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八配置参数

新手学堂010

小米八配置参数,第1张

小米8屏幕支持DCI-P3 广色域 显示;小米8高度:1549毫米;宽度:748毫米;厚度:76毫米;重量:175克 ,搭载 骁龙845 处理器,拥有红外 人脸识别 、双频GPS等技术。 具备AI双摄、 光学变焦 和 光学防抖 等功能 

处理器

骁龙 845 旗舰处理器

骁龙845 最高主频 28GHz

Adreno 630 图形处理器 最高主频 710MHz

内存与容量

6GB+256GB小米8 最高可选

6GB LPDDR4x 双通道大内存

可选64GB/128GB/256GB 机身存储 UFS

8GB+128GB小米8 透明探索版

8GB LPDDR4x 双通道大内存

128GB 机身存储 UFS

实际可用容量会由于诸多因素而减少并有所差异:由于操作系统运行占据了部分内存,实际可用空间小于标识内存容量;由于安装操作系统和预装的程序占据了部分闪存,实际可用存储空间小于标识闪存容量。

屏幕

621英寸 三星 AMOLED 屏幕

2248 x 1080 FHD+402 PPI 

600nit (HBM)430nit (typ) 

60000:1(min) 高对比度 

DCI-P3 色域

支持 AOD 熄屏显示

支持无级色温调节 | 标准模式

支持阳光屏 | 护眼模式

支持HDR显示

相机

AI 超感光双摄DxO超百分相机

12MP 广角镜头,4轴光学防抖,f/18

12MP 长焦镜头,人像镜头,f/24

后置相机

人像模式,背景虚化

Dual PD 双核对焦

4 轴光学防抖

单色温闪光灯

暗光增强技术

高动态范围调节技术

全景模式

连拍模式

面部识别

AI 美颜

AI 场景相机

25种标签,多达206种场景识别

AI 动态光斑

AI 影棚光效

AI 智能特效

AI 超分辨率拍照

AI 智能识物

AI 名片识别

AI 智能翻译

AI 智能汇率换算

AI 拍立淘

前置相机

2000万前置相机

3D 美颜

AI 人像模式

10 类 AI 场景模式

倒计时自拍

面部识别功能

魔镜功能

前置HDR

视频

4K 视频拍摄,30 fps

1080p 视频拍摄,30 fps

720p 视频拍摄, 30 fps

慢动作视频,720p 240fps 、1080p 240fps

高帧率视频 1080p 120fps

面部识别

小米8红外人脸识别

小米8 透明探索版3D结构光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

小米8后置指纹识别

充电与电池

3400mAh/ 3300mAh (min)

有线充电支持 QC 40+ 快充协议

USB Type-C 双面充电接口

内置电池,免更换

手机支持QC4+快充协议,

标配18W QC30充电器

手机支持QC4+快充协议,

标配18W QC30充电器

网络与制式

全网通 50

支持双卡不限运营商,均可4G驻网①

双Nano-SIM卡槽,任意卡槽均可设置为主卡

支持移动/联通/电信 4G+/4G/3G/2G

支持双卡VoLTE高清语音②

注1: 是否支持4G取决于当地运营商网络;两张电信卡不能同时使用

注2: 受限于运营商网络和业务部署,当前仅支持中国移动

VoLTE业务,后续可通过软件升级支持其他运营商VoLTE需求

支持频段

GSM B2 / B3 / B5 / B8

CDMA 1X/EVDO BC0

WCDMA B1 / B2 / B4 / B5 / B8

TD-SCDMA B34 / B39

TD-LTE B34 / B38 / B39 / B40 / B41 (120MHz)

FDD-LTE B1 / B2 / B3 / B4 / B5 / B7 / B8 / B12 / B17 / B20

LTE B41 4天线技术,可支持 4×4 MIMO

无线网络

支持协议 80211a/b/g/n/ac

支持 24G WiFi / 支持 5G WiFi / 支持 WiFi Direct

支持 WiFi 2x2 MIMO技术,支持MU-MIMO

支持 WiFi Display

支持 蓝牙50

支持 AAC/aptX/aptX-HD音频

外观尺寸

小米8

高度:1549mm;

宽度:748mm;

厚度:76mm;

重量:175g

小米八功能特点?

人脸识别

小米8屏幕刘海中有独立红外镜头及红外照明元件,构建人脸4096个特征纬度,进行匹配。红外人脸的解锁方式,可避免照片、视频等假体攻击,提供人脸解锁方案,支持红外人脸识别,全黑环境下也能解锁。

双频GPS

小米8搭载双频GPS的智能手机,支持使用157542MHz的L1频段和117645MHz的L5频段进行双频定位,对于所有需要使用定位服务的软件,如地图、叫车等App都可避免定位不准的问题。

QC4+快充技术

小米8支持QC4+快充技术,标配18W QC30充电器,不支持无线充电。

AI语音助手

小米8支持“小爱同学”AI语音助手,可一句话搞定复杂操作。

多功能NFC功能

小米8支持多功能NFC,已支持167城公共交通出行,支持门卡模拟。

屏幕

小米8支持刘海隐藏模式,小米8屏幕的分辨率为2248x1080,纵横比是187:9,屏占比为8668%,最高亮度600尼特。

骁龙845处理器

小米8搭载骁龙845处理器,安兔兔跑分301472分。

手机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对于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我们现在可以拥有如此繁华而发达的世界,说白了就是科技的进步,其中手机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人们会疑惑华为、小米都曾推3D人脸识别,现在结果如何?其实发展还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很成功。

首先3d人脸识别,最直观的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面容识别解锁,这一点支付宝上面做的很好,但是对于国产安卓手机来说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毕竟发展方面遇到了一些瓶颈难以突破,我们就用苹果的人脸识别来说,那可以说是做的很好,尤其是对于疫情期间,我们出门都需要带上口罩,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生活手机解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苹果使用者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一开始的苹果人脸解锁是失败的,但是后面慢慢就成功了,但是对于安卓手机就做不到的,这就是因为芯片的发展原因,苹果公司所用的是自己的cpu,也就是具有神经ai系统的芯片,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时间久了就会慢慢知道我们的脸部数据,所以在3D人脸识别方面当时确实很强,人们也会说用苹果x以上的系列,没有面容的手机就不是苹果手机,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在中国来说二手的苹果手机也是有很大市场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中国的华强北就知道了。

而那时候的安卓手机确实3D人脸识别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来看,确实进步了很多,基本每一个手机都已经用上了3D人脸识别,效果还有解锁识别都是很不错的,解决了很多bug,这也是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

小米手机11有人面识别功能吗?我觉得应该是有的。首先来说人脸识别功能是一个非常先进的一个金属小米手机肯定是不能放弃这个功能的。因为他从小米八开始就有人脸识别功能了,小米八的时候还是增加的红外的就是说晚上也可以的,然后才有了屏幕指纹的,这个功能。所以说红外的这个就取消了,因为他也粘前模的摄像头。之后那就开始试小米九小米是都是有人脸识别的所以说小米11肯定也是有人脸识别功能的。

众所周知,自2017年iPhoneX发布之后,苹果推出了刘海屏这个被人吐槽无数,却又异常经典的设计来。而国产机们也是一边说丑一边“抄”过来,也是很让人无语。

当然为何苹果要做成刘海,是因为里面有3D结构光技术,即Face ID,元器太多,只有放到刘海中了,而有些国产机明明没结构光技术,也是抄刘海就让人无语了。

当然,在iPhoneX推出结构光技术之后,有些国产机也跟进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以及华为Mate20 Pro版本,都有3D结构光技术,并且和苹果的相比也不会逊色多少。

但我们后面看到,苹果在全系产品都放弃了指纹,全部改用Face ID技术,并且消费者普遍都认为强过指纹,但像华为、小米在后续的机型就基本就没怎么推进结构光技术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首先是成本问题,苹果手机售价高,利润高,而人脸识别组件蛮贵的,苹果也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利润。而国产机售价低,追求性价比,利润低,加了高成本的东西进去,提价不好卖,不提价要亏本,所以很尴尬,最后发现其他的安卓机都没怎么普及,也就放弃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态,苹果因为有着AppStore,各APP都可以马上支持FaceID技术。而安卓机应用市场众多,大家技术也不统一,结构光技术实现方式也不一样,APP也没法去支持,所以手机厂商花大成本搞出来的东西,实际就用于解锁手机,大材小用,浪费了。

所以像华为、小米这些厂商试验了后,觉得这玩意在苹果机上是实用,在安卓机上真只是噱头之后,就放弃了。

3D结构化照明技术的识别速度和效率还不错,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但问题是需要相对较大的空间和结构模块,无法与整个屏幕匹配,但是整体Android阵营是在全面追逐屏幕时代存在三重结构化照明它正在降低并逐渐变化。

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苹果强大的iOS生态系统允许应用程序供应商尽快从指纹转换为面部ID,因此这种面部识别确实有意义。对于各种解锁,登录和付款,面部将直接替换您的指纹,非常方便。 Android应用市场很多,每个人的技术都不统一,结构化照明技术的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而APP无法支持这一点,因此消耗手机制造商的高昂代价实际上是用来解锁手机。

Android生态系统未集成,每个人的面部识别技术均未集成,界面也未集成,因此第三方应用程序无法使用面部识别将其应用于任何手机以进行登录,解锁和付款。当然,屏幕下指纹识别技术仍需要改进,在某些高端机型中,3D人脸识别仍然没有被放弃,并且它也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在商务手机领域。

还有就是具有昂贵的面部识别组件的家用机器很尴尬,因为它们不易以低价出售,成本效益,低利润,增加了高成本商品,提价且不提高价格。 Android机器并不流行,所以便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