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科普一下JWT

Python017

来,科普一下JWT,第1张

1. JSON Web Token是什么

JSON Web Token (JWT)是一个开放标准(RFC 7519),它定义了一种紧凑的、自包含的方式,用于作为JSON对象在各方之间安全地传输信息。该信息可以被验证和信任,因为它是数字签名的。

2. 什么时候你应该用JSON Web Tokens

下列场景中使用JSON Web Token是很有用的:

Authorization (授权) : 这是使用JWT的最常见场景。一旦用户登录,后续每个请求都将包含JWT,允许用户访问该令牌允许的路由、服务和资源。单点登录是现在广泛使用的JWT的一个特性,因为它的开销很小,并且可以轻松地跨域使用。

Information Exchange (信息交换) : 对于安全的在各方之间传输信息而言,JSON Web Tokens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JWTs可以被签名,例如,用公钥/私钥对,你可以确定发送人就是它们所说的那个人。另外,由于签名是使用头和有效负载计算的,您还可以验证内容没有被篡改。

3. JSON Web Token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JSON Web Token由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用圆点(.)连接。这三部分分别是:

因此,一个典型的JWT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每一部分:

Header

header典型的由两部分组成:token的类型(“JWT”)和算法名称(比如:HMAC SHA256或者RSA等等)。

例如:

然后,用Base64对这个JSON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一部分

Payload

Public claims : 可以随意定义。

下面是一个例子:

对payload进行Base64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二部分

Signature

为了得到签名部分,你必须有编码过的header、编码过的payload、一个秘钥,签名算法是header中指定的那个,然对它们签名即可。

例如:

签名是用于验证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被更改,并且,对于使用私钥签名的token,它还可以验证JWT的发送方是否为它所称的发送方。

看一张官网的图就明白了:

4. JSON Web Tokens是如何工作的

在认证的时候,当用户用他们的凭证成功登录以后,一个JSON Web Token将会被返回。此后,token就是用户凭证了,你必须非常小心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一般而言,你保存令牌的时候不应该超过你所需要它的时间。

无论何时用户想要访问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用户代理(通常是浏览器)都应该带上JWT,典型的,通常放在Authorization header中,用Bearer schema。

header应该看起来是这样的:

服务器上的受保护的路由将会检查Authorization header中的JWT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用户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如果JWT包含足够多的必需的数据,那么就可以减少对某些操作的数据库查询的需要,尽管可能并不总是如此。

如果token是在授权头(Authorization header)中发送的,那么跨源资源共享(CORS)将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它不使用cookie。

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如何获取JWT以及使用它来访问APIs或者资源:

5.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 与 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

5.1. 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

在讨论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的好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已经认证了一个用户,那么他下一次请求的时候,服务器不知道我是谁,我们必须再次认证

传统的做法是将已经认证过的用户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比如Session。用户下次请求的时候带着Session ID,然后服务器以此检查用户是否认证过。

这种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Sessions : 每次用户认证通过以后,服务器需要创建一条记录保存用户信息,通常是在内存中,随着认证通过的用户越来越多,服务器的在这里的开销就会越来越大。

Scalability : 由于Session是在内存中的,这就带来一些扩展性的问题。

CORS : 当我们想要扩展我们的应用,让我们的数据被多个移动设备使用时,我们必须考虑跨资源共享问题。当使用AJAX调用从另一个域名下获取资源时,我们可能会遇到禁止请求的问题。

CSRF : 用户很容易受到CSRF攻击。

5.2. JWT与Session的差异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存储用户信息;然而,Session是在服务器端的,而JWT是在客户端的。

Session方式存储用户信息的最大问题在于要占用大量服务器内存,增加服务器的开销。

而JWT方式将用户状态分散到了客户端中,可以明显减轻服务端的内存压力。

Session的状态是存储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有session id;而Token的状态是存储在客户端。

5.3.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如何工作的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无状态的,服务器或者Session中不会存储任何用户信息。

虽然这一实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意:

5.4. 用Token的好处

无状态和可扩展性: Tokens存储在客户端。完全无状态,可扩展。我们的负载均衡器可以将用户传递到任意服务器,因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状态或会话信息。

安全: Token不是Cookie。(The token, not a cookie.)每次请求的时候Token都会被发送。而且,由于没有Cookie被发送,还有助于防止CSRF攻击。即使在你的实现中将token存储到客户端的Cookie中,这个Cookie也只是一种存储机制,而非身份认证机制。没有基于会话的信息可以操作,因为我们没有会话!

还有一点,token在一段时间以后会过期,这个时候用户需要重新登录。这有助于我们保持安全。还有一个概念叫token撤销,它允许我们根据相同的授权许可使特定的token甚至一组token无效。

5.5. JWT与OAuth的区别

写在最后: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适合于1-5年以上开发经验的java程序员面试涉及到的绝大部分面试题及答案做成了文档和学习笔记文件以及架构视频资料免费分享给大家(包括Dubbo、Redis、Netty、zookeeper、Spring cloud、分布式、高并发等架构技术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用户发起登录请求,服务端创建一个加密后的jwt信息,作为token返回值,在后续请求中jwt信息作为请求头,服务端正确解密后可获取到存储的用户信息,表示验证通过;解密失败说明token无效或者已过期。

加密后jwt信息如下所示,是由.分割的三部分组成,分别为Header、Payload、Signature。

eyJhbGciOiJIUzI1NiJ9.eyJqdGkiOiJqd3QiLCJpYXQiOjE0NzEyNzYyNTEsInN1YiI6IntcInVzZXJJZFwiOjEsXCJyb2xlSWRcIjoxfSIsImV4cCI6MTQ3MTMxOTQ1MX0.vW-pPSl5bU4dmORMa7UzPjBR0F6sqg3n3hQuKY8j35o

Header包含两部分信息,alg指加密类型,可选值为HS256、RSA等等,typ=JWT为固定值,表示token的类型。

{

"alg": "HS256",

"typ": "JWT"

}

Payload是指签名信息以及内容,一般包括iss (发行者), exp (过期时间), sub(用户信息), aud (接收者),以及其他信息,详细介绍请参考官网。

{

"sub": "1234567890",

"name": "John Doe",

"admin": true

}

Signature则为对Header、Payload的签名。

HMACSHA256( base64UrlEncode(header) + "." + base64UrlEncode(payload), secret)

在jwt官网,可以看到有不同语言的实现版本,这里使用的是Java版的jjwt。话不多说,直接看代码,加解密都很简单:

/**

* 创建 jwt

* @param id

* @param subject

* @param ttlMillis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ring createJWT(String id, String subject, long ttlMillis) throws Exception {

SignatureAlgorithm signatureAlgorithm = SignatureAlgorithm.HS256

long nowMillis = System. currentTimeMillis()

Date now = new Date( nowMillis)

SecretKey key = generalKey()

JwtBuilder builder = Jwts. builder()

.setId(id)

.setIssuedAt(now)

.setSubject(subject)

.signWith(signatureAlgorithm, key)

if (ttlMillis >= 0){

long expMillis = nowMillis + ttlMillis

Date exp = new Date( expMillis)

builder.setExpiration( exp)

}

return builder.compact()

}

/**

* 解密 jwt

* @param jwt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Claims parseJWT(String jwt) throws Exception{

SecretKey key = generalKey()

Claims claims = Jwts. parser()

.setSigningKey( key)

.parseClaimsJws( jwt).getBody()

return claims

}

加解密的key是通过固定字符串转换而生成的;subject为用户信息的json字符串;ttlMillis是指token的有效期,时间较短,需要定时更新。

这里要介绍的token刷新方式,是在生成token的同时生成一个有效期较长的refreshToken,后续由客户端定时根据refreshToken来获取最新的token。浏览器与服务端之间建立sse(server send event)请求,来实现刷新。关于sse在前面博文中有介绍过,此处略过不提。

客户端

auth_header = JWT.encode({ user_id: 123, iat: Time.now.to_i, # 指定token发布时间 exp: Time.now.to_i + 2 # 指定token过期时间为2秒后,2秒时间足够一次HTTP请求,同时在一定程度确保上一次token过期,减少replay attack的概率;}, "<my shared secret>")

RestClient.get("http://api.example.com/", authorization: auth_header)

服务端

class ApiController <ActionController::Base

attr_reader :current_user

before_action :set_current_user_from_jwt_token

def set_current_user_from_jwt_token

# Step 1:解码JWT,并获取User ID,这个时候不对Token签名进行检查

# the signature. Note JWT tokens are *not* encrypted, but signed.

payload = JWT.decode(request.authorization, nil, false)# Step 2: 检查该用户是否存在于数据库

@current_user = User.find(payload['user_id'])

# Step 3: 检查Token签名是否正确.

JWT.decode(request.authorization, current_user.api_secret)

# Step 4: 检查 "iat" 和"exp" 以确保这个Token是在2秒内创建的.

now = Time.now.to_iif payload['iat'] >now || payload['exp'] <now # 如果过期则返回401

end

rescue JWT::DecodeError

# 返回 401

end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