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药峰浓度、达峰时间、血药稳态浓度的名词解释?

html-css087

血药浓度、药峰浓度、达峰时间、血药稳态浓度的名词解释?,第1张

血药浓度:血药浓度系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有时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化。

药峰浓度:药峰浓度系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上的最大血药浓度值,即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浆药物浓度。药峰浓度与药物的临床应用密切相关。药峰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才能显效,而如高出了安全的范围则可显示毒性的反应。此外,药峰浓度还是衡量制剂吸收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达峰时间:指单次服药以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这个时间点,血药浓度最高。用来分析合理的服药时间。

血药稳态浓度:恒比消除的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呈现规律的波动;当给药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称为药物蓄积.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血药浓度不断递增,但递增的速度逐渐减慢,直至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

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最基本的药理学效应包括兴奋和抑制。

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即药理效应的专一性,是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用药时指导用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药物的选择性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扩展资料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在体内虽然不一定集中分布于靶器官,但在分布达到平衡后药理效应强弱与药物血浆浓度成比例。医生可以利用药动学规律科学地计算药物剂量以达到所需的血药浓度并掌握药效的强弱久暂。这样可以比单凭经验处方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少数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的吸收是靠细胞中的载体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这一主动转运机制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及肾排泄关系比较密切。易化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方式,如葡萄糖的吸收,吸收速度较快。固体药物不能吸收,片剂、胶囊剂在胃肠道必须先崩解溶解后才可能被吸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药理学(医药学学科名)_

一、名词解释

1. 首关消除:

2. 药酶诱导剂:

3. 药酶抑制剂:

4.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5. 稳态血药浓度(CSS):

6. 一级动力学消除:

7. 零级动力学消除:

8. 生物利用度:

9. 表观分布容积:

10. 半衰期:

11.副作用:

12.毒性反应:

13.后遗效应:

14. 二重感染:

15.撤药反应:

16.变态反应:

17.耐受性:

18.耐药性:

19.效能:

20.效价强度:

21.半数有效量:

22.半数致死量:

23.治疗指数:

24.受体激动药:

25.受体部分激动药

26.受体阻断药:

27. 隔日疗法:

28. 化疗:

29. 抗生素:

30. 抗生素后效应(PAE):

二.问答题

1.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 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禁忌症。

3.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解救用药原理。

4.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禁忌症。

5.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肾上腺素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的理论依据。

6. 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

7.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的临床用途。

8. 局麻药的临床应用方法。

9. 地西泮(安定)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0.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为什么不能用肾上腺素解救,氯丙嗪引起哪些锥体外系反应,主要机制和处理方法。

11.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理。

12.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13. 氯丙嗪与阿司匹林对体温的影响异同。

14. 抗快速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15.抗CHF药物的分类和代表药,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强心苷的毒性作用,如何防治。

16. 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17.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18.抗心绞痛的分类和代表药。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19. 平喘药分类及代表药。

20.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代表药和主要作用机制。

21.抗甲状腺药分类和代表药,及简要作用机制。

22.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简要作用机制

23.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的原理?注意事项有哪些?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24.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5. 青霉素G的临床用途。青霉素G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如何预防和治疗?

26. 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代表药和简要特点。

27.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8. 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SMZ和TMP合用的药理依据。

29. 抗疟疾药物的分类和代表药。

30.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是老师给我们的期末重点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