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教程是什么?

Python013

r语言教程是什么?,第1张

R语言教程是指导使用R语言的手册,用于统计分析,图形表示和报告的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

R语言由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创建,目前由R语言开发核心团队开发。R语言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免费提供,并为各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和Mac)提供预编译的二进制版本。

这种编程语言被命名为R语言,基于两个R语言作者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Robert Gentleman和Ross Ihaka),并且部分是贝尔实验室语言S的名称。

适用人群

本教程是为期待使用R编程开发统计软件的软件程序员,统计学家和数据挖掘者设计的。如果你试图理解R编程语言作为一个初学者,本教程将给你足够的了解语言的几乎所有的概念,从那里你可以把自己的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学习前提

在继续学习本教程之前,您应该基本了解计算机编程术语。对任何编程语言的基本理解将帮助您理解R语言编程概念,并在学习轨道上快速移动。

这是最后一篇讲解有关矩阵操作的博客,介绍有关矩阵的函数,主要有 rowSums() , colSums() , rowMeans() , colMeans() , apply() , rbind() , cbind() , row() , col() , rowsum() , aggregate() , sweep() , max.col() 。

下面通过例子来了解这些函数的用法:

我们知道,通过下标索引 [i, j] 可以访问矩阵的某一部分,索引如果没有提供意味着“所有行”或“所有列”。来看个例子,比如:

在R中,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函数来进行矩阵的行、列计算。来看些例子:

上述矩阵的行、列计算,还可以使用 apply() 函数来实现。 apply() 函数的原型为 apply(X, MARGIN, FUN, ...) ,其中: X 为矩阵或数组; MARGIN 用来指定是对行运算还是对列运算, MARGIN=1 表示对行运算, MARGIN=2 表示对列运算; FUN 用来指定运算函数; ... 用来指定 FUN 中需要的其它参数。来看些例子:

用 apply() 函数来实现上面的例子

apply() 函数功能很强大,我们可以对矩阵的行或列进行其它运算,例如:

如果矩阵存在 NA 值,可通过设置 na.rm=TRUE 来忽略 NA 值,然后再计算。比如:

甚至我们还可以自定义运算函数,来看个例子:

在R中, rbind() 和 cbind() 函数可分别为矩阵添加行和列,来看一个例子:

在R中, row() 和 col() 函数将分别返回元素的行和列下标矩阵,来看个例子:

通过这两个函数,可以获取矩阵的对角元素以及上下三角矩阵,例如:

有时,你可能需要对每行进行分组,然后组内每列求和。在R中可以用 rowsum() 函数来解决,而且效率也非常高。先看个例子:

你也可以用 aggregate() 函数获得类似结果:

有人就会问“为啥没有列分组求和的操作?”,其实你可以先将矩阵转置,然后行分组求和;这两步就等同于列分组求和。

sweep() 函数的原型为 sweep(x, MARGIN, STATS, FUN = "-", check.margin = TRUE, ...) ,其中: x 为矩阵或数组; MARGIN 用来指定是对行运算还是对列运算, MARGIN=1 表示对行运算, MARGIN=2 表示对列运算; STATS 表示想要清除的统计量; FUN 用来指定运算函数,默认为减法 - ; check.margin 用来核实 x 的维度是否与 STATS 的匹配,如果事先知道它们匹配的话,将其设为 FALSE 将提高运算速度; ... 用来指定 FUN 中需要的其它参数。来看些例子:

事实上,通过改变 FUN 参数的具体形式或自定义函数, sweep() 函数可以实现很多不同操作,这里就不细讲了。

max.col() 函数返回矩阵每行最大值所在的列位置(即列下标),其原型为 max.col(m, ties.method = c("random", "first", "last")) ,其中: m 为矩阵;当存在多个最大值时, ties.method 指定用哪种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默认为"random"(随机),"first"指使用第一个最大值,"last"指使用最后一个最大值。来看个官网例子:

我们也可以结合 apply() 和 which.max() 函数来实现 max.col(mm, 'first') 。看个例子,

R矩阵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讲到这。

如若有遗漏,后期将会添加至本博客。

变量可归结为名义型、有序型或连续型变量。名义型变量是没有顺序之分的类别变量。类别(名义型)变量和有序类别(有序型)变量在R中称为因子(factor)。因子在R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数据的分析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视觉呈现。因子(factor)是R语言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数据类型, 它是一个用于存储 的类型,举个例子,从性别上,可以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从年龄上划分,又可以把人分为:未成年人(<18岁),成年人(>=18)。

R把表示分类的数据称为因子,因子的行为有时像字符串,有时像整数。因子是一个向量,通常情况下,每个元素都是字符类型,也有其他数据类型的元素。因子具有因子水平(Levels),用于限制因子的元素的取值范围,R强制:因子水平是字符类型,因子的元素只能从因子水平中取值,这意味着,因子的每个元素要么是因子水平中的字符(或转换为其他数据类型),要么是缺失值,这是因子的约束,是语法上的规则。

通常情况下,在创建数据框变量时,R隐式把数据类型为字符的列创建为因子,这是因为R会把文本类型默认为类别数据,并自动转换为因子。前面我们在讲数据框时,就有提到。

通过class()函数检查gender列的类,结果是因子类型,而不是字符向量。

可以通过factor()函数创建因子,factor()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字符向量,通过levels参数显式设置因子水平。

参数注释:

例如,因子sex的值是向量c('f','m','f','f','m'),因子水平是c('f','m')

因子水平规定了 因子取值的范围 ,每一个因子,都包含因子水平的信息,例如,打印gender列,可以看到因子的元素和水平:

该因子中的每个值都是一个字符串,它们被限制为“f”、“m”和缺失值(NA)。如果把其他字符串添加到gender列中,R会抛出警告消息,并把错误赋值的元素设置为NA,例如:

因子水平,可以通过函数levels(factor)来查看:

水平的级数,相当于level的长度,可以由nlevels函数查询到:

使用factor函数创建因子,可以使用labels参数为每个因子水平添加标签,labels参数的字符顺序,要和levels参数的字符顺序保持一致,例如:

通常情况下,因子一般是无序的,这可以通过is.ordered()函数来验证:

因子的顺序,实际上是指因子水平的顺序,有序因子的因子水平是有序的。在特殊情况下,有些因子的水平在语义上大于或小于其他水平,R支持按顺序排列的因子,使用ordered函数,或通过给factor函数传入order=TRUE参数,把无序因子转换为有序的因子。

ordered()函数不能指定特定因子水平的顺序,通常情况下,因子中先出现的水平小于后出现的水平。例如,通过ordered函数把sex因子转换为有序的因子:

通过factor函数创建有序因子,通过levels指定因子的顺序。

因子的顺序,其实是因子水平的顺序,我们可以通过levels,使现有的因子按照指定的因子水平来排序。

例如,把heights数据框的gender,按照指定的levels,转换成有序因子:

在数据清理时,可能需要去掉与因子水平对应的数据,通常情况下,需要删除未使用的因子水平,可以使用droplevels函数,它接受因子或是数据框作为参数。

如果x是数据框,那么把数据框中未使用的因子删除。

在数据清理中,有时需要把因子转换为字符,通常情况下,使用as.character()函数,把因子转换为字符串:

使用as.numeric()或as.integer()函数可以把因子转换成对应的整数.

函数 cut() 能够把数值变量切成不同的块,然后返回一个因子.

参数注释:

例如,把身高数据,按照指定的切割点向量分割:

当需要把因子转换为有序因子时,要注意因子水平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