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0的用途,优点,缺点

html-css016

css3.0的用途,优点,缺点,第1张

一、使页面载入得更快 由于将大部分页面代码写在了CSS当中,使得页面体积容量变得更小。相对于表格嵌套的方式,DIV+CSS将页面独立成更多的区域,在打开页面的时候,逐层加载。而不像表格嵌套那样将整个页面圈在一个大表格里,使得加载速度很慢。 二、降低流量费用 页面体积变小,浏览速度变快,这就使得对于某些控制主机流量的网站来说是最大的优势了。 三、修改设计时更有效率 由于使用了DIV+CSS制作方法,在修改页面的时候更加容易省时。根据区域内容标记,到CSS里找到相应的ID,使得修改页面的时候更加方便,也不会破坏页面其他部分的布局样式。 四、保持视觉的一致性 DIV+CSS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保持视觉的一致性;以往表格嵌套的制作方法,会使得页面与页面,或者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显示效果会有偏差。而使用DIV+CSS的制作方法,将所有页面,或所有区域统一用CSS文件控制,就避免了不同区域或不同页面体现出的效果偏差。 五、更好地被搜索引擎收录 由于将大部分的HTML代码和内容样式写入了CSS文件中,这就使得网页中正文部分更为突出明显,便于被搜索引擎采集收录。 六、对浏览者和浏览器更具亲和力 我们都知道网站做出来是给浏览者使用的,对浏览者和浏览器更具亲和力,DIV+CSS在这方面更具优势。由于CSS富含丰富的样式,使页面更加灵活性,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而达到显示效果的统一和不变形。编辑本段存在问题尽管DIV+CSS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现阶段CSS+DIV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CSS的高度依赖使得网页设计变得比较复杂。相对于HTML4.0中的表格布局(table),CSS+DIV尽管不是高不可及,但至少要比表格定位复杂的多,即使对于网站设计高手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更不要说初学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HTML网站设计语言的普及应用。 第二,CSS文件异常将影响整个网站的正常浏览。CSS网站制作的设计元素通常放在几个l外部文件中,这一个或几个文件有可能相当复杂,甚至比较庞大,如果CSS文件调用出现异常,那么整个网站将变得惨不忍睹。 第三,对于CSS网站设计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比较突出。基于HTML4.0的网页设计在IE4.0之后的版本中几乎不存在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但CSS+DIV设计的网站在IE浏览器里面正常显示的页面,到火狐浏览器(FireFox )中却可能面目全非(这也是为什么建议网络营销人员使用火狐浏览器的原因所在 )。CSS+DIV还有待于各个浏览器厂商的进一步支持。 第四,CSS+DIV对搜索引擎优化与否取决于网页设计的专业水平而不是CSS+DIV本身。CSS+DIV网页设计并不能保证网页对搜索引擎的优化,甚至不能保证一定比HTML网站有更简洁的代码设计,何况搜索引擎对于网页的收录和排序显然不是以是否采用表格和CSS定位来衡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表格布局制作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靠前,而很多使用CSS及web标准制作的网页排名依然靠后的原因。因为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网站结构、内容、相关网站链接等因素始终是网站优化最重要的指标。

1 CSS3能代码更简洁、页面结构更合理,性能和效果得到兼顾;

2 CSS3.0的一个动态流概念很好,类似FLASH味道,这个CSS2.0无法比拟;;

3 CSS3数据更精简实用,许多CSS2.0要用图片做效果,它不需要,直接代码;;

CSS2.0要请求服务器次数就要明显高于CSS3.0,所以性能和访问就要明显差点;

4 但是就目前来讲,必须提到一点是兼容性问题,CSS3.0是新事物,所以目前来讲,国内浏览器大多还是IE8左右级别,大部分是不支持CSS3.0所以目前只有加强下CSS2.0功效果;

但是用DW CS6.0,IE9、FF4+、chrome11+来进行调试,它们是支持CSS3.0的;

一、新增的选择器

CSS3新增的属性选择器 {除ie6外的大部分浏览器支持)

1    E[att^="val"]    属性att的值以"val"开头的元素    div[id^="nav"] { background:#ff0} 

2    E[att$="val"]    属性att的值以"val"结尾的元素       

3    E[att*="val"]    属性att的值包含"val"字符串的元素       

结构伪类选择器(过滤选择器)

(注:FireFox 1.5/2.0/3.0支持E:root,FireFox 3.0支持E:last-child、E:only-child、E:empty。

由于IE6/7/8不支持,没办法,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吧。)

4    E:root    匹配文档的根元素,对于HTML文档,就是HTML元素       

5    E:nth-child(n)    匹配其父元素的第n个子元素,第一个编号为1    p:nth-child(3) { color:#f00}  

6    E:nth-last-child(n)    匹配其父元素的倒数第n个子元素,第一个编号为1    p:last-child { background:#ff0}  

7    E:nth-of-type(n)    与:nth-child()作用类似,但是仅匹配使用同种标签的元素    p:nth-of-type(2){color:red}选择父元素的第n个子元素p  

8    E:nth-last-of-type(n)    与:nth-last-child() 作用类似,但是仅匹配使用同种标签的元素       

9    E:last-child    匹配父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last-child(1)       

10    E:first-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第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of-type(1)       

11    E:last-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最后一个子元素,等同于:nth-last-of-type(1)       

12    E:only-child    匹配父元素下仅有的一个子元素,等同于:first-child:last-child或 :nth-child(1):nth-last-child(1)    p:only-child { background:#ff0}  

13    E:only-of-type    匹配父元素下使用同种标签的唯一一个子元素,等同于:first-of-type:last-of-type或 :nth-of-type(1):nth-last-of-type(1)       

14    E:empty    匹配一个不包含任何子元素的元素,注意,文本节点也被看作子元素    p:empty { background:#ff0}  

与用户界面(UI)有关的伪类(ie6 7 8不支持)    

15    E:enabled    匹配表单中激活的元素       

16    E:disabled    匹配表单中禁用的元素    input[type="text"]:disabled { background:#ddd}  

17    E:checked    匹配表单中被选中的radio(单选框)或checkbox(复选框)元素       

18    E::selection    匹配用户当前选中的元素       

级元素通用选择器

ie6不支持 

19    E ~ F    匹配任何在E元素之后的同级F元素    p ~ ul { background:#ff0}  

反选伪类

(ie6 7 8 firefox3.0以下 Opera9.0不支持)  

20    E:not(s)    匹配不符合当前选择器的任何元素    :not(p) { border:1px solid #ccc}  

:target 伪类

(ie6 7 8不支持)  

21    E:target    匹配文档中特定"id"点击后的效果       

 二、css3新增属性

一. box-shadow(阴影效果)

使用:

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moz-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webkit-box-shadow: 20px 10px 0 #000

支持:

    FF3.5, Safari 4, Chrome 3

二. border-colors(为边框设置多种颜色)

使用:

border: 10px solid #000

-moz-border-bottom-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top-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left-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moz-border-right-colors: #555 #666 #777 #888 #999 #aaa #bbb #ccc

说明:

    颜色值数量不固定, 且FF的私有写法不支持缩写: -moz-border-colors: #333 #444 #555

支持:

   FF3+

三. boder-image(图片边框)

使用:

    -moz-border-image: url(exam.png) 20 20 20 20 repeat

    -webkit-border-image: url(exam.png) 20 20 20 20 repeat

说明:

(1). 20 20 20 20 --->边框的宽度, 分别对应top, right, bottom, left边框, 改变宽度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2). 边框图片效果(目前仅实现了两种):

   repeat --- 边框图片会平铺, 类似于背景重复

   stretch --- 边框图片会以拉伸的方式来铺满整个边框

(3). 必须将元素的边框厚度设置为非0非auto值.

支持:

    FF 3.5, Safari 4, Chrome 3

四. text-shadow(文本阴影)

使用:

    text-shadow: [<颜色><水平偏移><纵向偏移><模糊半径>] || [<水平偏移><纵向偏移><模糊半径><颜色>]

说明:

(1) <颜色>和<模糊半径>是可选的, 当<颜色>未指定时, 将使用文本颜色当<模糊半径>未指定时, 半径值为0

(2) shadow可以是逗号分隔的列表, 如:

  text-shadow: 2px 2px 2px #ccc, 3px 3px 3px #ddd

(3) 阴影效果会按照shadow list中指定的顺序应用到元素上

(4) 这些阴影效果有可能相互重叠, 但不会叠加文本本身

(5) 阴影可能会跑到容器的边界之外, 但不会影响容器的大小.

支持:

    FF 3.5, Opera 10, Safari 4, Chrome 3

五.  text-overflow(文本截断)

使用:

    text-overflow: inherit | ellipsis | clip

    -o-text-overflow: inherit | ellipsis | clip

说明:

(1) 还有一个属性ellipsis-word, 但各浏览器均不支持.

支持:

    IE6+, Safari4, Chrome3, Opera10

六. word-wrap(自动换行)

使用:

    word-wrap: normal | break-word

支持:

    IE6+, FF 3.5, Safari 4, Chrome 3

七. border-radius(圆角边框)

使用:

     -moz-border-radius: 5px

-webkit-border-radius: 5px

支持:

FF 3+, Safari 4 , Chrome 3

八.   opacity(不透明度)

使用:

    opacity: 0.5

    filter: alpha(opacity=50)/* for IE6, 7 */

    -ms-filter(opacity=50)/* for IE8 */

支持:

    all

九. box-sizing(控制盒模型的组成模式)

使用:

    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for opera

    -moz-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webkit-box-sizing: content-box | border-box

说明:

   1. content-box:

   使用此值时, 盒模型的组成模式是, 元素宽度 = content + padding + border

   2. border-box:

   使用此值时, 盒模型的组成模式是, 元素宽度 = content(即使设置了padding和border, 元素的宽度

   也不会变).

支持:

    FF3+, Opera 10, Safari 4, Chrome 3

十. resize(元素缩放)

使用:

    resize:  none | both | horizontal | vertical

说明:

    1. 必须将元素的overflow属性设置为auto或hidden, 该属性才能起作用(overflow设置为visible时, 无效)

    2. 属性值说明:

    (1). none -->禁用缩放

    (2). both -->可同时缩放宽度和高度

    (3). horizontal -->仅能缩放宽度

    (4). vertical -->仅能缩放高度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一. outline(外边框)

使用:

    outline: 边框厚度 边框样式 边框颜色

    outline-offset: 偏移值

说明:

    outline-offset需要独立写, 简写是无效的.

支持:

    FF3+, safari 4, chrome 3, opera 10

十二. background-size(指定背景图片的尺寸)

使用:

    -o-background-size: [length | percentage] {1, 2}

    -webkit-background-size: [length | percentage] {1, 2}

例如:

   -o-background-size: 50px 60px

    -webkit-background-size: 50px 60px

    这会将背景图片的宽设置了50px, 高60px.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opera 10

十三. background-origin(指定背景图片从哪里开始显示)

使用:

    -webkit-background-origin: border | padding | content

    -moz-background-origin: border | padding | content

说明:

    (1) border --> 从border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2) padding --> 从padding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3) content --> 从content区域开始显示背景

注意:

    1. 必须先指定background属性, 然后才能指定该属性, 如果该属性出现在background属性之前,

会无效.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 3+        

十四. background-clip(指定背景图片从什么位置开始裁切)

使用:

    -webkit-background-origin: border-box | padding-box | content-box | no-clip

说明:

    (1) border-box --> 从border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2) padding-box --> 从padding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3) content-box --> 从content区域向外裁剪背景

    (4) no-clip -->不裁切背景.

注意:

    1. 必须先指定background属性, 然后才能指定该属性, 如果该属性出现在background属性之前,

会无效.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五.  background(为一个元素指定多个背景)

使用:

    background:  [background-image] | [background-origin] | [background-clip] | [background-repeat] | [background-size] | [background-position]

例子:

    background: url(bg1.png) no-repeat left top, url(bg2.png) no-repeat right bottom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十六. hsl(通过色调, 饱和度, 亮度来指定颜色值)

使用:

    hsl: ( <length> || <percentage> || <percentage>)

说明:

    (1) length: h(色调),  0(或360)表示红色, 120表示绿色, 240表示蓝色

    (2) percentage: s(饱和度),  取值为0%到100%之间的值

    (3) percentage: l(亮度),  取值为0%到100%之间的值

例子:

    background: hsl(240, 50%, 100%)

    color: hsl(100, 80, 100%)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七. hsla(在hsl的基础上上增加了一个透明度设置)

使用:

    hsla: ( <length>  ||  <percentage>  ||  <percentage>|| <opacity>)

说明:

    (1) opacity: a(透明度), 取值在0到1之间

例子:

    background: hsl(240, 50%, 100%, 0.5)

    color: hsl(240, 50%, 100%, 0.5)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八. rgba(基于r,g,b三个颜色通道来设置颜色值, 通过a来设置透明度)

使用:

    rgba: (r, g, b, opacity)

说明:

    (1) r: 红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2) g: 绿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3) b: 蓝色, 正整数 | 百分数

    (4) a: 透明度, 取值在0到1之间

    (5) 正整数在0到255之间, 百分数在0%到100%之间.

例子:

    rgba: (100%, 244, 0, 0.5)

支持:

     safari 4, chrome 3, FF3, opera 10

十九、 transition(a标签hover渐隐效果)

a:hover{transition: 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webkit-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moz-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o-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ms-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

transition:color 0.15s linear 0s, background-color 0.3s linear 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