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css样式的方式有几种

html-css015

引入css样式的方式有几种,第1张

1.使用HTML标签的STYLE属性

将STYLE属性直接加在单个的HTML元素标签上,控制HTML标签的表现样式。这种引入CSS的方式是分散灵活方便,但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不利于后期的修改和维护,当需要修改网站的样式时,一个相同的修改可能涉及多个地方,维护成本高。使用STYLE属性的样式效果最强,会覆盖掉其它几种引入方式的相同样式效果。

2.将样式代码写在页面<STYLE>...</STYLE>标签之中

<STYLE>...</STYLE>结构可以位于页面<HTML>标签中的任何位置,也可以多次出现。通常是将整个<STYLE>...</STYLE>结构写在页面的<HEAD>...</HEAD>部分中。这种引入CSS方式的特点是每个页面的CSS代码可能具有统一性和规划性,一个页面内部便于复用和维护,但多个页面之间的CSS代码复用仍然不够。

3.使用 LINK标签,引入外部CSS文件

将css代码写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用link标签直接引入该文件到页面中。一个页面可以多次使用LINK标签引入多个外部css文件,注意这些CSS代码的相互影响,通常是后引入的CSS文件会覆盖前面引入的CSS文件的相同效果。这种引入CSS的方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可以在站个网站范围内进行CSS代码的规划,方便复用和维护,但这样将代码高度集中,代码量可能过大,维护不当的话又容易出现混乱。

4.使用@import引入CSS文件

使用@import引入CSS文件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放在页面中的<STYLE>...</STYLE>中,用法如下:

 @import url(index2.css)

另外也可以放在CSS文件中使用,用法如下:

 @import "sub.css"

使用用@import引入CSS可以很方便的引入外部文件的CSS代码,方便维护和规划。但是每多引入一个CSS文件,就会对服务器增加一次连接请求,当访问量较大时,需在维护性和性能上进行权衡。

本质上,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加载CSS文件,但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一、老祖宗的差别。

link属于XHTML标签,而@import完全是CSS提供的一种方式。

link标签除了可以加载CSS外,还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比如定义RSS,定义rel连接属性等,@import就只能加载CSS了。

二、加载顺序的差别。

当一个页面被加载的时候,link引用的CSS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 会等到页面全部被下载完再被加载。所以有时候浏览@import加载CSS的页面时开始会没有样式,网速慢的时候还挺明显。

简而言之就是,link引用CSS时,在页面载入时同时加载;@import需要等页面完全载入后才加载。

三、兼容性的差别。

由于@import是CSS2.1提出的所以老的浏览器不支持,@import只有在IE5以上的才能识别,而link标签无此问题。

四、使用dom控制样式时的差别。

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五、链入方式上有区别。

link导入方式: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ndex.css">

@import导入的方式:

<style type="text/css"> 

@import url('index.css') 

</style> 

如图所示,并且@import可以在CSS文件中再次引入其他样式表。

HTML页面加载和解析流程

1.用户输入网址(假设是个html页面,并且是第一次访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返回html文件;

2.浏览器开始载入html代码,发现<head>标签内有一个<link>标签引用外部CSS文件;

3.浏览器又发出CSS文件的请求,服务器返回这个CSS文件;

4.浏览器继续载入html中<body>部分的代码,并且CSS文件已经拿到手了,可以开始渲染页面了;

5.浏览器在代码中发现一个<img>标签引用了一张图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此时浏览器不会等到图片下载完,而是继续渲染后面的代码;

6.服务器返回图片文件,由于图片占用了一定面积,影响了后面段落的排布,因此浏览器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7.浏览器发现了一个包含一行Javascript代码的<script>标签,运行它;

8.Javascript脚本执行了这条语句,它命令浏览器隐藏掉代码中的某个<div> (style.display=”none”)。突然少了这么一个元素,浏览器不得不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9.到了</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