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javascript或PHP语言实现网页输出1到1000内的素数(质数)。要求排列整齐(建议每行20个数)。

JavaScript017

用javascript或PHP语言实现网页输出1到1000内的素数(质数)。要求排列整齐(建议每行20个数)。,第1张

var primes = []//用于缓存质数

for(var i = 2, j = 0i <1000i++){

var isPrime = true//质素标识

//当前整数能被之前缓存的质数整除时,当前整数则不为质数

for(var k = 0k <primes.lengthk++){

if(!(i % primes[k])){

isPrime = false//标识不为质数

break

}

}

//如果是质数

if(isPrime){

//将当前整数加入质数缓存中

primes.push(i)

//在页面上输出,20个换行

if (!(j++ % 20)){

document.write("<br />")

}

//要对齐只能设长度或者用table输出,这里选择了设置长度

document.write("<span style='width: 40pxdisplay: inline-block'>" + i + "</span>")

}

}

看不懂请追问~

希望对您有帮助~

By Billskate

江苏在古代属于哪个国家?

春秋,江苏分属徐国、吴国、宋国等,

战国,时棱楚国、齐国的一部分。

秦朝,分属九江、会稽等郡。

汉朝,分属下邳郡、彭城郡、广陵郡、丹阳郡和吴郡。

三国,苏北归魏国;苏南属吴国,南京时称“建业”,是吴国国都。

唐朝,苏北属河南道、淮南道;苏南属江南道的江南东道。

五代十国,苏北与南京先属吴国,后属南唐;苏南属吴越国。

宋朝,苏北属淮南东路;苏南与浙北同属两浙路的两浙西路。

元朝,苏北属河南江北行省,苏南属江浙行省。

明朝,初期改元朝“集庆路”(南京)为“京师”,建应天府;明成祖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同时置南直隶(南京),管辖今江 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 中华龙城 江南常州苏全省、今安徽全省和今上海市,明永乐以后都归南直隶(南京)管辖。

清朝初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2省1市),江苏省当时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南京古代叫什么?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叫法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建邺:公元211年

江宁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别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辖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苏省直辖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级市):公元1995年

江苏 古称是什么

淮好像是江苏和安徽一起用的,古称就是江苏

江苏省在古代是哪两个城市的合成,叫什么?

省名取自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两府首字。

江苏以前叫什么,属于九州之一么?

中国的古代九州: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山东省济宁市)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所以江苏属于九州,当初就占据了二席之地啊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福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 *** 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江苏淮安在古时候是什么称呼?

上古至战国

我们的祖先一般总是习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来划分行政区域。淮河为四渎之一,自然成为划分地域的标志。五帝时代,天下开始划分为九州。淮河之北为徐州,淮河之南为扬州。淮安地处淮河南岸,成为扬州的属境,并一直沿袭到商周时期。

秦朝统一天下,废除州的建置,实行郡县制。开始时天下共分三十六郡,后随版图扩大,陆续增至四十余郡。淮之北为东海、泗水、琅琊等郡,淮之南则属九江郡。每个郡又辖县若干。古人取地名,往往以所在山水的阴阳来称呼,山之南曰阳,水之南曰阴。我们这里在淮河之南,所以这里新建的县叫做淮阴县,属于九江郡的一个县。

春秋末年,公元首四百七十年,吴王夫差为了到中原去争霸,就开凿了一条邗沟。从扬州附近引来长江水,经过高邮湖、宝应湖、射阳湖,在淮安城北的末口(位于现在的礼字坝附近),与淮河连线起来,便于南北水运交通。解放初期,曾在城北挖到两把宝剑。一把上刻着“干将”二字,一把上刻着“莫邪”二字。这种剑是名贵的武器,产于浙江的大泉,又称“龙泉剑”。淮安出土的这两把剑,可能就是吴王开挖邗沟时遗留下来的。

两汉、三国

汉因秦制,这儿仍为淮阴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将齐王韩信徙封为楚王,以淮北为封地,兼有淮南地方,这儿也在他的封地范围之内。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害怕韩信功高震主,用陈平之计,以游云梦为名,借故逮捕了韩信。不久因查无实据,打天下又离不开韩信,即降封韩信为淮阴侯。原楚王韩信的封地一分为二:淮河以南地方给了刘邦从兄刘贾,封为荆王。淮河以北地方给了刘邦同母少弟楚刘交(?—179),封为楚王。高祖十一年(前196)正月,吕氏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淮阴县便都为荆王所得。七月,淮南王造反,东击荆国,刘贾被杀死。刘邦将荆国改为吴国,封他哥哥的儿子刘濞为吴王。淮河以南地方,包括淮安在内原荆国的地方,都成为吴王的封地。

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叛乱平定以后,吴、楚这两个王国被除,其地为普通郡县。

汉武帝元狩6年(前117),将淮阴县的地方分割出一块,建立了一个新县—射阳县,大约是因为境内有一条射水,新建之县城在射水之北(阳)的缘故。例如《汉书》卷28上,应劭注解射阳时就说,“在射水之阳。”另外,境内有一射阳湖,大概也是定名射阳的原因之一。周总理有一篇回忆儿时在淮安见闻的文章,即名《射阳忆旧》;吴承恩自号“射阳居士”,廉布自号”射泽老农”,均与此有关。

王莽时大改天下地名,淮阴县被改为嘉信,射阳县被改为监淮亭,涟水县(当时名淮浦)被改为淮敬,盱眙被改为武匡。这个时间不长,王莽灭亡后,立即又恢复了原名。

三国时代,淮阴县、射阳县均属于魏。不久,射阳县被废,直到晋太康元年(280)才又恢复,中间约有半个世纪。见《宋书》卷35州郡一。

晋、南北朝

西晋时,射阳、淮阴二县同属于徐州广陵郡。(此时广陵郡只统8县,共8800户)永嘉之乱以后,淮河以北大抵沦于石勒,属于北朝。公元317年,晋元帝南渡,进人东晋时代,淮河一带开始成为南北战争的前沿阵地,时得时失,相互拉锯。

还有去hy.js

南京古代叫啥名字,全一点!!!

金陵——南京的第一个称谓

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南京属于江南地域;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南京则属古“九州”中的扬州。

西周时代,南京所在的江南,时为吴伯周章的封地。公元前495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今南京市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

吴越之争以吴国灭亡而告终。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于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这是在南京地界建造的最早的一座城池,后人称它为“越城”。 南京城的历史由此开始。越城兴建之时,正值我国历史开始进入群雄剧烈兼并的战国时期。战国初年,越国本想征服楚国,结果反被楚国打败。楚国征服越国后,“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置江东郡。今南京地区,当时就在江东郡的辖区之内。

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遂于公元前333年在峭立江边的“石头”(令四望山)建城,置金陵邑。从这时开始,南京才有“金陵”之名,这是南京的第一个称谓。

东汉未年,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

秦时的秣陵县和汉时的丹杨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金陵地属鄣郡,后又一度改属会稽郡。

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笼络部下,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公元前202年,西楚故地中的会稽、东阳、郭郡、泅水、薛郡、 郯郡等六郡成了楚王韩信的封地。刘邦建汉后,因秦郡过大,故重分为62郡,其时南京地区仍属鄣郡袜陵县。后改为丹杨郡。

从东吴的“建业”到南朝的“建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强割据。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京口 (今镇江)迁往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取建立帝王大业之意。同年,在建业修造石头城,营建江防设施,开始以建业为中心,积极为吴国的确立和巩固创造条件。孙权称帝,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

南京城的兴盛是从东吴开始的。孙权称帝后就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筑石头城,重筑建业县城。在建业建都以后,又营建了规模巨集大的都城和宫城以及金城、白马城等几座小城堡。由这些城邑组成的东吴首都建业,呈现出一派气象恢巨集的壮丽景象。

265年,司马炎称帝(武帝),建立晋朝。280年,司马炎大举伐吴。吴主孙皓“面缚舆榇”,出石头城投降。至此,吴国灭亡。司马炎平吴后,改建业为秣陵,属丹杨郡。

晋武帝死后,“八王之乱”又引起中国社会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当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以王、谢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拥著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313 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318年春在建康称帝(元帝),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皇朝。

此后的宋、齐、梁、陈四代,均以建康城作为都城。

从隋唐郡县治所“江宁”、“自下”、“上元” 到南庸国都“江宁府”

隋文帝灭亡了南朝的最后一个小朝廷——陈朝,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其后继者唐朝继续实行压抑金陵的政策,使得该地区城市建设没有多大发展。唐武德三年(620年)称扬州,改江宁为归化县。七年改杨州为蒋州,八年再改杨州,九年州治移江都(今杨州市), 改归化为白下县,属润州。贞观九年(635年)改白下复称江宁县。至德二年(757年)升为江宁郡,次年(乾元元年)改升州。 上元二年(761年)江宁县改名上元,并废升州,至光启三年(887 年)复置。

五代十国时期,今南京地区先为杨吴的军事重镇,后为南唐国都。杨吴和南唐的统治者,为了在动乱局面中储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曾经在这个山川形胜的古都扩大城邑,营建官室......

江苏靖江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靖江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成陆,赤乌二年(239年)为吴主孙权牧马之洲,属毗陵郡。晋代,属暨阳县(今江阴市)。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江阴县。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靖江县,属常州府。 1949年1月28日,靖江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泰州、扬州专区。1983年3月由扬州市代管。1993年7月14日,靖江撤县建市。1996年7月19日,地级泰州市设立,靖江改由泰州市代管迄今。

由此可见古时的靖江应该和江阴的名称相同,即:

江阴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储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开始,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此后江阴先后为郡、为国、为军、为路、为州,建置几经变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复江阴县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