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border(边框)样式写法总结

html-css09

CSS border(边框)样式写法总结,第1张

border属性 :在网页中设置元素的边框样式。可同时设置边框宽度、边框样式、边框颜色。也可以单独设置上边、右边、下边、左边的边框。

语法:border: border-width | border-style | border-color

border-width :边框宽度。可以指定长度值。如1px,1em(单位为px,pt,em等)。或者使用关键字medium(默认),thick,thin。

 border-top-width:设置元素上边框宽度

 border-right-width:设置元素右边框宽度

 border-bottom-width:设置元素下边框宽度

 border-left-width:设置元素左边框宽度

border-style :边框样式。

 border-top-style:设置元素上边框样式

 border-right-style:设置元素右边框样式

 border-bottom-style:设置元素下边框样式

 border-left-style:设置元素左边框样式

 属性值有:

  none:无边框。

  hidden:隐藏边框。对于表,hidden 用于解决边框冲突。

  dotted:点状边框。

  dashed:虚线边框。

  solid:实线边框。

  double:双线边框。两条单线与其间隔的和等于指定的border-width值。

  groove:3D凹槽边框。

  ridge:3D垄状边框。

  inset:凹边框。

  outset:凸边框。

border-color :边框颜色。

1.1 边框各样式效果图

1.2 四条边颜色样式相同

1.3 四条边颜色不同,样式相同

1.4 四条边颜色相同,样式不同

1.5 设置上边框宽度、样式、颜色

1.6 设置右边框宽度、样式、颜色

1.7 设置下边框宽度、样式、颜色

1.8 设置左边框宽度、样式、颜色

以上对border边框属性进行了基础操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为边框制作出更漂亮的样式。如若大家有什么更好的见解,那就在回复区畅所欲言吧,我定会吸取精华~如有写错欢迎大家回复,我以后定会更加细心 _

一、Css书写顺序:

1.位置属性(position, top, right, z-index, display, float等) 

2.大小(width, height, padding, margin)

3.文字系列(font, line-height, letter-spacing, color- text-align等) 

4.背景(background, border等)

5.其他(animation, transition等)

二、Css语法:

命名一般为小写英文字母。

为了代码的易读性,在每个声明块的左花括号前添加一个空格。

每条声明语句的 : 后应该插入一个空格。

所有声明语句都应当以分号结尾。最后一条声明语句后面的分号是可选的,但是,如果省略这个分号,你的代码可能更易出错。

对于属性值或颜色参数,省略小于 1 的小数前面的 0 (例如,.5 代替 0.5;-.5px 代替 -0.5px)。

十六进制值应该全部小写,例如,#fff。

尽量使用简写形式的十六进制值,例如,用 #fff 代替 #ffffff。

避免为 0 值指定单位,例如,用 margin: 0 代替 margin: 0px。

Css常用的一些命名:

可参考:CSS 常用命名 - 彼岸时光 - 博客园。

三、Css的引入:

Css的引入一般有两种,link和@import,一般建议使用link引入。这样可以避免考虑@import的语法规则和注意事项,避免产生资源文件下载顺序混乱和http请求过多的烦恼。

四、Css的命名规范(BEM,OOCSS):

什么是BEM:BEM的意思就是块(block)、元素(element)、修饰符(modifier),是由Yandex团队提出的一种前端命名方法论。这种巧妙的命名方法让你的CSS类对其他开发者来说更加透明而且更有意义。

命名约定如下:

.block{} // 块即是通常所说的 Web 应用开发中的组件或模块。每个块在逻辑上和功能上都是相互独立的。

.block__element{} // 元素是块中的组成部分。元素不能离开块来使用。BEM 不推荐在元素中嵌套其他元素。

.block--modifier{} // 修饰符用来定义块或元素的外观和行为。同样的块在应用不同的修饰符之后,会有不同的外观。

优点:

BEM 的优点在于所产生的 CSS 类名都只使用一个类别选择器,可以避免传统做法中由于多个类别选择器嵌套带来的复杂的属性级联问题。在 BEM 命名规则中,所有的 CSS 样式规则都只用一个类别选择器。因此所有样式规则的特异性(specificity)都是相同的,也就不存在复杂的优先级问题。这可以简化属性值的层叠规则。代码清单中的命名规则的好处在于每个 CSS 类名都很简单明了,而且类名的层次关系可以与 DOM 节点的树型结构相对应。

缺点:

这样类名过于长,且复杂。

什么是OOCSS(面向对象CSS):

OOCSS 表示的是面向对象 CSS(Object Oriented CSS),是一种把面向对象方法学应用到 CSS 代码组织和管理中的实践。 OOCSS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他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这个也是OOCSS最重要的一点。OOCSS主张是通过在基础组件中添加更多的类,从而扩展基础组件的CSS规则,从而使CSS有更好的扩展性。

OOCSS的优点:

减少CSS代码。

具有清洁的HTML标记,有语义的类名,逻辑性强的层次关系。

语义标记,有助于SEO。

更好的页面优化,更快的加载时间(因为有很多组件重用)。

可扩展的标记和CSS样式,有更多的组件可以放到库中,而不影响其他的组件。

能轻松构造新的页面布局,或制作新的页面风格。

OOCSS的缺点:

OOCSS适合真正的大型网站开发,因为大型网站用到的可重用性组件特别的多,如果运用在小型项目中可能见不到什么成效。所以用不用OOCSS应该根据你的项目来决定。如果没用巧妙的使用,创建组件可能对于你来说是一堆没用的东西,成为一烂摊子,给你的维护带来意想不到的杯具,说不定还是个维护的噩梦。

  欢迎到优就业来了解

css大致有4个级别,一个是浏览器默认css,一个是外部css,一个是内部css,一个是内联css,他们的优先级逐渐提高,也就是内联css优先级最高,何为内联,就是标签里设置的css样式,举个例子<p style="color:red">this is a paragraf.</p>这里直接在标签里设置的样式就是内联样式,而内部css就是在本页面里<style type="text/css">.body{color:red}</style>来书写的css,而外部css就是引入的外部css样式表了。下面说一下css样式表的设计,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如果2个选择器,或者多个选择器拥有相同的css样式,就应该将他们合并,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有方便查看,但是,我的想法在实践中被无情的打击了,当你设计一个大型网站的css时,每一个选择器他们的样式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可能会不停的改变,这样入过一个样式修改了,和他公用的选择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