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是什么

html-css06

CSS是什么,第1张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可译为“层叠样式表”或“级联样式表”,它定义如何显示 HTML 元素,用于控制Web页面的外观。

通过使用CSS实现页面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分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样式存储在样式表中,通常放在<head>部分或存储在 外部CSS文件中。

作为网页标准化设计的趋势,CSS取得了浏览器厂商的广泛支持,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网页设计中去。

CSS有各种版本(即Level),所以知道要使用哪个版本是很重要的。

CSS 1 在1996年末成为推荐标准,其中包含非常基本的属性,比如字体,颜色、空白边。

CSS2 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高级概念(比如浮动和定位)以及高级的选择器(比如子选择器、相邻同胞选择器和通用选择器)。

在编写本书时,CSS2仍然是CSS的最新版本,尽管它早在1998年就已经成为推荐标准。

万维网联盟(W3C)的行动非常缓慢,所以尽管CSS3的开发工作在新千年开始之前就开始了,但是距离最终的发布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为提高开发和浏览器实现的速度,CSS3被分割成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独立发布和实现。

CSS3包含一些令人兴奋的新特性,包括一个用于多列布局的模块,但是,选择器模块最接近于完成,可能在2006年成为推荐标准。

因为预期从CSS2到CSS3的发布之间时间会很长,2002年人们启动了CSS2.1的开发。

这是CSS2的修订版,它计划纠正一些错误,并且更精确地描述CSS的浏览器实现。

CSS2.1正在逐渐接近完成,但是可能在2006年年底之前无法实现,然而,它更准确地反映了CSS当前的状态。

层叠样式表解决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HTML 标签原本被设计为用于定义文档内容。

通过使用 <h1>、<p>、<table>这样的标签,HTML 的初衷是表达“这是标题”、“这是段落”、“这是表格”之类的信息。

同时文档布局由浏览器来完成,而不使用任何的格式化标签。

由于两种主要的浏览器(Netscape 和 Inter Explorer)不断地将新的 HTML 标签和属性(比如字体标签和颜色属性)添加到 HTML 规范中,创建文档内容清晰地独立于文档表现层的站点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万维网联盟(W3C),这个非营利的标准化联盟,肩负起了 HTML 标准化的使命,并在 HTML 4.0 之外创造出样式(Style)。

所有的主流浏览器均支持层叠样式表。

层叠式表的特点

1、便于页面的修改。

2、便于页面风格的统一。

3、减少网页的体积。

层叠样式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样式表定义如何显示 HTML 元素,就像 HTML 3.2 的字体标签和颜色属性所起的作用那样。

样式通常保存在外部的 .css 文件中。

通过仅仅编辑一个简单的 CSS 文档,外部样式表使你有能力同时改变站点中所有页面的布局和外观。

由于允许同时控制多重页面的样式和布局,CSS 可以称得上 WEB 设计领域的一个突破。

作为网站开发者,你能够为每个 HTML 元素定义样式,并将之应用于你希望的任意多的页面中。

如需进行全局的更新,只需简单地改变样式,然后网站中的所有元素均会自动地更新。

[1]

编辑本段CSS历史

1994年哈坤·利提出了CSS的最初建议;伯特·波斯(Bert Bos)当时正在设计一个叫做Argo的浏览器,他们决定一起合作设计CSS。

当时已经有过一些关于样式表语言的建议了,但CSS是第一个含有“层叠”的主意的。

在CSS中,一个文件的样式可以从其他的样式表中继承下来。

读者在有些地方可以使用他自己更喜欢的样式,在其他地方去继承,或“层叠”作者的样式, 这种层叠的方式使作者和读者都可以灵活地加入自己的设计,混合各人的爱好。

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CSS的建议,1995年他与波斯一起再次提出这个建议。

当时W3C刚刚建立,W3C对CSS的发展很感兴趣,它为此组织了一次讨论会。

哈坤、波斯和其他一些人(比如微软的托马斯·雷尔登)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1996年底,CSS已经完成。

1996年12月CSS要求的第一版本被出版。

1997年初,W3C内组织了专门管CSS的工作组,其负责人是克里斯·里雷。

这个工作组开始讨论第一版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于是1998年5月出版了CSS的第二版。

到2007年为止,第三版还未完备。

编辑本段使用CSS布局的优点

采用CSS布局相对于传统的TABLE网页布局而具有以下3个显著优势:

1:表现和内容相分离

将设计部分剥离出来放在一个独立样式文件中,HTML文件中只存放文本信息。

这样的页面对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2:提高页面浏览速度

对于同一个页面视觉效果,采用CSS布局的页面容量要比TABLE编码的页面文件容量小得多,前者一般只有后者的1/2大小。

浏览器就不用去编译大量冗长的标签。

3:易于维护和改版

你只要简单的修改几个CSS文件就可以重新设计整个网站的页面。

4: 使用CSS布局更符合现在的W3C标准.

ps:W3C组织并不是ISO 国际标准组织成员

编辑本段感性体验CSS

什么是CSS呢?你可能急迫的想知道答案。

但是空泛的文字描述意义不大,让我们先来一点感性体验吧。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页。

然而通过给这个文件添加的CSS规则,我们可以得到十分美观的网页。

这还不是全部,不改动HTML,只是通过添加不同的CSS规则,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样式的网页:

什么是CSS

* 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的简称. * CSS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不需要编译,可以直接由浏览器解释执行(属于浏览器解释型语言).

CSS的作用

* 在标准网页设计中CSS负责网页内容(XHTML)的表现. * CSS文件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本文件,它包含了一些CSS标记,CSS文件必须使用css为文件名后缀. * 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改CSS文件,改变网页的整体表现形式,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所以她是每一个网页设计人员的必修课. * CSS是由W3C的CSS工作组产生和维护的。

为什么叫层叠? 在页面显示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样式作用在页面元素上,这些样式来自不同的地方。

浏览器自己有默认的样式,网页作者有自己写的样式,用户也可能有自己的样式, 但是最终显示的样式是其中之一,它们之间产生了冲突,CSS通过一个称为层叠(cascade)的过程处理这种冲突。

层叠给每个规则分配一个重要度:作者的样式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用户的样式表,最后是浏览器或用户代理使用的默认样式表。

为了让用户有更多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将任何规则指定为!important来提高它的重要度,让它优先于任何规则,甚至优先于作者加上!important标志的规则。

因此,层叠采用以下重要度次序:标为!important的用户样式>标为!important的作者样式>作者样式>用户样式>浏览器/用户代理应用的样式。

然后,根据选择器的特殊性决定规则的次序。

具有更特殊选择器的规则优先于具有比较一般的选择器的规则。

如果两个规则的特殊性相同,那么后定义的规则优先。

由此可见,层叠是指不同的优先级的构成的层的叠加。

编辑本段如何将样式表加入到网页

可以用以下四种方式将样式表加入您的网页。

而最接近目标的样式定义优先权越高。

高优先权样式将继承低优先权样式的未重叠定义但覆盖重叠的定义。

例外请参阅 !important 声明。

定义内部样式块对象

你可以在你的HTML文档的<HTML>和<BODY>标记之间插入一个<STYLE>...</STYLE>块对象。

定义方式请参阅样式表语法。

示例如下: <><head><title>文档标题</title><style type=text/css><!-- body {font: 10pt "Arial"} h1 {font: 15pt/17pt "Arial"font-weight: boldcolor: maroon} h2 {font: 13pt/15pt "Arial"font-weight: boldcolor: blue} p {font: 10pt/12pt "Arial"color: black} --></style></head><body>正文内容 </body></>请注意,这里将style对象的type属性设置为"text/css",是允许不支持这类型的浏览器忽略样式表单。

内联定义 (Inline Styles)

基本

常识与实践

链接方式

基本

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直接在html文件中指定元素样式,这种方式不推荐,因为将表现层和结构层混起来了

"style="background-image:url({{user.avatar}})"

内部链接

要为html直接增加css样式,需要在元素中增加开始和结束style标记,css规则放在里面

<style>

p {

color: gray

}

</style>

css文件外置

另一种方式将css文件外置,如style.css,作为样式表(stylesheets),然后从html众创建一个到这个文件的外部链接,用元素,用外部样式表的好处是要修改整个网站的样式,只要进入这个样式表,对css进行几处修改即可。如:

<link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href="lounge.css" >

多样式表

使用多个样式表,顺序很重要,一个样式表会覆盖在它上面链接的样式表中的样式,有时会有一个样式表作为页面的基础样式,要修改样式,链接这个样式表,然后在下面提供自己的样式表,指定要修改的样式,如下所示: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orperate.css">//总公司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href="beverage-division.css">//部门对总公司的样式做了一些补充,甚至可以覆盖公司的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href="lounge-seattle.css">//西雅图休闲室对样式表做了自己的调整

简写

css属性太多,能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指定这些属性呢?可以把同一属性的值结合起来写成一句,即简写。

简写格式

padding

padding: 0px 40px 30px 20px,顺序是上右下左,顺时针有木有,如果都相同可以用padding: 2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40px

padding-bottom:30px

padding-left: 20px

margin

上面的padding格式同样对margin也适用,还有另一种方法,如果上下一样,左右一致,可以这样写:margin: 0px 20px,前面指定上下,后面指定左右。

border

边框属性简写 border: thin solid #007e73,可以用你喜欢的任何顺序。

background

背景简写 background: white url(images/cocktail.gif) repeat-x,同样顺序随便

字体

字体简写的格式稍微复杂一些:

font :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ize/line-height font-family

选择

子孙选择器

父元素和子孙元素名之间有一个空格,子孙选择器会选择所有子孙,包括这个元素中嵌套的所有,不管嵌套多深,例如

color: black

}

直接孩子

如果要选择直接的孩子,用>

color: black

}

复杂选择

更复杂的选择,方法还是一样

color: blue

}

规则添加

当我们用选择器选择元素使用一个规则时,会对所有该元素应用这个样式,所以如何单独地选择这些元素呢?这里就需要类class,class可以定义一类元素,对属于该类的所有元素应用样式.要将一个元素加入一个类,只需要增加属性”class”,并提供类名,如”greentea”:

<p class="greentea">

...

</p>

类元素选择器

先选择这个类中的元素,再用”.”指定一个类,最后是类名,如:

p.greentea {

color: green

}

添加类元素

如果想对所有<blockquote>也做同样的处理,可以:

blockquote.greentea,p.greentea {

color: green

}

<blockquote class = "greentea">

类选择器

如果想把<h1>,<h2>,<h3>,<p>和<blockquote>都增加到greentea呢?要对类中的所有元素都用同一样式可以用:

.greentea{

color: green

}

/ 省略所有元素名,只有一个点,则会应用到所有成员 /

多类元素

元素可以有多个类,例如:

<p class="greentea raspberry blueberry"

特定元素选择器

如果多个选择器都选择了一个元素呢?例如上面的3个类都与p元素匹配,并且都定义了color属性,那么那个会胜出?

id

id的作用

id属性用来唯一地命名元素,通常你想对多个元素重用某些样式,才能真正发挥类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有一个元素需要样式,或者页面上只有一个元素,那就应该使用id,每个元素只能有一个id,页面中只能有一个元素拥有特定id,一个元素有一个id,同时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类,id中不允许出现空格或其他特殊字符,如

<p id="footer">...</p>

选择元素

用id选择一个元素,需要在id前面使用一个#字符(类是[.]),id选择器只与页面中的一个元素匹配

color: red

}//选择id为footer的任意元素

p#footer{

color: red

}//选择id为footer的<p>元素

实践建议

继承

样式继承

层叠

媒体查询

link媒体查询

你可能想针对将要显示页面的设备调整页面的样式,可以用media属性,在link元素中增加这个属性.如

<link rel="stylesheet" href="lounge-mobile.css" mdeia="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80px)">

<link rel="stylesheet" href="lounge-print.css" media="print">

css媒体查询

可以直接在css中增加媒体查询,使用@media规则,把对所有媒体类型都通用的规则放在@media规则下面,例如

@media screen and (min-device-width: 481px){//当设备屏幕宽度大于480px时使用

margin-right: 250px

}

}

@media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80px){//当设备屏幕小于等于480px时使用

margin-right: 30px

}

}

@media print { // 如果要打印页面,使用该规则

body {

font-family: Times, "Times New Roman", serif

}

}

实践建议

属性

盒模型

盒模型是css看待元素的一种方式,css将每个元素看作由一个盒子表示,每个盒子由一个内容区以及可选的内边距,边框和外边距组成。由内而外分别是:

border 边框

color 颜色

文本元素的字体颜色

body{

background-color: rgb(80%, 40% , 0%)//橙色

}

还可以指定0-255之间的一个数值,例如:

body{

background-color: rgb(204, 102, 0)//和上面颜色一致,255*80% = 204...

}

font-family 字体

大多数计算机上通常只安装了部分字体,所以选择字体时要当心,通常指定的font-family包含一个候选字体列表,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字体系列,候选字体用逗号分隔,大小写字母必须一致,最后总是放一个通用的字体系列名,如果一个字体名中包含多个单词,比如Courier New,如何指定?用引号,”Courier New”,如:

body{

font-family: Verdana, Geneva, Arial, sans-serif<一一首选字体呈降序

}

字体系列

每个font-family包含一组有共同特征的字体。共有5个字体系列:

body { font-size : small}

h1 { font-size : 150%}

h2 { font-size : 120%}

注意老版IE不支持用像素指定的文本缩放

浏览器默认字体大小

其他属性

left 指定一个元素的左边所在位置

top 控制一个元素顶部的位置

background-image 在元素后面放置一个图像,如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s/background.gif)

//用url括起来,注意没有引号

background-repeat 背景图像是否重复

line-height: 1//代表elixirs中的所有元素的行间距为其自己字体大小的1倍

}

width: 200px

float: right

}

background-color: #675c47

color:#efe5d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15px

margin: 10px

font-size:90%

clear:right

}

width: 800px

padding-top: 5px

padding-bottom: 5px

background-color: #675c47

}

那么页面的宽度将被限制为800px,无论浏览器宽度如何变化都不会移动,但这会导致浏览器很宽时,右边有很多空白空间

凝胶布局 Jello

width: 800px

padding-top: 5px

padding-bottom: 5px

background-color: #675c47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

绝对定位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right: 200px

width: 280px

}

display: table

border-spacing: 10px//于是不再需要div中的外边距

}

display: table-row

}

display: table-cell

background: #efe5d0 url(images/background.gif) top left

font-size:105%

padding: 15px

/ margin: 0px 10px 10px 10px/

vertical-align: top//确保表格两个单元格中的所有内容相对于单元格上边对齐,默认为中间对齐,可以设置为top,middle,bottom

}

display: table-cell

background: #efe5d0 url(images/background.gif) bottom right

font-size:105%

padding: 15px

/ margin: 0px 10px 10px 10px/

vertical-align: top

}

主要都围绕知识点的理解与css兼容性问题上,请参考下面的

2.1 link和@import都可以为页面引入CSS文件,其区别是?

将样式定义在单独的.css的文件里,link和@import都可以在html页面引入css文件。有link和@import两种方式,导入方式如下:

link方式:<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aa.css”>

@import方式:<style type=”text/css”>@import “aa.css”</style>

link和@import两种导入css文件的区别:

祖先的差别。Link属于XHTML标签,而@import完全是CSS提供的一种方式。Link标签除了可以加载CSS外,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定义RCC,定义rel连接属性等;@import就只能加载css了。

加载顺序的差别。当一个页面被加载的时候,link引用的CSS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会等到页面全部被下载完再被加载。所以有时候浏览@import加载CSS的页面时开始会没有样式(就是闪烁),网速慢时更为明显。

兼容性的差别。由于@import是CSS2.1提出的所有老的浏览器不支持,@import只有在IE5以上的才能识别,而link标签无此问题。

使用DOM控制样式时的差别。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Import可以在css中再次引入其他样式表,比如可以创建一个主样式表,在主样式表中再引入其他的样式表。

2.2 如何理解CSS样式表的层叠性?

CSS使用层叠的原则来考虑继承、层叠次序和优先级等重要特征,从而判断相互冲突的规则中哪个规则应该起作用。

继承性是指,许多CSS的样式规则不但影响选择器所定义的元素,而且会被这些元素的后代继承。

层叠性是指,当一个web页面使用多个样式表,多个样式表中的样式可层叠为一个。在多个样式表之间所定义的样式没有冲突的时候,浏览器会显示所有的样式。

优先级是指,当发生样式定义冲突时,浏览器首先会按照不同样式规则的优先级来应用样式。CSS样式的优先级如下所示(其中数字3拥有最高的优先权):

1.浏览器缺省设置;

2.外部样式表(.css文件)或者内部样式表(位于<head>元素内部);

3.内联样式(作为某个元素的style属性的值)。

同等优先级下,以最后定义的样式为准,important比内联高。

2.3 哪些属性可以继承?

Css中可以继承的属性如下:

文本相关属性:font-family、font-size、font-style、font-variant、font-weight、font 、letter-spacing、line-height、text-align、 text-indent、 text-transform 、word-spacing 、color;

列表相关属性:list-style-image、list-style-position、list-style-type、list-style;

表格相关属性:border-collapse、border-spacing、caption-side、table-layoute;

其他属性:Cursor、visibility;

2.4 CSS选择器中,元素选择器和类选择器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选择器是常见的CSS选择器,即文档的元素就是最基本的选择器。选择器通常是某个HTML元素,比如<p>、<h1>、<em>、<a>等,甚至可以是<html>元素本身。

类选择器用于将样式规则与附带class属性的元素匹配,其中该class属性的值为类选择器中指定的值。使用类选择器时,首先要定义样式类,其语法为:

.className{ };

所有能够附带class属性的元素都可以使用此样式声明。只需要将class属性的值设置为”className”,则可以将类选择器的样式与元素关联。

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为某种元素定义样式,则往往使用元素选择器;如果要应用样式而不考虑具体设计的元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类选择器。

2.5 简要描述CSS中的定位机制

CSS中,除了默认的流定位方式以外,还有如下几种定位机制:浮动定位、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和固定定位。

浮动定位是将元素排除在普通流之外,并且将它放置在包含框的左边或者右边,但是依旧位于包含框之内。

相对定位将元素相对于它在普通流中的位置进行定位。

绝对定位是指将元素的内容从普通流中完全移除,并且可以使用偏移属性来固定该元素的位置。

固定定位是指将元素的内容固定在页面的某个位置。

2.6 display属性和 visibility属性的区别?

可以使用display属性定义建立布局是元素生成的显示框类型。

1.如果将display属性设置为block,可以让行内元素表现得像块级元素一样;

2.如果将display属性设置为inline,可以让块级元素表现得像内联元素一样;

3.可以通过把display属性设置为none,让生成的元素根本没有框。这样的话,该框及其所有内容就不在显示,不占用文档中的空间。

在DIV设计中,室友display:none属性后,HTML元素(对象)的宽度。高度等各种

属性都将”丢失”;而使用visibility:hidden属性后,HTML元素(对象)仅仅是在视觉上看不见(完全透明),而它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仍然存在,也即是说它仍具有高度、宽度等属性值。

2.7 简述对CSS的盒子模型的理解?

CSS盒子模型也叫做框模型,具备内容(content)、填充(padding)、边框(border)、边距(margin)这些属性。在CSS中,每个元素都被视为一个框,而每个框都有三个属性:

border:元素的边框(可能不可见),用于将框的边缘与其他框分开;

margin:外边距,表示框的边缘与相邻框之间的距离,也称为页边空白;

padding:内边距,表示框内容和边框之间的空间。

盒子模型的结构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width和height指的是内容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增加内边距、外边距和边框不会影响到内容区域的尺寸,但会增加元素框的总尺寸。

因此,如果在一个具有边框的元素中放置文本,往往需要设置一些内边距,以便文本的边缘不要接触边框,这样更便于阅读。而外边距则可以在多个元素框之间创建空白,避免这些框都挤在一起。因此,在设计页面时,经常会使用padding属性和margin属性来设置页面的布局。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一旦用了padding属性或者margin属性设置了元素的边距以后,会增加元素在页面布局中所占的面积。

2.8 简述CSS3中的伪类选择器?

CSS3提供了大量伪类选择器,浏览器对于有些伪类选择器的支持还不太好。目前,常用的伪类选择器有:

目标伪类:即 :target,突出显示活动的HTML锚,用于选取当前活动的目标元素;

元素状态伪类:比如 :enabled、:disabled、:checked;

结构伪类: 比如 :first-child、:last-child、:empty、:only-child;

否定伪类:即 :not(selector),匹配非指定元素/选择器的每个元素。

2.9 为什么建议设置背景图像的同时还设置背景颜色?

一般建议在使用背景图片的同时提供background-color属性,并且将其设置为和图像主要颜色类似的颜色。这样,如果正在加载页面,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显示背景图像时,页面可以使用这种颜色作为背景色。

2.10 如何居中div?如何居中一个浮动元素?

给div设置一个宽度,然后设置元素的左右外边距为auto,比如,margin:0 auto。则可以实现div居中显示。

对于浮动元素,设置其左右外边距为关键字auto是无效的。此时,如果需要设置其居中显示,可以:1.精确计算其左外边距并进行设置,实现居中显示。

2.使用一个居中显示的div元素包含次浮动元素,

代码如:<div style=”margin:0 auto”><div style=”float:left”></div></div>

2.11 在设置文本的字体时,为什么建议设置替换字体?

可以使用font-family属性来指定文本的字体,代码如下所示:font-family:name/inherit

此时,name为首选字体的名称。如果字体名称有多个单词,即中间有空格,则需要将字体名称用一对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包围起来。

但是,如果用户机器上并没有安装name所指定的字体,则会显示默认字体。因此,如果可以指定一种替代字体,替代字体可以和指定字体不完全相同,相似且不会影响页面的布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我们可以为font-family属性指定多种字体,且多种字体之间用逗号隔开,这样可以为页面指定一个字体列表。如果用户机器没有第一种字体,则浏览器会查找字体列表中的下一种字体替代默认字体显示。如果找遍了字体列表还是没有可以使用的字体,浏览器才会使用默认字体显示页面。代码如下所示:

h1{font-family:Georgia,serif}

此时,如果用户机器上没有安装Georgia,但安装了Times字体(serif字体系列中的一种字体),浏览器就可能对<h1>元素使用Times。尽管Times与Georgia并不完全匹配,但至少足够接近。

因此,我们建议在所有font-family规则中都提供一个通用字体系列。这样就提供了一条后路,在用户机器无法提供与规则匹配的特定字体时,就可以选择一个通用字体作为替换。

2.12 内联元素可以实现浮动吗?

在CSS中,任何元素都可以浮动。浮动元素会生成一个块级框,而不论它本身是何种元素。因此,对于内联元素,如果设置为浮动,会产生和块级框相同的效果。

2.13 什么情况下需要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

默认情况下(不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时),表格按照自动表格布局进行显示,即浏览器在显示表之前查看每一个单元格,然后基于所有格的设置计算表单大小,而列的宽度是由列段元个中没有折行的最宽的内容设定的。此时,单元格的大小会适应内容的大小。

自动表格布局的算法在表格复杂时会比较慢,这是由于它需要在确定最终的布局之前访问表格中多有的内容。在不能提前确定每一列的大小时,这种方式会非常适用。

如果额外设置表格的显示规则,即设置table-layout属性的值为fixed,则称为固定表格布局。在固定表格布局中,水平布局仅取决于表格宽度,列宽度,表格边框宽度,单元格间距,而与单元格的内容无关。浏览器将使用某列指定的宽度来计算布局,并使用该宽度计算该列中所有其他单元格的宽度。

固定表格布局与自动表格布局相比,允许浏览器更快地对表格进行布局。因为如果指定使用固定表格布局,浏览器在接收到第一行后就可以显示表格。如果表格庞大且已经指定了大小,则会加速表的显示。

2.14 简要描述CSS中content属性的作用

content属性与:before及:after伪元素配合使用,来插入生成内容,可以在元素之前或之后放置生成的内容。可以插入文本、图像、引号,并可以结合计数器为页面元素插入编号。比如,查看如下代码:

body {counter-reset:chapter}

h1:before { content:”第”counter(chapter)”章”}

h1 { counter-increment:chapter}

使用content属性,并结合:before选择器和计数器counter,可以在每个<h1>元素前插入新的内容。

2.15 CSS Sprite是什么,谈谈这个技术的优缺点

CSS Sprite是一种网页图片应用处理方式,就是把网页中一些背景图片整合到一张图片文件中,再利用CSS的”background-image”,”background-repeat”,”background-position”的组合进行背景定位。

其优点在于:①减少网页的http请求,提高性能,这也是CSS Sprite最大的优点,

也是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②减少图片的字节,多张图片合并成1张图片的字节小于多张图片的字节总和;

③较少了命名困扰,只需对一张集合的图片命名,不需要对每一个小元素进行命名提高制作效率;

④更换风格方便。只需要在一张或少张图片上修改图片的颜色或样式,整个网页的风格就可以改变,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但是CSS Sprite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

①图片合成比较麻烦;

②背景设置时,需要得到每一个背景单元的精确位置;

③维护合成图片时,最好只是向下加图片,而不是更改已有图片。

2.16 对CSS3有了解吗?列举几个CSS3的新特性并简要描述

CSS3作为CSS技术的升级版本,着力于模块化发展,将规范分解为一些小的模块,如选择器、盒子模型、列表模块、背景和边框等;并加入了很多新的模块和属性,比如赋值选择器、文字阴影、边框圆角、边框阴影、渐变、过渡、多栏布局、2D/3D转换、动画等。

其中,CSS3提供了一些复杂选择器,用于实现页面复杂情况下的元素选择,如属性选择器,一些伪类和伪元素选择器;渐变用于为元素设置渐变效果的背景;转换可以实现元素的变换,比如位移、缩放、旋转等;过渡可以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动画属性则可以实现复杂的动画,可以实现逐帧制作动画。

2.17 过渡与动画的区别是什么?

过渡属性transition可以在一定的事件内实现元素的状态过渡为最终状态,用于模拟一种过渡动画效果,但是功能有限,只能用于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动画属性animation可以制作类似Flash动画,通过关键帧控制动画的每一步,控制更为精确,从而可以制作更为复杂的动画。

2.18 什么是CSS reset?

CSS reset,又叫做CSS重写或者CSS重置,用于改写HTML标签的默认样式。

有些HTML标签在浏览器里有默认的样式,例如p标签有上下边距,li标签有列表标识符号等。这些默认样式在不同浏览器之间也会有差别,例如ul默认带有缩进的样式,在IE下,它的缩进是通过margin实现的,而Firefox下,它的缩进是由padding实现的。着必然会带来浏览器兼容问题。

因此,在CSS代码中,可以使用CSS代码去掉这些默认样式,即重新定义标签样式,从而覆盖浏览器的CSS默认属性,即CSS reset。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样式重写时,不建议使用 * 选择器进行重写,这样会降低效率,影响性能。

2.19 如何清除浮动元素所带来的影响?

浮动定位是指将元素排除在普通流之外,并且将它放置在包含框的左边或者右边,但是依旧位于包含框之内。也就是说,浮动的框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直到它的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的边框为止。

由于浮动框不在文档的普通流中,所以元素浮动之后,其原有位置不再保留,其他元素的位置会受到影响。

如果需要清除左侧或者右侧浮动元素带来的影响,则可以使用clear属性来设置。另外,包含框呃逆的子元素浮动后,如果包含框没有设置具体的高度,则其高度会发生变化,此时,可以使用overflow属性来清除子元素浮动后带来的影响。

2.20 谈谈你对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理解

浏览器的类型及版本的不同会造成CSS效果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实现浏览器兼容,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浏览器编写不同的CSS。

目前,各主流浏览器的新版本,对应W3C的标准支持很好,因此,首先保证代码符合W3C的标准,这是解决浏览器兼容问题的前提。

其次,对于某些支持受限的属性,针对不同的浏览器添加相应的前缀,比如-webkit-、-o-、-moz-。

第三,对于IE的低版本,可以编写带有特定前缀的代码,实现版本识别。比如:

.bb{

background-color:#f1ee18/*所有识别*/

.background-color:#f1ee18\9/*IE6 7 8识别*/

+background-color:#f1ee18/*IE6 7识别*/

_background-color:#f1ee18/*IE6识别*/

}

另外,对于特定的兼容性问题,特殊解决。常见的特殊问题有:

1.使用CSS reset:对于有些HTML标签,浏览器默认的margin和padding不同,可以使用CSS代码改写默认的样式效果,从而实现统一

2.IE低版本中,不能使用auto关键字实现块级元素居中显示,可以改用设置父元素的text-align;

3.子元素设置上外边距时,父元素需要设置边框或者外边距;

4.外边距合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