列:

>a=c(1,1.2,0.1,4,5,-0.1)

>a=sort(a,decreasing=T)

>a

[1]5.04.01.21.00.1 -0.1

11. 取前1%的数

>a=c(1:10,4:20,1:100,1:1000)

>a=sort(a,decreasing=T)#先降序

>sig=a[round(length(a)*0.01)]

>sig

[1] 990

12.在shell中直接执行R脚本

R CMD BATCH --argstest.R

13. R中高级作图的方法

http://qizhi502.blog.163.com/blog/static/11497002520120611451736/

14:设置字体类型:

par(family='Times New Roman')

15:控制图形四周的空白大小

par(mfrow=c(3,1),mar=c(0,0,0,0))

其中mar是四周的间距,分别为x,y上下的距离

16控制作图区域的大小layout

layout(c(1,2,3),height=c(1,1,0.5))

分成竖着三份, 其中三份比列依次为(高度依次为2:2:1)

17保留两位小数

round(0.123,digits=2)

18 在原有图的基础上画图:

par(fig=c(0.1,0.5,0.43,0.65), new=TRUE)

19 只显示y轴

plot(1:10,1:10,axes=F)

axis(2,at.....)

20 调节刻度方向 las

plot(1:10,1:10,las=1)

21 屏幕分割

layout(matrix(1:16,4,4))###竖着plot

par(mfrow=c(4,4))##横着plot

22.逻辑表示或者

xor为异或,两值不等为真,两值相等为假。例:xor(0, 1)

23. 从向量中随机取几个数sample

sample(rep(1:1000),10)

23 字符串转换成小数浮点型

as.numeric("0.123")

24. 读取不规范的文本

f=readLines(afile,n=1)#n表示读几行

f=strsplit(f,'\t')##分割

f[1][[1]]##第一行

f[1][[1]][1]##第一行 第一个字符串

25. write 写入文件

write(afile, "a\tb\t",append=T) #沿着每行一次 写入

26. 不需要循环,这直接对matrix没行或者每列进行筛选操作apply()

apply(data,col2 or row1, max>0)

27.保留2位小数

a=2.300

a=as.numeric(sprintf(“%.3f”,a))

28。调出假设检验的p value

t.test(data1,data2)$p.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