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小米集团该如何估值?

新手学堂014

2021-09-09 小米集团该如何估值?,第1张

2021年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如是说:自从小米上市后,雷军曾表示,本以为上市破发只是短暂的现象,股价会不断上涨,但没想到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的股价表现都不如人意,不仅没有市值翻倍,更是一度破发,颇为狼狈。到了2019年底,小米股价一度跌倒828港元/股。所有人都非常悲观,还有人预测,股价会跌穿4港元。雷军回忆说,当时一位投资者怒气冲冲地找到了他,把小米的品牌战略和产品批得一无是处,雷军等众高管就像小学生一样“大气不敢出”,只能任由这位投资者数落,雷军表示自己的衬衣都被汗水打湿了,事后甚至已经彻底绝望。

市场上也有人在提问,为何小米手机销量一路上涨,但股价却涨不起来。

很多人都在解释,譬如: 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后,牌桌上还有荣耀、VIVO、OPPO的竞争。小米在低价手机方面有优势,但是高端机占比小,等等等等。

今年以来管理层动作频繁,从3月份官宣造车,到一路参股产业链公司,从全资收购深动科技到挖来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但小米集团的股价还是在25附近调整,今天更是一度往23去,据年初被美国列为军事清单的21仅一步之遥。

很多朋友问我究竟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市场是当下的,而我们在当下的市场下,又容易被市场左右,将所有的情绪无限放大,我们反过来来看,小米集团于今年1月份达到高点以来,调整了9个月,幅度也不过28%,多吗?也不多,时间长吗?貌似也不长。不是幡动,是心动。

对于小米的估值,市场上也不知道如何估值,只能按照当季的季报,按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分布来估值,但随着战略的纵深推进市场也会逐步理解雷军口中的"手机AIOT"战略。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一句话,相对于你们一家公司买一点,和我敢重仓一家公司,对于公司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今天我还是这么说,take it easy,正确的方向缺的仅仅是时间。

最大股东是雷军

小米的股份构成就需要从小米的创业历史开始了

小米号称八大创始人,其中的七位:雷军、林斌(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光平(原摩托罗拉中心高级总监,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黎万强(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黄江吉(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另外一个人是王川,多看创始人,也是雷军天使的项目,专注于改良Kindle的阅读系统,创立多看之前开发了一套被国内大部分KTV采用的点播系统,所以对于开发Linux系统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时候就着手开发电视盒子——小米盒子的雏形。 

小米在2010年创立时,规模是含7位合伙人的14人团队,就是“上梁山喝小米粥”的14个人。王川是后来被小米收购成为合伙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团队扁平化的思路,团队仅为三层:合伙人、核心管理层及基层员工。

因为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只能根据坊间传闻及行业惯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军的股份在40%左右,其余的合伙人在5%左右,留给员工的期权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军的股份是其余任何一位合伙人的5-10倍之间,甚至超过其余合伙人的总和。

创立小米时,雷军的身家在几十亿人民币左右,远超其余所有人的总和,是其余任何一个合伙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为雷军在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不仅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半创业人(做过金山的CEO),还是成功的创业人(和陈年一起倒腾了卓越并成功在2004年卖给Amazon,估价为7500万美元),还是成功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估值曾高达30亿美元的凡客,后来上市的YY和猎豹等等,以及若干没上市的明星项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已。虽说创业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资人的眼中,间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创业者的身家有关系,身家越高,投资人愿意赌你。

小米作为互联网初创企业是没有天使投资人的,因为雷军本人就是,他也参与了后续融资。在小米创业时,其它合伙人的资产加一起可能只有雷军的百分之几。雷军既出钱又亲自出任创始人CEO当然股份占比很高。

扩展资料:

小米的成绩

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2015年售出手机超过7000万台,2017年Q2季度出货量2316万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机9240万台 。2018年售出手机超过12亿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别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来自全球其他地区,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长。相比于小米 2016 年 91 亿元的海外市场收入,2017 年达到了 321 亿元。 

2017年,小米集团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5%,与全球收入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长速度计算,小米在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机销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创造了974%的增长,中国区的增长是576%。 

IDC 数据显示,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在西欧地区的出货量为 621 万台,成为西欧地区销量排名第六的手机品牌。小米在希腊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 24%,超过苹果和三星排名第一。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场份额为 12%,排名第四。

2018年7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小米排名第十。 

2018年9月20日,小米集团的精准扶贫残疾人,共圆美丽中国梦项目荣获2018年第三届“CSR中国教育奖”CSR China TOP 100以及最佳社会贡献奖。

2018年10月9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8旗舰系列取得了发布4个月出货量超过600万台的成绩。

2018年10月25日,小米宣布提前完成2018年1亿部手机的全年出货目标。 

2019年1月31日,IDC发布了2018年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小米2018年出货量12亿台以上,占比87%,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厂商第二,逆势上扬322%。 

  昨天小米科技宣布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成功融资216亿美元。随后CEO雷军表示:小米手机此轮估值40亿美元!这不免令人惊讶,虽然此前坊间也流传小米估值高达几十亿美元,但这是雷军第一次官方宣布,再联想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手机营销战、口水战等等,不免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小米真的这么值钱

  40亿美元估值根据什么而来

  40亿美元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没办法直接告诉你,但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个比较:目前黑莓市值47亿美元,诺基亚市值81亿美元,摩托罗拉移动市值121亿美元,奇虎360市值21亿美元(截至美国东部时间6月26日23:26分数据),也就是说小米现在跟黑莓差不多,是诺基亚的一半,摩托罗拉移动的三分之一,是360的两倍!

  再看看那些互联网公司市值:

  新浪34亿美元

  分众29亿美元

  优酷24亿美元

  携程237亿美元

  奇虎2042亿美元

  人人1793亿美元

  搜狐1527亿美元

  展讯通信802亿美元。

  如果雷军说的是真实的(小米被估值40亿美元是周鸿祎率先披露出来的),那么小米的成绩可真是太成功了,不要忘了,小米目前才两岁(小米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

  我们不妨来看看小米的简单履历:

  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宣布成立;

  2010年底,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估值25亿美元左右;

  2011年8月16日,第一款小米手机发布;

  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

  2012年5月15日,小米手机青春版发布;

  202年6月26日,雷军宣布完成216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40亿美元;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小米过去两年很出色,但是否真的值这么多,小米官方给出的答案是:小米科技融资文件称,小米手机今年将卖出300万部至500万部,每部利润为七、八百元,总利润25亿人民币,按10倍作价,小米手机市值250亿人民币,折合40亿美元。我们无从知晓数据的真实与否,但小米的数据是漂亮的,起码在国内营销上很出色,而且雷军昨天也首次承认小米盈利,“小米手机在销售量超过30万台之后,就已经实现扭亏并开始盈利。今年二季度实现商业利润超过10%。”

  微博上,小米手机的利润多少,估值是多少,都引起了广大的争议。后面这个问题,率先披露这个事实的是周鸿祎,从此不难看出,小米确实值这么多。

  小米手机成本口水战:究竟成本价多少

  雷军说小米手机刚开始盈利。但周鸿祎一直在给他和小米算账:“多数人不办公司不看报表,雷军偷换几个概念:1把公司运营成本计入手机成本2用税后净利取代税前毛利,小米每台赚800是指税前毛利3把很多极低成本如万分之几的印花税也罗列4海关的税可做增值税抵扣,交毛利而不是售价的17%。5回避手机硬成本只有1000,按雷军算法毛利也超过800,税后利润600”。

  雷军在微博上回应称:“周总为了商业目的指责小米暴利,造谣小米每台赚了800元甚至1000元。 关于小米成本,我们签署了供应商的保密协议,没有办法回答成本的细节。 但大家可以看看手机成本的构成,就了解了。 比如:仅17%的增值税就是290元(进口无抵扣),加海关税、附加税和印花税等,还有高通专利费,合计就已经400元了”。

  到底小米成本价多少,为此小米和雷军在6月26日下午还特意召开了媒体沟通会进行解释。但这场口水战暂时不会停休,也不会有个结果。而一场围绕小米融资文件和市值的战争又将开始。

  雷军:移动帝国雏形

  投资了卓越网、凡客诚品、U视、多玩等互联网公司,曾经自诩天使投资人的雷军此前被媒体捧上了天,而雷军也沾沾自喜,在对乔布斯“大不敬”被攻击之后,虽然收敛了许多,但却将小米比作腾讯。当然时常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遭到炮轰也就在正常不过了。网易CEO丁磊最近就表示,雷军的小米手机是伪操作系统,他并没有核心的引擎,就好比去买辆吉利回来,改装成BMW(宝马)。

  但不可否认,小米和雷军塑造的版图是令人羡慕的。小米公司去年10月才开始销售其第一款手机,截止2012年6月12日,小米手机今年来的销量已突破300万台,全年500万台已无悬念。而从上面小米的发展履历来看,雷军也值得骄傲。此外,小米手机在操作系统,社交网络方面都有让人学习的地方,雷军的移动帝国似乎已经初步建立。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小米公司都演绎了一个成功的神话。小米独具特色的互联网手机模式也引来了众多仿效。2012年,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手机市场的一年。百度、360、网易、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致力于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曾经一马当先的小米手机正面临着来自追随者的激烈竞争。更为可怕的是,这些追随者似乎都不约而同使用了价格杀手锏。所以,小米,还没有完成统治者的华丽转身。

6月5日,小米斥资2亿元,成立了一家创投公司。时隔15年,雷军的投资人身份或将再次活跃起来。

以创业的方式做投资2004年,雷军忍痛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手握卓越网换来的750万美元,他有些迷茫。经过长久的思考,他决定拿这笔钱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既然自己的创业梦想受挫了,那不如试着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于是,雷军做起了天使投资。当时,天使投资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名词,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成功率不足10%。投什么好呢?雷军有一句名言,创业要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他认为未来10年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于是拎着一麻袋现金看谁在做移动互联网,第一名不干找第二名,第二名不干找第三名。雷军投资有个特点,不在乎公司大小。有10多家他投资的公司都是从零开始,甚至有的企业名字都是他起的。2006年,UCweb只有十几个人,连房租都交不起,眼看就要倒闭了,雷军伸手拉了一把,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占股10%。他说:“这家公司今后的估值一定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2012年,UC浏览器估值已达3亿美元。2014年,阿里巴巴以4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UC浏览器。雷军当年的投资直接增值上千倍。著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表示,他最欣赏的天使投资人就是雷军:“他喜欢以创业的方式来做投资,有时脑袋中有个点子,就开始和朋友一起探讨,然后找投资,一步步把公司创立起来。”雷军也因此成为了“董事长专业户”。许多初创公司鲜为人知,直到二三轮融资时,人们才发现雷军的身影。

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倍今年4月25日,电子支付运营商拉卡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过200亿,被称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随后,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在微博上晒出一块千足金金砖——雷军送的。孙陶然说,雷军和兄弟们约定了,谁做出一个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他就送一块一公斤的金砖。

UC浏览器董事长俞永福有一块,欢聚时代(前身为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也有一块。雷军如此豪气,正因为不差钱。他曾说自己投资可变现的资产是一个天文数字。拉卡拉是雷军的第一个天使投资项目,他投资了50万美元。14年后,雷军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高达900倍。同样,雷军2005年投资了欢聚时代100万美元。7年后,欢聚时代在美国上市,以开盘价计算,雷军获得112倍的账面回报,所持股票价值上亿美元。

据铅笔道统计,从2004年开始至今,雷军个人共有32个天使投资项目,其中有2个公司上市,3个登陆新三板,2个被小米并购,1个被阿里收购,还有9个项目走到了C轮及以后。由此看来,雷军无疑是一名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身后庞大的投资王国小米成立后,雷军开始专注自己的创业梦想,天使投资人的标签逐渐淡化。2011年,雷军成立顺为资本,持股51%。虽然投资行为由此从个人转向组织,但实际上,仍是雷军在做决策。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达来曾对媒体表示,顺为投委会每次会议雷军都会参加,所有项目要亲自看、亲自决定。顺为资本也遵循着雷军以创业做投资的风格。许达来表示,顺为是中国最接近孵化器体制的VC,“我们可以创造项目,一起想创业主意,然后找人来干。”

据不完全统计,顺为资本共完成300余起投资,其中有9家企业去年成功上市,包括51talk、趣头条、蔚来汽车、爱奇艺等明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