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新手学堂09

外国人用什么牌子的手机?,第1张

手机不仅仅只是我们中国人天天在用,外国人也是一样的啊,全世界的人都是非常需要手机的,而手机品牌国内和国外的就很多了,比如华为、小米、苹果、三星等等,而国内使用最多的就是华为与小米了,国外其实都用三星,小米,苹果这三个牌子的手机多,我们来分析下。

首先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小米,为中国的手机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小米还没有开始之前,中国的手机都卖得很会,但是性能确实不咋的,便宜的手机就是经常电视上看到的山寨手机,看起来不错,用起来性能简直让你想把手机给砸了,而小米的出现抱着性价比的态度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手机,而且价钱直接下去,所以一开始有很多人说“是小米让我们老百姓都用得起智能手机”,而小米可不仅是国内用户多,在印度最畅销的手机就是小米手机,在韩国啥的也有不少人用小米手机。

而韩国用的最多的就是三星手机了,毕竟三星集团在韩国那绝对是最强的存在,甚至有说法“在韩国,得罪那个公司都不要得罪三星公司”,三星公司也是全球唯一几家可以制作得出内存颗粒的公司,本身还有质量排行榜前三的屏幕,确实很强大,就是手机卖得挺贵。

最后就是苹果了,这才是外国用的最多的手机,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真的是出门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用的都是苹果手机,当然国内也有不少用户喜欢用苹果手机,虽然价格贵,但是性能让人没话说,两年前的a13芯片,现在还是手机cpu排行榜老大呢,单核性能甚至比高通骁龙865还要强出百分之40,实在让人找不到什么话说。

第一,小米作为国内最早成功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其最初几年的市场策略应该并且事实上也主要是放在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巩固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市场的成败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中场战事之前,并不应该过多关注海外市场,特别是对小米这种需要做好供应链整合并补齐技术短板的企业,更是如此。

第二,基于小米的品牌与价格定位而言,小米的利润空间决定了其无法为手机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因此,小米的海外战略选取的是一种很讨巧的方法,踩的都是灰色地带。既选人口大国,也选地缘相近,最后选经济水平不高。于是,印度、印尼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就成为小米手机海外开拓的第一梯队。毕竟,印度的人口几乎就相当于2个欧盟,印尼的人口总量已经可以接近美国,如果能掌握这两大市场,不仅远胜于攻下了整个欧美市场,小米也完全可以依靠“物美价廉”再造一个它最早在中国实现的“小米神话”。所以,小米的两任全球副总裁都来自印度也不足为奇了,而印度也成为小米的第二大市场。

第三,小米较为倚重线上的销售模式,并不适合欧洲电子产品消费的特点。欧洲消费者更信任线下实体渠道,这恰恰是小米早期所不愿意和不具备的,同时,欧洲人对手机质量要求严苛,注重售后服务,换机率低且会选择返修。唯一,对于小米利好的消费心理,可能是欧洲人对中低端价位手机的热衷。

第四,也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就是小米的团队文化和合伙人结构,部分缺乏海外布局的先天意识与能力。作为创始人的雷军本身属于典型的中国商业精英,“Are you ok”的雷氏英语之外,此前,雷军一手创立的企业都没怎么出过海,卓越还没走出去就被收购了,金山也没有。而其它几位合伙人虽然具有跨国企业的经历,但主要从业过程还是在中国。更重要的是,小米的合伙人之前多数是做IT软件出身,软件的特点决定了这些人并不需要过多接触和建立渠道、供应链关系,这或主动或被动地影响了小米最早的销售模式选择,也意味着小米不仅在国内渠道关系薄弱,在国外更无渠道基础。而反之,华为的通信设备业务已经在欧美深耕多年,渠道的借用十分简单;OV有步步高的海外渠道做基础;甚至一加之所以敢于预先进入海外市场,也与刘作虎早年在美国力推oppo蓝光机并接手oppo全球营销系统有关系。海外硬件供应链、销售链的积累和沉淀,是小米一块隐形的短板。

小米笔记本定位人群绝对没有外国人!!!因为他们定制win10,英文状态不可用,售后给我回答无法通过重装系统达到英文界面,并且亲测启动盘不识别,小米这笔记本是真心是不出国啊!!!

尼玛,老公给歪果仁推荐了小米本,买回来客服说你们重装一下系统就好了啊,折腾折腾过了七天退款期,尼玛歪果仁没法用了,就砸自己手里了,我的5k大洋(我老公的钱就是我的钱)啊,小米建立在我心中的信任瞬间崩塌!既然你都做笔记本了,并且你装的是windows系统,又不是OX系统,干嘛还不识别启动盘???电源插口换到右边这种我就不吐槽了。

强烈不建议:程序员,你还是别用此本开发了,因为小米改了界面,并且也不清楚还改了其他东西,小米又不明说,配置神马的出问题很难调,这种风险自己掂量

在刚出来那会,真是技惊四座,后来虽然游戏本稍微差一些还死贵,但也是有很大群体关注的,就这么好的开场,以为后边会再接再厉,谁知道后边直接摆烂,万年不换的模板,竞品已经在搞性价比了,小米笔记本竟然还是原封不动,原有的问题一点也不解决,游戏本在刚开始价钱配置接近第一梯队的定位,到现在比一线笔记本还贵的地步。然后红米出了一大堆笔记本还有游戏本,反应平平,看评测都属于不推荐的产品。看小米笔记本一步步的往下走,还摆出一副死猪的样子摆烂,真是可惜

更大的问题是,可能是由于手机业务的竞争压力,小米在2018年大幅缩减了笔记本业务的补贴力度,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小米笔记本Pro很少再回到4999的促销价。这使得小米在产品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直接面对反应过来的一线厂商的“高性价比”新品的迎头痛击,而华为也在Matebook 13开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轻薄本路线,不仅砸钱补贴,也更注重产品特色和差异化(比如3:2的屏幕和4000元以内的锐龙普及潮流)。而小米在品牌、市场份额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过早提出盈利目标,可能是造成这小米笔记本产品竞争力不佳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华为笔记本业务的战略就比较清晰,轻薄本站稳脚跟后才大力推广Matebook D这样的追求利润的产品线。

  小米贷款只可以选择3期、6期、12期,并没有24期的选项。同时小米贷款的额度在100-30万之间,系统会根据用户的综合信用情况来评估贷款额度,信用资质越好,评估给出的贷款额度就会越高。根据反馈,大部分人的贷款额度在5000-5万之间。

 用户如果想借24期,可以先借12期,全部还清后再重新申请借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