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的“为发烧而生”是不是因为小米手机容易发烫?

新手学堂08

小米手机的“为发烧而生”是不是因为小米手机容易发烫?,第1张

小米手机的“为发烧而生”并不是因为小米手机容易发烫,其中的“发烧”二字实际上是“发烧友”的意思。很多领域里都有“发烧友”的说法,据说是过去香港人对音响器材爱好者的称呼,后来逐渐转变为泛指对某一个领域或某些事物有特别爱好的群体,这是一个褒义词。小米在做手机之前的产品就是MIUI,它主要是针对一些对安卓手机非常着迷的用户,这些用户的特点就是爱钻研、喜欢折腾,而且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刷机什么的几乎是家常便饭。而那个时候国产安卓手机的硬件配置比较差,三星、摩托罗拉、中兴、华为等主流的手机厂商又没有研发出流畅好用的操作系统,基本上就是把原生安卓拿来改改UI,就装在国产手机上。导致当时的国产手机用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十分卡顿。

而当时的MIUI就以简洁和个性的UI设计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它几乎对当时所有的热门安卓手机进行了适配。而且那个时候MIUI升级很快,基本上用户反馈了问题之后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因此获得了一大批安卓手机发烧友用户。后来小米做手机后的第一批用户基本上都是从MIUI转换而来的,可以说这些用户全部都是“发烧友”。所以在那个时候,小米的宣传语就是“为发烧而生”。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最初几代小米手机的硬件配置都还算不错,都采用了当时比较顶级的高通骁龙处理器。不过在当时高通骁龙处理器有一个特点,就是运行大型软件和游戏时就会发热。尤其是骁龙810这代产品更是被用户称为是“喷火龙”,甚至在平时聊微信的时候也会导致机身发烫。但是这个问题除了小米手机之外,几乎所有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都有,所以因为机身发热就说小米是“为发烧而生”并不准确。

而随着小米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米手机已经非常大众化了,不再仅针对发烧友群体。所以近两年小米已经不再提起“为发烧而生”的宣传口号,而是改为了“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全面屏”应该是小米想要打造的能够代表小米的一个品牌名片。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国产手机目前排行前列的品牌。

     1华为系列:与莱卡合作合作后,“人像摄影大师”深入人心,当然摄影这个点华为的确是做的很好;

    2vivo手机:“2000万柔光双摄 照亮你的美”,美颜+柔光自拍;

    3oppo手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4小米手机:性价比,但是这个点没有华为和oppo的两个点感知性强,就算是小米6“变焦双摄 拍人更美”,典型的理科思维,“拍人更美”还OK,“变焦双摄”其实是一般人很难理解。

 

     再看最近手机圈纷纷碰瓷“全面屏”,雷军亲自微博说小米mix之后“全面屏”百度指数上升,以及跳跳虎可爱跟粉丝们的“全面屏”撕逼。都说明小米是想把“全面屏”这个ID做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名片。一方面“全面屏”科技感对提升小米的品牌意义极大,mix1将小米手机提升到3000-4000价格区间。

 

      所以,线下地标广告,线上24家合作方联合海报,都说明“全面屏”碰瓷可以,真正的全面屏还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