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喜欢,想转行,应该怎么办?

Python014

工作不喜欢,想转行,应该怎么办?,第1张

昨天接近晚上8点多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微信我说:“下班了吗,晚上聊一下啊。”

当时正是我们部门给部门长送别的散伙饭。我说:“晚点我联系你”。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快10点了。

很累,也不想说话。

脑子里闪过一个不负责任念头:如果他不联系我的话,那就等明天再说吧。

这时候微信响了,是那个小伙子发来的:“好了跟我说”。

看来这场交谈对他真的很重要。我理解这种急切的心情,当初我有问题想得到解答时,甚至比他更急切,更焦虑,但那时候没人能帮助我……

于是我约他到楼下见面。

聊天中发现,他很迷茫。在不熟悉的行业里,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公司天天加班,身心疲惫,不知道未来路怎么走,想转行,又不知道做什么。

他的焦虑,也许代表了众多刚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焦虑。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

想起自己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选了一个自认为牛逼哄哄的经济学专业,天真认为以后就能在一级、二级市场上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

随着学习不断加深,渐渐看到了这一行的水深,就越是觉得自己资质尚欠,加上同行高手众多,越是自己觉得难以有所作为。再加上之后考研以失败告终,工作无法选择自己想做的业务。于是,如今转战互联网,就是做着一份跟大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但我并不觉得如此转行就是长辈口中说的“浪费4年时间”。我始终相信,未来的跨界将会更加普遍,复合型的人才更受欢迎。

拥有经济学思维的互联网人,不也是一种独特的竞争力吗?

因为,我认为,拥有经济学思维的人,他每做一件事,都会算一笔账。

比如说:

我今天下午要约女孩子去看电影。但这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本来可以在去做兼职赚200块钱,也可以在家看50页书学习增长知识,也可以去和朋友聚会消遣一下午的时光……

所有的这些“我本来可以……”中收益最大的那件事,在经济学中都被称为机会成本。它是指你选择做一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中收益最大的那一件。

回到刚才看电影的例子,如果对于我来说,所有“我本来可以……”做的事当中,在家看书增长知识对我来说收益是最大的。 那我下午约女孩子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家看50页书。

重点来了,如果我觉得约女孩子看电影比在家看50页书的收益更大(或者说对我的感受会更好),那么我会果断约约约,和女孩子高高兴兴地看电影去,看完电影吃饭饭,吃完饭饭……(下面省略)

如果反之,作为一个理性人,我是选择在家看书不约(孤独终生的节奏……)

所以一旦这笔账算出来,拥有经济学思维的同学会做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在工作当中,拥有经济学思维的同学绝对会将时间浪费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这就是差距,作为老板,如果懂得这一点,不是更容易选择拥有经济学思维的互联网人吗?

这就是我认为跨界人才的一个好处,所举例子只是一个小点,但即使只是这一个小点,也足以说明问题。

扯远了,回到转行的话题上面来。

作为一个拥有经济学思维的互联网人,我深刻知道,我的时间是最宝贵的,特别是这段年轻的时光,时间的机会成本无限大。就好像那句很装逼的话所说的:青春如此宝贵,好像做什么都是浪费!

毕业到现在,在互联网业里摸爬滚打已有两年,随着自己对运营的理解加深,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并不十分适合这样的岗位:多任务线的工作,行业平均较低的工资水平,较低的天花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极少数人将运营这个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业界神化,但毕竟这样人实在是太少了。至少80%的运营,其实都并不好过。

但我承认,当今社会,特别需要运营这项能力。

所以,结合我自身而言,运营不应该成为我的主业,而应该是副业。我需要一个专业性更强,更适合我的工种,来成为我的专业。然后让运营的思维,扩大我的专业影响力,成就我更大的价值。

比如说,我做的这个微信个人号,就是最考验我运营能力,也是未来可能成就我更大可能的事情。

那我的主业应该是什么呢?

从去年这个时候,看完《大数据时代》开始,我就有了小目标,我就决定要做数据分析。

为什么?

首先就从大趋势来讲,未来世界里,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咨询、零售还是其他行业,在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互联网的力量作用下,数据将会越聚越多。而数据是有巨大价值的,未来的商业需要精细化运作,其依据就是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未来的营销会更加精准,定制化服务会越来越普及,还要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发生,也许是一个你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需求,数据就已经帮你分析出来,主动地去满足你,数据是比你更懂你的存在。

再从我个人来讲,数据分析师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更高,当然,准入门槛也会比运营高。它的工作性质更趋于单一化,会更加专业。我可以更加专心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而不被其他繁杂的事情干涉(相比于运营来说)。

为此,我也作了一些努力

从去年开始从从新学习EXCEL,看入门级的数据分析书籍,逮着机会参加各种的数据分析活动,结交业内好友,也上知乎查了很多的关于职业规划和入门方法论的资料……

而今年,花了大手笔去报班学习R语言,工作日上班,周末上课。

直到今天为止,我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了。

虽然很累,但为了心中的这个转行的小梦想,也觉得非常值得。

随着对数据分析了解得越深,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我知道,这是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将是我必须继续坚持下去的事。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将生活中的事情用数据的角度解释给大家听,像DT财经一样,分享很多通过数据得出的独特观点,形成有趣的结论,洞察那些被大众忽略的美好。然后在这个公众号上发表,给予大家更多的价值。

不知不觉,今天又扯多了。最近连续的工作,上课,也有点语无伦次,想到什么说什么。

其实真的想给自己好好休息的时间。比如我经常幻想着一个人坐在咖啡厅,点一杯摩卡,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的时光。如此休闲,又是如此奢侈。

所以难得周末,这个点就让我多在床上赖一会吧。

先到这了,下次再分享!

愿你今天好运,my dear friends!

(1)写SQL 脚本:俗称“跑数据”。leader要一组 季度数据/月数据/周数据 ,写一段或者N段SQL把数据跑出来。一般是临时性需求,不过当发现默默地演变成一个常规性需求时,最好直接封装SP(存储过程)了……每次跑一下方便省事。这项工作内容需要的技能点有:数据库,SQL

(2)数据分析项目前中期:这个是耗时很长很麻烦的部分。前期是基础数据的处理清洗,基础汇总聚合,然后设计监测指标,指标的设计不仅仅是数学分析,更多需要跑业务需求方那边了解,毕竟最终目的是要让别人用,提升效率,不是为了凸显模型高大上。所有需要的数据都有了之后,开始建立业务模型(数学模型),整个建模的过程也是反复探索数据的过程,在一定数据量的情况下,初期的建模应用起来一定会这种问题那种问题balabala烦死人……以后边应用边调整优化。技能点:数据库,SQL,excel,R语言,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业务知识。

(3)兼职产品经理:业务模型完了后,就有了指标结果。把数据落地到数据库中。然后接下来需要找开发帮你做可视化站点。作为数据分析师我是最了解这个项目 逻辑流程、核心算法、业务应用的。找开发帮你做可视化站点:曲线图啊 柱状图啊 饼图啊 balabala 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到指标的整体状况。技能点:逻辑思维,流程规划,数据可视化,一定的开发知识(方便和开发沟通),表达能力力和表情。

(4)模型和指标正式应用起来自后:收集业务部的反馈,不停的跟他们沟通邮件,不停地优化模型,数据表。以及给业务部一些特定需求的分析评估报告(临时性需求)。技能点: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5)个人学习:有时候会遇到等待别人工作进度的情况,比如别人的上一批数据没出来,你完全没法工作。那就上网或者看书 学习知识。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博大精深,如何能应用得好,产生最高性价比更是一门学问啦。多了解些总是没坏处的。

(6)大数据部分:涉及到”大数据“已经不是我个人工作内容部分了,而是整组的工作内容。具体需要有专门比较懂hadoop和spark的人负责在上面跑数据,写最终实现代码。我们组里的分工大概就是: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半个产品经理),有人身兼三种,有人只爱专精。技能点:无特定加点法则,团队加点。

近日:大学生该给多少生活费? 杭州大学生月平均消费1900元

一个大学生,每月开销到底有多大?最近,一位义乌妈妈发表的一篇网络求助帖引发了网友热议。这位妈妈表示,女儿在杭州读大学,她每月给1200元伙食费,购物费用另计,没想到女儿却抱怨“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现在的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在大城市,读大学的成本除了学费,更多的是孩子的生活费。家里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都不想自家孩子在学校吃苦。此起彼伏的“校园贷”报道,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万一给的钱不够,孩子借了高利贷咋办?

但是,要是钱给得多了,又怕孩子学坏,养成贪图享乐的毛病。

义乌那位妈妈就发问说,“我给孩子每月1200元只是用来吃饭,购物等其他消费另算,难道真的少了吗?我该给女儿多少钱才合适?”

杭州的大学生

每个月平均消费1900元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杭州的各所大学做了一个小调查。参加调查的70多名大学生,平均月花销在1900元,最低开销1200元,最高的一位每月要花4000元。

总体而言,男生在伙食上的开支比女生大一些,占每月生活费的58%,而女生在吃饭上只花费42%;男生的第二大消费就是娱乐,占了13%,而女生的消费明显更多样化,在护肤化妆、服装、娱乐上都有超过10%的开支。男女生在学习上的消费都有10%左右。

浙大大二女生丽丽(化名)属于标准的平均水准,她告诉记者,家长每个学期会一次性给她的卡里打一万元生活费,由她自己支配,每个学期按5个月计算,平均每月生活费2000元。

“这些钱,有一半花在了吃饭上。”丽丽说,“我大部分时候在学校食堂吃饭,早餐5元,午餐和晚餐各10元,偶尔会点外卖,遇到过节会和小伙伴出去打牙祭。这样一个月的伙食费在1000元左右。”

除了吃饭,女孩子最大的开支自然是衣服了,“我买的不多,但是比较注重品质,单品价格比较高,买一次大概就500元了。”接着是学习方面的开销,会根据兴趣买一些书和网课。例如她最近买了Photoshop和R语言的网课和相关书籍,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后还有看电影、游泳等娱乐项目。

“在买大件商品,例如单反相机、电脑的时候,一般会向父母求助,申请额外的补贴。”丽丽说。目前,她和几个同学在一起创业,占据了所有课余时间,没有时间再做兼职,零花钱不够的时候父母还是会给她。“现在创业项目还没有收入,但是应该很快能有了,可以自己赚钱自己花了!”

根据调查统计,即便是花费较高的学生,在伙食一项上每月也只用掉了1400元,最节俭的同学只需要支出660元伙食费。显然,吃饭并不是拉开消费档次的主要原因。除非天天带女朋友下馆子,学校食堂能吃出什么天价呢?

那位妈妈每个月给1200元伙食费,在杭州还是基本够用的。

大学生生活费逐年增加

你知道20年前一个月花多少吗

看到1200元伙食费遭到大学生抱怨,许多“过来人”纷纷感慨时代不一样了。

记者办公室一位同事上大学是在1998年,每个月所有开销加起来只有200元,外加学校发放的每人每月20多元的补助。虽说每个时代物价不一样,但是这点钱想在城市里生活,确实挺紧迫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2008年上的大学,每月生活费500元,包括吃穿电话水电,还不是一样活过来啦。”有网友说。

“2011年上大学,一个月800块照样6得飞起,妹子照谈,酒照喝,还有的剩。1200元一个月简直就是奢侈!”还有人说。

当然了,因为物价的因素,抛开房价不提,基本的吃穿用度基本每10年就会上涨一倍有余。今年上半年有份调查显示,全国在校大学生月平均开销是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

大学生消费逐年上涨,当然与消费种类多样化有关。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娱乐和社交需求大,男生要玩游戏、请客吃饭,女生要买化妆品、衣服,谈恋爱的要互相送礼物,逢年过节要出去聚会,还有其他学习和兴趣爱好上的消费,“每月1200元确实只够基本伙食费”。

对此,有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消费,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的,与当前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息息相关。作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而作为学生,则要根据自身条件,适度调整规范自己的消费观。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家里给钱满足基本开销即可。想要更多的话,自己去挣。可以努力学习申请奖学金、助学金,也可以去兼职打工。有的人靠兼职赚的钱,不仅生活费不愁,连学费都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