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C在配置性能各方面怎么样?

新手学堂018

小米4C在配置性能各方面怎么样?,第1张

答案:小米手机系列中,小米4C被小米官网称为安卓小王子。源于其5寸的屏幕。相比于现在流行的55寸屏幕来说,在握持感方面确实是相对比较适中。不大也不太小。尤其是其搭载了高通骁龙808处理器,Adreno415图形处理器,4G双卡双待全网通,1300万/500万像素前后摄像头,全高清屏幕,价格1299/1499元(标准/高配),将原来骁龙8系CPU的主机拉底到一个较低的价格,很多消费者都在关注这款产品。

小米4C详细配置对比参数对比-ZOL中关村在线

http://detailzolcomcn/ProductComp_param_399550html

详细配置和整体参数对比这边都有,可以综合参考下。

小米4C采用了高通808的处理器,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都不错,性价比在1500元以下的价位里面很好。

小米4C在配置,性能,流畅度,性价比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不过该机型还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依然采用塑料材质机身,并没有加入时下留下的指纹功能

小米4C采用5英寸1080p屏幕,搭载骁龙808六核处理器,配置与小米4i相比更加强大。

更多详情可登录官网了解。

屏幕和cpu还不错

有部分网友还是怀疑小米用廉价天马屏替代高价的夏普屏幕。发布会上,雷军特别澄清,小米4c配备的5英寸1080P屏幕由夏普/友达/LG定制(确定不是天马屏)。相比传统屏幕,这款屏幕是用超薄材料定制,比普通屏幕薄20%,成本贵约90%,而媒体同仁们经检查底层代码之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骁龙808是小米4c最大的绝招,价格是老罗坚果手机里面那块骁龙615的三倍。由于采用了双核A57+四核A53内核的架构,和骁龙810不相上下,基本上2015年和2016年性能不过时。

2、边缘触控

一项被小米称为“黑科技”的功能,和苹果的3D touch相似,用于拓展手机屏幕的触控功能。这项功能目前有两种试用方法:一种是全局返回,省得大拇指移到手机右下角;一种是拍照,也是更适合单手操作。轻拍两下手机边缘,即可快速返回原界面;另外当你在拍照的时候,轻触手机边缘即可启动快门拍照。

其实这样的设计技术含量并不高,也就类似于老罗的锤子Rome在安卓上的再开发。但是这项功能还是相当实用的,简化了手指的操作步骤,对“单手党”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3、双卡双待

现在的全网通手机还是有个痛点,当电信卡和移动卡或联通卡合用,则电信卡必须设为主卡上4G网络,移动卡或联通卡只能上2G网。问题来了,如果电信卡上的流量用尽,而联通卡剩余流量很多,宝贵的流量岂不浪费了?小米4c不分卡1和卡2也不分主卡副卡,并且电信卡与移动联通卡同时使用时,都可以上4G网络。

缺点

1、红外操控

小米4c宣称自带红外功能,可以用来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雷布斯还将小米4c的红外遥控功能集成电视节目单、语音搜索等,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查看电视节目与预告。小编想说,20年前的电视上面已经拥有红外遥控,10年前的智能手机就能利用红外传送音乐和文本,小米4c把一个古董技术搬出来是否有点愚弄消费者之嫌?

2、高铁模式

大家都知道手机上有飞行模式、勿扰模式……现在小米4c又给我们带来了“高铁模式”。小米称该模式可以自动调整手机信号发射,补偿高速移动带来的信号失真。雷军更是给出准确的数据结果:断网降低约85%,基站切换失败降低约90%,下载速度提升约20%。

事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据专业人士披露,多普勒效应与快速过区切换是两大问题造成高铁上信号不佳,高铁通常依靠扩大重叠区和基站协同技术来解决问题,这就涉及到手机信号发射塔。小米单单在手机端发力,并不能解决问题。

3、双击唤醒

双击唤醒的原理非常简单,在关闭显示屏时保持触摸屏通电,所以这也让双击唤醒屏幕成为目前智能手机上几乎最方便、成本最低的解锁方式之一。

  小米4那样“一块钢板的旅行”,没有了像小米Note那样“双面玻璃的华贵”,小米4c以一种更加朴实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和“机皇”小米Note相比,“安卓小王子”这个名号确实贴切。

  小米4c本次主打手感,官方的标语就叫做“爱不释手”。同样为5英寸屏幕的产品,和之前的小米4相比,小米4c少了那份金属的厚重感,上手感觉非常轻,并且圆润的机身设计和亚光处理的后壳的确摸起来很舒服。

  此次小米4c则一口气推出了5个配色,这和苹果发布iPhone 5c是如出一辙,而这个c就是Color(色彩)的意思。多彩+年轻化是此次小米4c的推广策略,它应该是除红米系列以外小米手机首发配色最多的一个机型。

  50英寸屏幕、骁龙808处理器、双卡双待全网通,再加上1299元的配置,这样的手机可以说是“万金油”,定位高于红米,却又是小米系列中最便宜的一款,很好地补足了红米与小米4之间的空档。对于不喜欢大屏并且对性能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小米4c则是不错的选择。

  乍一看小米4c和之前的4i在外观方面没有什么区别,而仔细端详之后却发现了不同之处。首先小米4c延续了小米4的“红外遥控器”功能,雷军在小米4c的沟通会上就表示过,数据调查有超过90%的用户都用过小米4的红外遥控功能,并且不少人还会经常使用,所以在小米4c上把这项功能保留了下来。和小米4i相比,小米4c在机身顶端配置了一个红外接口。

  在机身底部小米4c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小米4c是小米手机产品中第一款采用Type-C接口的机型,这也标志着小米开始步入Type-C时代,而之前的小米4i还沿用了MicroUSB接口,由于接口类型不同,两者在底部的开口形状也有所区别。

  Type-C接口拥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并且不分正反面,目前已经有很多其他品牌产品采用这个接口类型。据雷军介绍,后续小米系列机型都将会采用Type-C接口。

  引入“黑科技” 边缘触控怎么玩?

  如果外观上的改动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小米4c在应用功能上却有一个大更新,那就是“边缘触控”功能。小米4c在机身的两个边缘设计了一对感应装置,用户手指一碰就会触发感应,可以看到在MIUI的界面中增加了“边缘触控”功能选项,用户可以这里进行相应设置。

  通过设置选项中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机身两边的大部分区域都可以支持感应,基本上覆盖了用户单手握持时所能够触及到的面积。目前这个特性支持的功能有“全局返回”和拍照,这也是目前用户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操作,可以说满足了用户的刚性需求。

  通常安卓手机的返回键都会被设计在机身下方位置,用户要按到它每次都需要大拇指“长途跋涉”从机身侧边移动到斜下方才行,每次都要用力并且艰难的才能触及到那个返回键,而有了边缘触控功功能,拇指的移动距离从3cm左右减少到了毫米级别,即省时又省力。

  通过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该功能,边缘触摸避免了拇指肌肉和关节一次又一次的扭曲,几毫米距离的轻触就可以轻松搞定,用了两次之后笔者已经离不开这个功能了。不过这个功能也不是十全十美,边缘触控感应的准确率并不是100%,有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和触控位置有偏差而感应失败,经过实际测试准确率大约在75%左右,其实这个几率还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