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主要演员介绍(详)

Python019

哈利波特主要演员介绍(详),第1张

名称: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

生日:1989年7月23日

星座:狮子座

喜欢搞些小恶作剧,有一次他偷偷修改了Robbie Coltrane(海格的扮演者)的移动电话 结果Robbie发现他的电话信息都变成了土耳其语.

养着两只伯德梗(犬类)Binka和Nugget.

8岁的时候曾试着第一次读哈利波特原著 结果没有完成 直到他成了哈利波特时才算读完.

从没完整的看过巴拿马裁缝,尽管是他出演的.

就读于一所男子私立学校.

最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愿意玩PSP和听音乐,尤其喜欢U2和R.E.M和性手枪乐队,还喜欢踢足球.

红辣椒乐队的歌迷并在2004年参加了他们的演唱会.

2002年2月他获得英国Variety Club的最佳新进艺人提名并最终获得该奖项.

为了表彰他在哈利波特中的出色表现 2002年Variety Club颁个他James Carreras奖.

12 angry men(12怒汉)是他看过的第一部黑白电影也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

哈利波特电影的角色经纪人是Daniel父亲的朋友,当他为寻找哈利的扮演者而发愁的时候见到了Daniel,接下来发生的就是:试镜,拍摄,世人皆知!!

2004年2月,英国太阳报把他列为全国第三富有的年轻人(13到19岁),据说他收入达到500万英镑.

他是Gary Oldman(阿兹卡班囚徒中Sirius Black的扮演者)的影迷并且也是英超球队富勒姆队的球迷. 会弹电吉他,正在学习贝司吉他.

主要影视作品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2009.7.15)

《12月的男孩》 (December Boys)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2007 7.20)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5)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200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巴拿马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 (2001)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1999) (TV)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9)

中文名: 鲁珀特.格林特

英文名: Rupert Grint

全名:Rupert Alexander Lloyd Grint

生 日: 1988-8-24

星座:处女座

在BBC电视台节目《全球新闻》上看到了《哈利·波特》的选角启事之后,鲁伯特便参加了角色罗恩·韦斯莱的选角面试。当数以万计的英国男孩竞争哈利波特的角色的时候,他以一段为罗恩韦斯莱量身定做的rap征服了评委。这个英国小男孩完全是凭借一部那部众所周知的童话而出名的,而在此之前,他仅仅参加过一次学校舞台剧演出,但他还是勇敢地参加了这部他非常喜欢的电影的试镜,毫无疑问,他是最符合Ron人物性格的小演员,他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说他当时一次次试镜时击败的几百个竞争对手看上去都比他漂亮。

尽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鲁伯特的首次职业表演,但他的天分为其赢得了全球影评人及影迷们的褒扬,并曾获得英国影评人协会最佳新人奖的提名。 自从出演第一部哈利·波特电影后,他在彼得·休伊特执导的《神屁太空人》中扮演了一位年轻搞笑的教授,和西蒙·卡娄和斯蒂芬·弗瑞同台表演。他当然又在《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还有《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再度扮演了罗恩·韦斯莱。

2006年他又出演了电影驾驶课(Driving Lessons)而《驾驶课》一部电影,现已杀青,DVD等也以在英、美等地发售,有意者也可买来看看^-^

由“罗恩”鲁伯特·格林特(Rupert Grint)主演的新片《驾驶课》(Driving Lessons)新近发布三张剧照。

该片是剧作家杰瑞米·布洛克斯(Jeremy Brocks)的导演处女作,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跟着母亲(劳拉·林妮)生活的羞怯的男孩(鲁伯特·格林特)展开,他的生活在遇到一个息影的女演员(朱莉·沃特斯)后发生了变化。影片根据杰瑞米·布洛克斯自己的经历创作,将参与角逐今年的纽约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

除了鲁伯特·格林特外,该片还荟集了朱莉·沃特斯(Julie Walters)以及奥斯卡提名演员劳拉·林妮(Laura Linney)等。该片上映日期暂未确定。

鲁伯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在赢得罗恩·韦斯莱这一角色之前,他参加过学校表演队和当地剧团合作演出。包括在《安妮》中饰演小流氓 Rooster,参演《小飞侠》(Peter Pan)、参演《彼得·潘》。 以及在《格林童话》(Grimm Tales) 中扮演 Rumplestiltskin 。在学校里他曾在《格里姆传说》中饰演角色"高跷皱皮",还曾在一次才艺表演中出演了"神秘梅格" 。

中文名:艾玛·沃特森

全名: 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昵称: Em

生日: 1990/4/15

星座:白羊

1,她说她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在看到电影中自己的形象时尤甚。

2,她喜欢做平平常常的事,去平平常常的地方玩。她在家里不喜欢被人看作一个明星。她只有在每次的首映式上才感到自己是个公众人物,其余时间她只想让大家把她当个普通人看待。

3,她很爱运动,特别喜欢滑雪和曲棍球。但她不喜欢备考赶工。

4,她讨厌那些说她爱上Daniel的人,也讨厌传她和Rupert或Tom绯闻的人。

5,她写东西的时候总习惯咬自己的舌尖。

6,她觉得赫敏是个喋喋不休的人,而她要演绎这点很难。可能对Emma来说,学小把戏这类的活儿只是开头难,学会就好了;而要演赫敏必须得每时每刻很快地说话,这是件苦差事。

7,她觉得花束是最好的礼物。小伙子们为了获得她的注意,最好送花给她。

8,Emma惯用右手,不过她还是把手表戴在右手上。

9,任何有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她都百看不厌。

10,Emma不知道什么能真正打动她的心。

希望在圣诞节得到更多衣服

2006年,Emma在GCSE的考试中通过了10门,包括8个A*和2个A. Emma所取得的成绩简直就是赫敏在她的O.W.L.s考试中的真实写照!

16岁的艾玛·沃特森(在哈利·波特中饰 赫敏·格兰杰)再次出色地扮演了好心的书呆子赫敏·格兰杰,一个刚开始对除了书之外的其他东西不感兴趣的角色。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扮演赫敏是艾玛的首次职业演出,尽管她从很小就表现出了天赋。

她扮演赫敏的出色表现已经为艾玛在全球赢得了大量的影迷。两年前,她凭《哈利·波特与密室》及《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获得了美国在线最佳女配角奖。她还因《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被《完全电影》杂志的读者选为最佳新人。

艾玛继续在拍片的同时处理好学业,她还热衷于冰球、无挡板篮球、网球和跑圈子比赛,并且是一位出色的田径运动员。她还是位艺术学者,在片厂里面有着最华丽最有创意的化妆间。她的其他爱好包括和朋友家庭聚会、旅游、跳舞(街头爵士、街舞、莎莎舞和她的角色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跳的交谊舞)和唱歌。

名字:Tom Felton

全名:Tom Thomas Andrew Felton(汤姆·托马斯·安德鲁·费尔顿)

生日:1987年9月22日

星座:处女座

TOM开始演戏是在他8岁那年.他的家庭有一个朋友是演员,那个演员发现小TOM的表演天赋之后介绍他进入演艺界.接着TOM与经纪人见了面,两个星期后,他打败了其他400多去试镜的男孩子成功的获得角色并到国外拍戏.从此他的演戏生涯开始.

唱歌方面:他7岁时被选入教堂唱诗班,在学校里也参加了4个合唱团.还被选为Guildford Cathedral Choir(吉尔福德大教堂唱诗班,吉尔福德是萨里郡的首府,相当于省的省会)

补充一下他出演过的电影

"Home Farm Twins" (1999) TV Series .... Adam Baker (2005)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5) .... 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 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2002) .... 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 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

Second Sight《重见光明》: Hide and Seek (2000) (TV) .... Thomas Ingham

Anna and the King (1999) .... Louis Leonowens 《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g,扮演Anna的儿子Louis,这部电影主演是周润发……讲的是泰国国王和英国女人谈恋爱的故事)

Second Sight 《重见光明》(1999) (TV) .... Thomas

The Borrowers 《寄居大侠》(1997) .... Peagreen Clock

The Disappeared《失踪》(1997)(后来的吧)

声明:er……来自官网,也不可能有授权(除非我去跟Tom要-v-|||)实在不行93了吧

《Emma of Lulworth Cove》《卢沃斯湾的艾玛》(2009 )

13 Hours《13小时》...Gary(2009)

拍过的电视剧:

1.《爬虫》 角色:James

2.《预见力》 角色:Thomas Ingham

演出的广播剧:

1.《巫师耳西亚》 角色:Loeth

2.《致每个人》 角色:Hercules

中文名: 理查德·哈里斯(头两部的邓布利多)

英文名: Richard Harris

性 别: 男

生 日: 1930-10-01

角 色:导演,演员,编剧

他是一名磨房老板的儿子,长大后曾在英国皇家学院,接受音乐及戏剧课程的训练。1956年首次登台演戏,两年后即步入英国电影界。1963年在《超级的男性》中,饰演一名粗暴的橄榄球员,勇夺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从此获得国际性的知名度。1967年主演了他最著名的一部歌舞电影《凤宫劫美录》,饰演的亚瑟王又演又唱,影坛还无人能出其右。其后他在娱乐圈作多线发展,既演出《太阳盟》等商业性浓厚的暴力西部片,又大唱《麦克亚瑟公园》等高调的流行曲出版个人专辑唱片,甚至写诗和写小说。近年来以性格演员姿态参与多部名片演出,包括:《爱国者游戏》、《杀无赦》及最新的《角斗士》等。

伦敦时间2002年10月25日晚7时在伦敦的一所医院中病逝,享年72岁。

中文名: 玛吉·史密斯(麦格)

英文名: Maggie Smith

性 别: 女

生 日: 1934-12-28

星座:摩羯座

角 色:演员

奥斯卡成就:第四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玛吉·史密斯是英国表演事业中的瑰宝,具有同时驾驭舞台与影视事业的深厚功力。她戏路宽广,演技精湛,尤以演喜剧和正剧角色著称。她不仅在英国和百老汇的舞台上取得了无数的成功,而且在银幕上的表演也是出类拔萃,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 象。她近50年的演艺生涯多次被奥斯卡奖提名,成为唯一一位1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次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英国女演员。1934年12月28日,玛吉·史密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特(Ilford)。其父是牛津大学的病理学教授,她自小就酷爱表演,在牛津幼儿园里接受了启蒙表演训练,后在牛津戏剧学校接受专业演技训练。

1934年12月28日,玛吉-史密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特(Ilford)。其父是牛津大学的病理学教授,她自小就酷爱表演,在牛津幼儿园里接受了启蒙表演训练,后在牛津戏剧学校接受专业演技训练。1952年初上舞台,在牛津大学剧团演出的《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中饰演维奥拉(Viola),这是她第一次作为职业演员在舞台上亮相。四年以后,她来到了百老汇,在伦纳德-西尔曼(Leonard Sillman)的讽刺喜剧《1956年的新面孔》(“New Faces of 1956”)中饰演角色。同年,她在银幕上首次短暂露面,出演影片《屋里的孩子》(“Child in the House”),而她本人常常将1958年的《温柔乡》(“Nowhere to Go”)称之为她的处女作。

【中文人名】 艾伦·里克曼(斯内普)

【英文全名】 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

【出生日期】 1946-02-21

【 身高 】 六呎一吋(1.86米)

【出生地点】 Hammersmith, London, England, UK

【家中排行】 第二

【婚姻状况】 未婚 (女友是Rima Horton)

【 现职 】 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副主席、舞台剧演员、电视演员、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经理人、配音员

[编辑本段]早期生活

里克曼出生在伦敦汉默史密斯(Hammersmith)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他的母亲,玛格丽特·多林·罗丝(Margaret Doreen Rose)是威尔士人,她是卫理公会派教徒,家庭主妇。他的父亲,伯纳德·里克曼(Bernard Rickman)是爱尔兰人,他是天主教徒,工厂工人。(注1、注2)里克曼8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一人抚养了四个孩子。她曾再嫁,但三年后便与里克曼的继父离婚。“在她生命中只有一段真爱” 。(注2)从汉默史密斯的拉提默中学(Latymer Upper School)毕业后,里克曼进入了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并开始了他在苏豪(Soho)(注3)的画家之路。后来,他得到一份奖学金,于1972-1974年在皇家艺术戏剧学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学习。

就学期间,他靠为尼吉尔•豪森(Nigel Hawthorne)和拉尔夫•理查德森爵士(Sir Ralph Richardson)当化妆师养活自己。(注4)离校时,他已经获得了若干奖项,例如艾米莉•丽特奖(Emile Littler Prize)、福布斯·罗伯森奖(Forbes Robertson Prize)和班考夫特金质奖章(Bancroft Gold Medal) 。从那以后,他成为了英国最杰出,最多才多艺的舞台演员和影视演员之一。(注5)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从皇家艺术戏剧学院毕业后,瑞克曼在各种各样的英国定目剧团和试验剧团中工作过,他的作品包括在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演出的《海鸥》和斯努•威尔逊(Snoo Wilson)的《草寡妇》(The Grass Widow),曾三次出席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皇家莎士比亚公司(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RSC)工作时,他出演过《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剧。

他在1985年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作品《危险关系》(Les Liaisons Dangereuses)中担任男主角,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1986年,他扮演的角色被评论界和大众称为“优雅而无情的感情骗子”。1986年,当这部戏飘洋过海来到百老汇时,瑞克曼凭他在剧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托尼奖的提名。

“你可以在表演中表达真心,或是说谎。你可以揭示你的内心,或是掩饰。所以,观众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或是没有——你不会希望他们离开剧院时想着,‘还不错……出租车在哪儿?’”

在皇家艺术戏剧公司时,他和同事卢比•瓦克斯(Ruby Wax)共住一所房子。是里克曼帮助她开始写作戏剧,并导演了她的几部成功的作品。

对于电视观众,他还因扮演过20世纪80年代BBC的改编剧《巴切斯特传》(Barchester Towers)中的斯洛普先生(Mr. Slope)为人所知。在《傲气盖天》(Michael Collins)中,他与利姆•尼森(Liam Neeson)合作,扮演了后来成为爱尔兰共和国总理和总统的埃蒙·德·瓦勒拉(Éamon de Valera)。他在英国电影中出演过浪漫剧角色(《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中的布兰登上校(Colonel Brandon);《一屋一鬼一情人》(Truly, Madly, Deeply)中的杰米(Jamie)),他还是好莱坞电影中顶尖的“恶棍”类型演员(《虎胆龙威》(Die Hard)中的德国恐怖分子汉斯•格鲁博(Hans Gruber),《侠盗王子罗宾汉》(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中的诺丁汉郡长(Sheriff of Nottingham))。他在《虎胆龙威》中的角色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电影史上“100位最佳英雄/恶棍”的第46位。

里克曼在电影《银河系访客》(Galaxy Quest)、《怒犯天条》(Dogma)和《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喜剧天分。他因在《拉斯普廷》(Rasputin)中的表演赢得了1996年的金球奖和艾美奖,还因在2004年上演的电影《神迹》(Something the Lord Made)中扮演的阿尔弗雷德•布莱洛克医生(Dr. Alfred Blalock)赢得艾美奖提名。他在《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魔药学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Severus Snape)教授。

2005年,里克曼在《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为机器人马文(Mavin)配音。巧的是,里克曼和在电视版和舞台版马文的扮演者大卫•勒纳(David Learner)都曾在皇家艺术戏剧学院学习。2006年,他出演了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雪饼》(Snow Cake)(与西格尼•韦弗(Sigourney Weaver)和凯利-安•莫斯(Carrie-Anne Moss)合作)和汤姆·泰奎尔(Tom Tykwer)执导的《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艾伦·里克曼曾出演尼奥·考沃(Noel Coward)的浪漫舞台喜剧《私生活》(Private Lives),该剧在伦敦阿尔伯瑞剧院(Albery Theatre)的演出非常成功,并转而在百老汇上演,演出一直持续到2002年9月。在这部赢得了托尼奖(Tony Award)的作品中,里克曼和他在《危险关系》中的老搭档林德塞·邓肯(Lindsay Duncan)和导演霍华德·戴维斯(Howard Davies)再度联手。

1998年10月20日至12月3日,他在伦敦奥利维剧院(Olivier Theatre)上演的剧作《安东尼和克莉奥帕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中出演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和扮演克莉奥帕特拉(Cleopatra)的海伦·米伦(Helen Mirren)演对手戏。在此之前,他于1991年出演了在伦敦西区上演的蜷川幸雄作品《冬末探戈》(Tango at the End of Winter),以及罗伯特·斯图拉(Robert Sturua)导演,河畔工作室(Riverside Studio)出品的《哈姆雷特》(Hamlet)。他于1995年,在伦敦艾尔美达剧院(Almeida Theatre)导演了《冬日访客》(The Winter Guest)。他还在1996年导演了该剧的电影版,由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和她真实生活中的母亲主演。

里克曼也出演了几部音乐作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由英国作曲家亚当·莱昂纳德(Adam Leonard)所作的一首歌曲。此外,在专辑《钟》(The Bell)里迈克·奥德菲尔德(Mike Oldfield)的作品《管钟II》(Tubular Bells II)中,他还作为“主持人”介绍了不同乐器。在2002年发行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CD《当爱说话时》(When Love Speaks)中,里克曼是众多参与朗诵的艺术家之一。他还在得克萨斯组合(Texas)一支名为《需要》(In Demand)的音乐录影带中倾情出演。2000年8月,这支MV在欧洲MTV首度亮相。在音乐录影中,莎琳·斯皮特莉(Sharleen Spiteri)(得克萨斯组合的主唱)和里克曼共舞一曲探戈:这部MV被提名为全英音乐奖(Brit Awards)的最佳英国音乐录影。斯皮特莉谈到了选择里克曼出演的原因:“我想,必须得有个可以信赖的人,能扯掉我的外套,把我拉入探戈的节奏,所以我就想到了艾伦·里克曼!”

1995,里克曼被《帝国》(Empire)杂志选为电影史上100位最性感的影星之一(第34位),并在1997年10月“有史以来最出色的100位影星”中排名第59位。2003年,里克曼成为皇家艺术戏剧学院的副主席。他被《帝国》杂志评为50岁以上且在世的最伟大影星的第19位,并两度被好莱坞托尼奖提名为最佳(戏剧)男演员:一次是1987年,因《危险关系》获提名;另一次是2002年,因尼奥·考沃的《私生活》获提名。

里克曼在根据J.K.罗琳(J.K.Rowling)所著的《哈利·波特》改编的系列电影中扮演阴险的魔法学校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该剧至今已拍到第6部,第七部目前正在拍摄中。2007年,《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将他列为流行文化中最受喜爱的人物之一,认为在哈利波特电影中,“他在屏幕上的时间可能并不长——但他拥有每一分钟”,并认为他能够“将每次简单的反驳转变为一场迷你贬损交响乐。”

2005年4月,里克曼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导演了戏剧《我叫瑞切尔·柯利》(My Name Is Rachel Corrie),并赢得了剧迷选择奖(Theatre Goer's Choice Awards)的最佳导演奖。该作品是根据瑞切尔·柯利的书信等文字改编的。她是一位年仅23岁的美国女孩,2003年3月16日,被以色列的武装推土机碾死。该剧于2006年3月至6月在伦敦西区的剧场剧团(Playhouse Theatre)上演。2006年,该剧还曾在戈尔维艺术节(Galway Arts Festival)和爱丁堡艺术节上演。

1995年,里克曼推掉了在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系列电影《黄金眼》(Goldeneye)中扮演亚里克·特弗莱恩(Alec Trevelyan)的片约,这很可能是为了刻意和恶棍角色保持距离。对于记者反复将他描述为一个恶棍专业户,里克曼一直很沮丧,他说自从1991年的诺丁汉郡长之后,自己没有再扮演典型的恶棍角色,并指出他将继续出演那些情感复杂多变的角色。他认为,把角色贴上善或恶,英雄或恶棍的标签是不公平的。媒体也对他近年来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角色盘问不休,这也让他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媒体太过关注斯内普,而忽视了他近期的工作。但是,由于他所表现出来的对角色的保护,他的哈利波特影迷们十分崇拜他,因为他经常提到,害怕因为说得过多而破坏影迷们对角色的神秘感。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问世之前,里克曼谈到斯内普时还很轻松,但随着第六本书带来的对这个角色的争议(在第六部里,扮演斯内普的里克曼亲手杀死了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使斯内普这个角色备受争议,另一方面里克曼拒绝再谈关于斯内普的事。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本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出版后,罗琳承认,她很早就告诉艾伦,斯内普曾深爱哈利·波特的母亲莉莉·伊万斯(Lily Evans),而里克曼是剧组中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这也许也是他始终不愿多谈斯内普的原因之一。

2007年12月,里克曼在蒂姆•伯顿(Tim Burton)执导的电影《斯文尼•托德:舰队街的恶魔理发师》(Sweeney Todd: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中再次出演反派。这是一部由著名的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作品,里克曼在此片中扮演的法官特宾(Judge Turpin)编造了莫须有的罪名,将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扮演的主人公本杰明•巴克(Benjamin Barker)流放到孤岛上,并将他的妻女占为己有。多年后,逃出监狱的本杰明改名斯文尼•托德,在伦敦和海伦娜•邦汉姆•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扮演的拉维特夫人(Mrs. Lovett)联手,以开理发店为名将众多无辜的顾客杀害做成人肉馅饼,同时伺机报复,最终手刃仇人。作为一部以音乐元素见长的电影,此片中有许多唱段,里克曼也在其中多次献声。

梁佩诗,饰演《哈利波特》中秋.张,又叫作梁凯蒂。

中文名:梁佩诗 (这个很少用)

中文译名:梁凯蒂(英文译中文而成的)

英文名:Katie Leung

学历:现于剑桥大学法律系

星座:狮子座

属相:兔

出生地:英国 苏格兰 马瑟韦尔

生活地:英国 苏格兰 马瑟韦尔

生日:1987年8月8日

父母:Peter Leung 和 Kar Wai-li (已离婚)

国籍:英国

身高:165cm

家庭成员:父亲、继母、两弟一妹

最爱读的书:《我是小鼬》

最爱的电影:《超人特工队》

特长:擅长的乐器---吉他和钢琴,舞蹈

业余爱好:听音乐.逛街.看电影,和家人朋友在一起.

学校:汉密尔顿学院

在《哈利·波特4》中,波特爱上了来自中国的张秋,而她的饰演者真的是个华裔美少女--梁凯蒂(Katie Leung)、这位年方二十的美丽姑娘就是波特的初恋女友。这个华裔美少女凭借着东方的姣好精致的外貌——会说话般楚楚动人的大眼睛、乌黑飘逸的秀发、让人喜爱的灵气以及倾倒众生的气质,赢得了小说的作者——J·K·罗琳女士的青睐与本书电影导演的喜爱,从而击败了4000多位候选人,被钦定出演了全书第一美少女——张秋这个角色,受到全世界哈迷的艳羡,支持与热爱。让人期待的是,她与波特在下集中将有一个神秘浪漫的初吻。

梁佩诗的家庭

★梁凯蒂来自苏格兰一个香港移民家庭★

梁凯蒂的家境富裕,她和父亲、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居住在苏格兰一所高级寓所内。父亲彼得1962年生于香港,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到英国定居。1986年在爱丁堡结婚,现在已同妻子分居。凯蒂父亲经营着一家中式快餐,由于经营成功和股票投资顺利,现在已是一名百万富翁。

父母离异并没有对凯蒂的心理造成过多的不利影响,她本人性格开朗,关于家庭情况她对同学们也从不讳言,平时她在父母家两头跑,同父母的关系都不错。

在她得到这个角色后,凯蒂的父亲表示:“凯蒂得到这个角色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快乐。”而凯蒂的邻居们在震惊之余,更是羡慕她的幸运:“不久她就会成名。”但显然凯蒂本人还不大适应在媒体前露面,面对镜头的凯蒂显然还有些紧张:“说实话我还没做好准备。但能够出现在《哈利·波特》里,还能和他谈恋爱,真是太奇妙了!”凯蒂的父亲说她不久之后将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为她工作,同时她也会接受专门的训练。

美国文学史的划分认可了许多文学史学家赋予独立战争(1775—1781)、南北战争(1861—186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的重要性。在这些粗略的划分下列举了一些被更广泛应用的术语,以区分美国文学的时期和其中的细分时期。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术语种类繁多;它们可能代表一段时间、一种政治组织形式、一种显著的文化或想象模式,或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学形式。

1607—1775年。从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经常被称为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宗教性、实用性或历史性的。17世纪以一些殖民地的创建和早期历史为写作题材的期刊和叙事作家中著名的有威廉·布雷德福、约翰·温思罗普和神学家科顿·马瑟。接下去一个世纪中,乔纳森·爱德华兹是主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则是早期美国写作清晰易懂且极具说服力的散文大师。直到1937年爱德华·泰勒的手稿首次出版,他才被发现是一位具有英国虔诚的诗人赫伯特和克拉肖玄学派风格的出色的宗教诗人。安·布拉兹特里特是采用世俗、家庭和宗教主题的殖民地时期的主要诗人。

1773年菲利斯·惠特利——当时他还是一个出生于非洲的19岁奴隶——出版的《论各种主题的诗歌》,宣告了一大批杰出黑人作家(或者用一个后来更易为人接受的称谓,非裔美国作家)的产生,但直到最近他们仍被忽视。美国的非洲文化传统十分复杂,种类繁多——既是西方的又是非洲的,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奴隶的又有自由人的,既是犹太基督教的又是异教徒的,既有种植园的又有城市的,既是主张取消种族隔离的又是黑人民族主义的——这种文化传统产生了张力和融合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高度创新和极具特色的文学,以及被视为美国对西方音乐传统重要贡献的音乐形式。参阅:J.桑德斯·雷丁所著的《造出黑肤色诗人》(1939,1986年再版);小休斯顿·A.贝克所著的《美国黑人文学》(1971);伯纳德·W.贝尔所著的《美国黑人小说和它的传统》(1987);小亨利·L.盖茨所著的《黑人形象》(1987)及其主编的《黑人文学与文学理论》(1984);小亨利·L.盖茨、内利·Y.麦凯等人合编的《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1997)。

1765年印花税法和1790年之间的这一阶段有时被区分为独立战争时期。这是托马斯·潘恩颇具影响的革命宣传短文的时代;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和《独立宣言》以及其他许多作品的时代;是《联邦党人文集》(那些最知名的文章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詹姆斯·麦迪逊撰写的)支持宪法的时代;是菲利普·弗瑞诺和乔尔·巴洛创作爱国讽刺诗歌的时代。

1775—1865年。1775—1828年被称为早期民族文学时期,它以1828年杰克逊民主的获胜为结束,标志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文学的出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首部美国舞台喜剧[罗耶尔·泰勒的《对比》(1787)],最早的美国小说[威廉·希尔·布朗的《同情的力量》(1789)]和1815年创办的第一家长盛不衰的美国杂志《北美评论》。华盛顿·欧文的散文和故事获得了国际声誉;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写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神秘和恐怖的哥特小说;美国第一位重要小说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成功地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威廉·卡伦·布赖恩特和埃德加·爱伦·坡写出了相对独立于其英国前辈的诗歌。1760年出版了一大批奴隶故事和自传中的首批作品,作者是逃跑的或获得自由的非裔美国奴隶,这些作品大都出版于1830—1865年间,其中包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与时代》(1845)和哈丽特·雅各布斯的《一个女奴的生平事件》(1861)。

1828—1865年,从杰克逊时代至美国内战这一阶段常被视为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参见: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标志着独特的美国文学时代完全来临。这一时期有时也叫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名称来自F. O.麦西森颇有影响的同名著作(1941),该书评介了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埃德加·爱伦·坡、赫尔曼·梅尔维尔和纳撒尼尔·霍桑(也可参见:象征主义);这一阶段有时也被称为超验主义时期,以爱默生为中心,始于在新英格兰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和文学运动之后(参见:超验主义)。在除戏剧外的所有文学体裁中,这一时期的作家们所创作的作品的原创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都是后世美国文学所无法超越的。爱默生、梭罗和早期女性主义者玛格丽特·福勒在思想、理想、文学目的方面影响了那一时代和后世的许多美国作家。这不仅仅是威廉·卡伦·布赖恩特、华盛顿·欧文、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不断有新作问世的年代,还是坡、霍桑、梅尔维尔、哈丽特·比彻·斯托和南部小说家威廉·吉尔摩·西姆斯创作小说和短篇故事的年代;是坡、约翰·格林里夫·惠蒂埃、爱默生、亨利·华兹沃斯·朗费罗和所有美国诗人中最具创新意识和影响力的沃尔特·惠特曼创作诗歌的时代;也是坡、西姆斯和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开始在散文中展现杰出的美国式文学批评的时代。弗朗西斯·埃伦·沃特金斯·哈珀延续了非裔美国女性诗人的诗歌创作传统,非裔美国小说则由威廉·韦尔斯·布朗的《克洛代尔》(1853)和哈丽特·E.威尔逊的《我们黑人》(1859)拉开了序幕。

1865—1914年。血腥的美国内战带来的大变革与战后南部重建及随后北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美国对自身的认识,也改变了美国的文学模式。1865—1900年间经常被称为现实主义时期,指的是包括马克·吐温、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约翰·W.德福雷斯特、哈罗德·弗雷德里克和非裔美国小说家查尔斯·W.切斯纳特的作品。这些作品尽管各有不同,但都被归为“现实主义的”,以区别于其散文体小说的前辈坡、霍桑和梅尔维尔的“传奇”作品(参见:散文体传奇、现实主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以地域为小说的创作背景;这些作家(除了马克·吐温描绘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的小说外)包括加利福尼亚的布雷特·哈特、缅因州的萨拉·奥恩·朱厄特、马萨诸塞州的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路易斯安那州的乔治·W.卡布尔和凯特·肖邦。(参见:地方小说。)肖邦现已作为早期主要女性主义作家而闻名。惠特曼直到19世纪最后十年还在继续他的诗歌创作,随后埃米莉·狄金森加入了诗歌创作的行列(这是惠特曼和几乎其他所有人所不了解的)。尽管狄金森创作的1000多首短诗在她生前只发表了七首,但她今天已被视为美国最独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西德尼·拉尼尔出版了以音乐节拍为基础的诗律实验诗作;非裔美国作家保罗·劳伦斯·邓巴在1893—1905年间出版了诗歌和小说;1890年代,斯蒂芬·克莱恩(尽管他去世时年仅29岁)先于埃兹拉·庞德和意象主义者的实验性作品出版了自由体短篇诗歌,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才华横溢充满新意的短篇故事和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预示了后来出现的两种叙事模式: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1900—1914年间,尽管詹姆斯、豪威尔斯和马克·吐温仍在继续创作,伊迪丝·华顿也出版了她的早期小说,但为了表示对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和西奥多·德莱塞那些尽管有时显得粗糙但却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小说(这些作品对成为那些本能欲望与外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牺牲品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典型的描写)的认可,这一时期被区别为自然主义时期;参见: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中的自然主义。

1914—1939年。这一时期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始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创伤为标志,这是出现了现在仍然称为“现代文学”的时期,其在美国的卓越成就达到了足以与19世纪中期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比肩的高度;但与早期大多数作家不同,美国的现代主义作家也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参见:现代主义。)哈丽特·门罗1912年创办于芝加哥的《诗歌》杂志,发表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家的作品。这些著名诗人中有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罗伯特·弗罗斯特、卡尔·桑德堡、华莱士·史蒂文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埃兹拉·庞德、鲁宾逊·杰弗斯、玛丽安·穆尔、T. S.艾略特、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和e. e.卡明斯。这些诗人采用了史无前例种类繁多的诗歌创作模式,其中包括埃米·洛威尔、H. D.(希尔达·杜利特尔)和其他诗人的意象主义,弗罗斯特的韵律诗,威廉斯用美国方言创作的自由体诗,卡明斯在形式和排版上的实验,杰弗斯的诗体自然主义,庞德与艾略特将法国的象征主义形式和传统方式与英国玄学派诗人的智慧和比喻手法融会贯通、消化吸收,运用于他们各自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散文体小说的主要作家有伊迪丝·华顿、辛克莱·刘易斯、埃伦·格拉斯哥、威拉·凯瑟、格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约翰·多斯·帕索斯、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托马斯·乌尔夫和约翰·斯坦贝克。这一时期,美国产生了第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和一大群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们包括范·威克·布鲁克斯、马尔科姆·考利、T. S.艾略特、埃德蒙·威尔逊和傲慢而刻薄的H. L.门肯。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经常以多种方式再度细分。奢华浮夸、追求享乐的1920年代有时被称为“爵士时代”,这个名称因为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而流行。这十年也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康蒂·卡伦、兰斯顿·休斯、克劳德·麦凯、琼·图默、佐拉·尼尔·赫斯顿和其他许多非裔美国作家用各种文学形式创作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品。(参见:哈莱姆文艺复兴。)

这十年间的许多杰出美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其自身的战争经历而深感幻灭,因他们所感悟到的美国文化的愚钝无知与其“清教徒式”的压抑而异化,经常被冠以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最先用这一术语来指那时法国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环境和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移居国外,他们或者去了伦敦,或者去了巴黎。埃兹拉·庞德、格特鲁德·斯泰因和T. S.艾略特终老国外,但大部分较年轻的“流亡者”,正如马尔科姆·考利称呼他们的那样[《流亡者归来》(1934)],都在1930年代回到了美国。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和菲茨杰拉德的《夜未央》是描绘了两种美国流亡者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小说。在“激进的30年代”,即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带来经济、社会变革的时期,一些作家投身于激进的政治运动,其他许多作家则在其文学作品中触及当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威廉·福克纳、约翰·多斯·帕索斯、詹姆斯·T.法雷尔、托马斯·乌尔夫、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和尤金·奥尼尔、克利福德·奥德兹、马克斯韦尔·安德森的剧作。参见:彼得·康恩所著的《美国1930年代:文学史》(2009);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在黑暗中舞蹈:大萧条的文化史》(2009)。

1939年至今,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因为随之而来的对所谓叛国罪的莫斯科审判,以及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苏德条约而导致对苏联共产主义的幻灭,在很大程度上给1930年代的文学激进主义画上了句号。1991年苏联解体给那些极少数依然在文化上效忠于苏联的作家以最后一击。接下去数十年间,那些在1930年代积极支持从工业经济回归农业经济的南部保守派作家,即平均地权论者,主宰了新批评,代表了将文学与作者生平及社会隔离开的普遍批评趋势,用正式术语来说,就是将文学作品视为有机的和自主的实体。[参阅:约翰·L.斯图尔特所著的《时间的重负:逃亡者与平均地权论者》(1965)。]然而,颇具声望和影响力的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和莱昂内尔·特里林——以及包括菲利普·拉夫、艾尔弗雷特·卡辛、德怀特·麦克唐纳和欧文·豪在内被归为纽约文人的其他批评家——在1960年代依然用人性和历史的观点来对待文学作品,以作者的生平、气质和社会环境为评述背景,以作品的道德、想象力品质和对社会的影响作为评价标准。参阅:亚历山大·布鲁姆所著的《浪子回头:纽约文人和他们的世界》(1986);V. B.利奇所著的《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1988)第4章。有关美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在1970年代及之后的激进新发展的讨论,参见:后结构主义。

回顾过去,尽管1950年代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文化一致和满足现状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标志却是涌现了反现存社会体制和反传统的各种充满活力的文学运动: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凯鲁亚克等垮掉派作家;荒诞派文学的美国典范;黑山诗人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瑞莱和罗伯特·邓肯;纽约诗人弗兰克·奥哈拉、肯尼斯·科赫和约翰·阿什伯利。这也是一个自白诗盛行的时期,文学上对性持极端坦率开放的态度,这个时期以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他1930年代开始创作自传体和虚构作品,但在1950年代之前只在私下流通)的出现,以及诺曼·梅勒、威廉·巴罗斯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出版于1955年)等人的著作为标志。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的反文化运动,继承了前期的一些创作模式,但是叛逆的青年运动和对越战激烈的、有时甚至是猛烈的反对却将其推向了极端和狂热;对这一运动持赞成态度的论述,参阅:西奥多·罗斯扎克所著的《反文化的形成》(1969);后来对这一运动的回顾,参阅: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伊甸园之门:60年代的美国文化》(1978)。参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有关非裔美国文学作品在此阶段的激进发展,参见:黑人艺术运动。

二战后美国散文体小说的重要作家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40年移居美国)、尤多拉·韦尔蒂、罗伯特·佩恩·华伦、伯纳德·马拉默德、詹姆斯·库尔德·科森斯、索尔·贝娄、玛丽·麦卡锡、诺曼·梅勒、约翰·厄普代克、小库特·冯尼戈特、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唐纳德·巴塞尔姆、E. L.多克特罗、辛西娅·奥兹克和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玛丽安·穆尔、罗伯特·佩恩·华伦、西奥多·罗特克、伊丽莎白·毕肖普、理查德·威尔伯、罗伯特·洛威尔、艾伦·金斯堡、阿德里安娜·里奇、西尔维亚·普拉斯、A. R.阿蒙斯和约翰·阿什伯利;戏剧方面包括:桑顿·怀尔德、莉莲·海尔曼、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爱德华·阿尔比,以及包括萨姆·谢泼德、戴维·马梅特、托尼·库什纳和温迪·沃瑟斯坦在内的一些其后出现的剧作家。20世纪后几十年很多最具创新意识、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那些被归于某一“少数群体”或某一民族的文学群体的作家所创作的(“民族群体”由处于主体文化和社会体系中、明显具有共同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模式和民族根源等特性的个人组成)。但在这些群体的内部与外部却存在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到底是只把这类作家视为美国主流文学的组成部分更为公正准确,还是强调每个作家作为某一民族文化的参与者身份、具有其所属文化独特的题材、主题和形式特征更为公正准确。(参见:人文主义中的身份理论家。)这是杰出非裔美国小说家和散文家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理查德·赖特、艾伯特·默里、格洛丽亚·内勒、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时代,是诗人阿米里·巴拉卡(莱罗伊·琼斯)、格温德林·布鲁克斯、玛亚·安杰洛和丽塔·达芙的时代;是剧作家洛兰·汉斯伯里和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时代。(关于大众化的诗律模式的一些发展,参见:表演诗歌。)这也是涌现了莱斯利·马蒙·席尔科(美国印第安人)、奥斯卡·胡罗斯和桑德拉·西斯内罗斯(西班牙裔美国人)、茱帕·拉希里(东印度人)、玛克辛·汉·金斯敦(即汤婷婷)和谭恩美(华裔美国人)等杰出少数民族小说家的时代。参阅:休斯敦·A.贝克主编的《三种美国文学:奇卡诺人文学、美国本土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文丛:美国文学教师手册》(1982)。

1.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华裔美国人的“双重意识”

华裔美国文学在上个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从黎锦扬的《花鼓歌》到近几年谭恩美出版的《沉没之鱼》,华裔美国作品对华裔美国人的刻画都体现了中美两种文化、两种世界之间的“双栖人”身份。老一代移民有着深厚牢固的中国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极少怀疑。来到美国后,他们的半封闭式的生活环境又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他们对美国文化的心理认同往往是缓慢的、被动的,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感到困惑:他们是美国的中国人。而“美国造”的新生代在美国文化的海洋中成长,他们自然地、主动地接受美国文化,并自认为纯粹的美国人。可是,残酷的现实表明他们既是美国人,又是中国人,但又不完全归属于两者中的任何一方。无论他们个人意愿如何,都无法超越“美籍华人”的范畴在许多被种族偏见蒙蔽的西方人眼中,“华人”永远是贫穷、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西方的“天堂”里不应有华人的席位,虽然这些华人也是美国公民。这一点被张冲教授评述为由于散族裔的跨民族跨文化跨国特征,他们身上经常体现着隐形的源文化、源意识与显性的现文化、现意识之间的分裂与冲突,体现着某种程度上的身份不确定性,体现着某种“双重身份”或“双重意识”5。

而最能体现这双重意识碰撞的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华裔青年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华人父母之间的矛盾。老一代移民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深信在白人至上的社会里,华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他们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不惜为子女的前途牺牲自我。《喜福会》里的母亲们就是这样想方设法地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主导女儿们的生活,费尽心机地安排她们的前程,遇到的却是女儿们的公开叛逆或消极抵触。母女们朝夕相处,却形同陌路她们脚踏在同一片土地上,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样,两种文化传统的冲突原本就存在的代沟变得更加难以逾越。谭恩美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1989) 和《灶神娘娘》(The Kitchen God’s Wife,1991)中的母女冲突展示了第一代华裔美国移民浓浓的“中国情节”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之间的叛逆心理相互格格不入。对于老一代无比珍视的“中国根”,她们即不了解,也无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在她们看来不过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家里的一些不可思议的陋俗。汤婷婷和谭恩美的小说都强调了第二代移民已渐渐疏离了印在她们皮肤上的中国文化,并有意识地突出了她们融入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地愿望。

2.华裔美国文学在东方主义中的“他者”形象

在以白人为中心的的权力话语下,华人在美奋斗和生存的历史成为被隐没和压抑的历史。汤亭亭在《中国佬》中的第三章《内华达山上的祖父》之后的“契子”3《排华法》中用了长达8页的篇幅,完全忠于忠实地逐年列举了美国政府从1868年到1978 年颁布的排华法规及其相关的重大事件,明确指出美国政府歧视迫害华人的历史和排华法案的荒谬和无理。白人中心的权力话语左右着他们对华裔美国人的描述,华人的历史可以扭曲、改写或隐没来符合白人至上理论下的权力话语。

赛义德的东方理论体现了华裔文学这一弱势文化被西方白人强势文化所强加的排斥和压迫。据赛义德的描述,东方主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基于对东方和西方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差异的思维方式第二层含义是西方对东方长期以来的主宰、重构和话语权利方式1。因此,基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所谓东方主义变成了西方对于东方世界的无知、偏见和猎奇而虚构出来的某种神话。东方主义作为西方人对东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识体系,实质是西方帝国主义试图控制和主宰东方而造出来的人为虚构的产物。从福柯的话语理论来分析,这是一种权力的产物,是一种知识权力或曰文化霸权主义。赛义德视东方为“他者”,通过话语霸权建构一个完全是西方对立面的“东方”,由此证明西方文明是体现理性、道德、正义的优越文明,从而可以堂而皇之地对东方实行殖民统治。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意识将其他少数族裔文化边缘化、渺小化、女性化,使其无法在平等的意义上与其他族裔的文化对话,更无法像多元文化的倡导者们宣扬的那样,在美国这个号称自由、平等的国度里共生、共存、共同发展。说到底,华裔美国文学从后殖民地理论的意义上看还是一种“杂糅”的文学品种,是在结合了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长期以来,主流社会对华人男性形成的概念化印象是:他们是美国社会中的过客,永远是外国人不是开餐馆就是开洗衣店或为白人帮佣,做的是女儿活,没有男子汉气概惯于逆来顺他们沉默寡言,神秘莫测。而对华人女性的态度则可以在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五闺女》中得到体现。华人小女孩在学校里受欺辱,白人男生喊她中国佬,并相她丢黑板擦。且当文中女主角即将从大学毕业,安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如果你是明白人,就只去中国商行找工作。在美国商会里你会一无所获。反正你一定知道,太平洋沿岸一带的种族偏见对你十分不利。”

而为了拼命通过迎合主流文化来跻身于美国主流社会,以哈金为代表的华裔美国作家故意将话语自我东方化,力图摒弃和隐匿中国文化的身份,以取悦西方的听众和市场,而西方主流文化正籍此来巩固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和西方对东方的话语霸权。哈金在长篇《等待》中体把淑玉描述成能挑能扛的种田好手但却给她裹上三寸金莲,这对东方主义者而言,正是中国传统妇女的标识和缩影。他短篇《光天化日》将男性的价值完全等同于性能力,并通过对慕英的描写将脱离时代背景的女性主义者和不知廉耻的妓女等同起来。哈金“阉割”男性,以迎合西方主流认为东方男性女性化的看法。这使得他获得了1993年的凯恩书评奖和1995年度普神卡特奖。哈金以“真实”的声音讲述中国妇女的故事,但这只是为迎合西方女性主义兴趣和东方主义的期待而造出的怪物。由此华裔美国文学的“他者”形象被“发扬”。

3.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民族形象

华裔为了对抗美国白人主流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贬低、排斥和曲解,极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来寻求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确实有对中国文化的嫁接,最典型的女性形象当属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对岳母刺字和花木兰传说的融合和改编。作为在美国文坛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可谓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虽然汤亭亭在创作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透过美国文化的面纱望过去,而留下了一些重影、交融和误视。这是由于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美国的华裔后代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大多是从上辈人的故事里得到而变得模糊自己视为美国社会固有的一个部分。汤婷婷最后借惠特曼·阿新指出,美国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特有的华裔美国文化也是这个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应受到贬低和排斥。

将美国文学分成便于讨论的历史片段或“时期”,不像划分英国文学时期那样能够获得文学学者们的共识;参见:英国文学各时期的划分。保罗·劳特编写的《重建美国文学》(1983)中的许多大学教学大纲调查和A.拉冯内·布朗·鲁奥夫与杰里·W.沃德合写的文章“重新界定美国文学史”(1990),证明了(尤其是为公正对待女性和少数民族作者的作品所作的努力以来)文学时期时间的划分及其名称具有多么大的可变性。近来,一些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教授美国文学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他们的研究按日期分段而没有附上各阶段的名称。但是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承认重大战争在标志文学重大变革中的重要性。正如学者库欣·斯特劳特所评论的那样,这种趋势“表明在美国的政治史中存在着比具体的文学或文化类别中更明显、更为人信服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