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饭煲怎么样?

新手学堂016

小米电饭煲怎么样?,第1张

‍‍用过智能电饭煲的,只能说小米电饭煲纯粹是试验品。功能没什么亮点,当然了你非要说智能就是亮点,我也没法说,智能对年轻人来说是个习惯,对在家煮饭的老年人来说是种负担。其次,3L的容量,压根只是给那些两口之家用的,定位有点尴尬。第三,999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美的、九阳等家电厂商,压力IH电饭煲也做了很久了,同价位的产品小米没什么优势。第四,Miboy可以当当小白鼠了。‍‍

曾经有一碗普通的叉烧饭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而多年以后我却再也没有吃到那天晚上回味无穷的叉烧!”有时候陪伴我们最长久的往往是最朴素的食材,厨艺的最高境界恰恰是把一碗平淡无奇的米饭做得黯然又销魂。

今年3月份,小米发布了一款999元的压力IH电饭煲,虽然在日本电饭煲成千上万的售价面前,这能算是入门的价格,但是对于你我这种只用过百元电饭煲的人来说,还是不禁好奇999元电饭煲煲出的米饭真的那么神奇吗?换句话说一件这么贵的电饭煲对于一碗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仅仅带来增色?还是会像《中华小当家》里传说中的厨具一般化腐朽为神奇!

传说中的厨具神器登场:

正面简洁无比,上面的三个开孔为煮饭的排气孔,使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水蒸汽烫伤。

电饭煲的形状与线条都十分简洁,按照米家品牌的精神,的确有种徘徊在无印良品与苹果之间的感觉。

电源连接口位于底部下方,为标准的国标连接口。

面板上只有三个按钮,包括预约、开关及选择/取消,很多人误以为智能家居必须要连接手机APP才能使用,事实上小米电饭煲所有煮饭的基本操作都可以在上面手动完成,但是若想调节米饭软硬,烹饪订制的食谱还是需要使用APP来配合。

面板上有隐藏式呼吸灯,工作时能够看到当前的工作模式(精煮、快煮、保温、自选)以及煮饭剩余时间,灯光效果炫酷但白天不是很容易看清楚,仍有改进空间。

电饭煲的后部有Wi-Fi连接指示灯,以及Reset初始化重置小孔。

小米电饭煲的额定功率为1100W,但正常煮饭过程中并不是一直火力全开,而是偶尔将马力开到1100W,这样能精确的控制锅内温度同时也比较省电。机身底部的散热孔,这个角度能清晰的看到电源接口的位置。

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是1100W,额定容积是3升,大概就是5~6杯标准量杯的米。

机身正面唯一一颗物理按钮上刻有米家Logo,按下后锅盖会自动弹起。

电饭锅的上部锅盖是可以拆卸的。

小米电饭煲整体重645Kg,而大部分的重量是在这个厚厚的铁锅上,单手抓起是比较困难的。

米家电饭煲的内胆底部结构与普通电饭煲基本一致。

此锅的容量为3升,能煮5杯米,出锅的饭量大概够4-5个人吃,灰铸铁作为内胆基材导热和蓄热性都不错,能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米饭的口感。

电饭锅的顶部锅盖上所有的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平时清洗。

我们觉得日本电饭煲煮出的米饭更加可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2个大气压是米饭保持甜度、黏度、色泽和弹性最佳的临界点,而小米采用的正是日系电饭煲的泄压阀设计,通过一个金属球把锅内压力控制在105至12个大气压之间,所以加压也是此款电饭锅非常重要的卖点。

煮饭试吃:

一个好电饭煲能多大程度的影响一碗饭的品质?选择这个问题切入,是因为网友对于小米电饭煲最大的争议不在于高端电饭煲能否煮出好饭,而更关心的是一袋好米是不是对饭的影响更大,如果买一袋精装米就能煮出高端电饭煲的品质,那么显然无论是999元小米电饭煲还是更高端的日本电饭煲都不是个划算的选择。

带着以上困惑笔者打算先用同样的好米(东北大米)分别用苏泊尔普通电饭煲和小米电饭煲进行对比,来看看同样煮好米的情况下,锅的因素对口感的影响有多大,再用小米电饭煲分别煮好坏米,看看米的品质对口感的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