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飞不死跟随刘备伐吴,那么夷陵之战可以扭转吗?

新手学堂012

如果张飞不死跟随刘备伐吴,那么夷陵之战可以扭转吗?,第1张

我认为即使张飞没有死依然不可能扭转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情况。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其实当时刘备面临的军队,将领能力非常强,本身对于蜀国军队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当时张飞如果与刘备继续作战的话也很难抵抗敌军的进攻。张飞因为喝醉酒打了他的下属引起了他下属的不满,所以当时他的下属就趁张飞在睡觉的时候把他杀死了。张飞的死可以说是一个偶然,但又是一个必然。因为张飞的性格非常直爽,但是为人比较鲁莽,所以早已与他的下属不和。张飞虽然有能力,但是却并没有能够带领军队征战沙场实在是令人遗憾。之所以说即使张飞没有死,依然不可能带领军队获得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1个就是张飞改变不了刘备排兵布阵的方式。要知道刘备当时之所以会在一定之战中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缺少一个为他出谋划策的人才。当时他的排兵布阵的方式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即使当时张飞活着带领军队与敌军进行作战的话,那么他的这个排兵布阵的方式依然是错的,所以并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效果。第2个原因就是张飞不是陆逊的对手。张飞当时武艺非常高强,论单打独斗的能力的话可以说整个三国能打得过他的武将非常少。虽然他的个人能力比较强,但是打仗的话不仅仅要看统帅的能力还要看整体士兵的能力。陆逊当时是一个非常善于谋划的人才,他对于战局的把握远远要比张飞和刘备好。可以说即使当时刘备带上诸葛亮的话,依然不会打赢陆逊的军队。即使当时张飞在夷陵之战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但是也依然改变不了战局。因为陆逊军队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强了,远非当时蜀国军队可以对抗的。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率领数万军队以替关羽复仇为名义,水陆并进。意在夺回荆州。结果在猇亭遇到东吴名将陆逊,两军对峙数月后

,以陆逊火烧连营,刘备逃到白帝城病死结束。蜀汉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更加衰弱。

那么,作为三国时代的老江湖刘备,为何会被出道不久的小年轻陆逊用火攻打败呢?真的仅仅是因为排兵布阵的失误么?我认为刘备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一,一意孤行,不能听从意见。

自从襄樊之战失败后,关羽被东吴斩首。蜀国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从私人感情上来说,刘备是很伤心的,因为正史上的刘备虽然没有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然而这三个人作为一起打江山的蜀国开国君臣之间友谊是很真切的。《三国志,关羽传》上称其:“恩若兄弟,抵足同塌而眠”。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关羽之死使刘备很是恼火,打算教训一下东吴,更主要的是荆州这个地方对蜀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北可进攻曹魏,东可遏制孙权。现在失去了,蜀国只能缩在益州,别说克服中原了,自保都够呛。

已经六十多岁的刘备此时冲动的,在怒火和贪功的心理作用下,他不顾蜀国此时国困民贫的现实情况,固执的发动对吴战争。蜀国的大臣们其实也是清醒的,如果蜀汉对吴发动战争,那便会被北方的曹魏坐收渔利。而且孙刘联盟一旦破裂,日后只能等着曹魏吞并。但刘备不考虑这些,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兴复汉室是他一辈子的梦想,他想早日看到这个目标实现。这才出现了匆忙称帝继而东征吴国的错误战略。这种情况下,但凡敢否定伐吴战略的,都受到惩罚。第一个撞枪口的是秦宓,他否定刘备的伐吴决定,然后就蹲监狱去了。然后赵云也劝说刘备,刘备一听,把他调到江州去了。刘备自任主帅,黄权觉得这样太冒险,愿意带兵伐吴,自我高估的刘备才不管这个,拒绝了黄权带兵的请求,把他调去带领另外一只军队去了。刘备命令张飞率军一起出征,并约定合兵地点。张飞还没出发就因为喝酒鞭挞下属被刺杀了。

此时的蜀汉名将凋零,能用的没几个了,诸葛亮又留守成都。于是这场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没有名将,没有智谋之士的情况下,由最高***刘备带队朝东吴杀来。

二,让水军上岸,平地结营。东吴先是向魏国称臣,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派年轻将领陆逊带军抵御蜀军。陆逊故意败退,把蜀军引到平地之上,双方在夷陵对峙。刘备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六十多岁的老江湖会被后起之秀陆逊打败。最开始,刘备埋伏了军队然后派人向陆逊挑战,不敢怎么骂阵,陆逊就是坚守不出。刘备很轻视陆逊,认为陆逊被吓破了胆,包括东吴方面的将领都觉得主帅陆逊是胆小鬼。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七八月,

刘备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让水军上岸加入陆军。这让陆逊看到了机会,他对手下将领说: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国志陆逊传》

刘备这个狡猾的老头子,军队刚来的时候,一心想进攻,此时我们是不能和他打的。现在已经那么久了,也没占到我们的便宜,兵老师疲,如今正是消灭他的时候。

1、全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解释: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3、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是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一心只为酬三顾 (三顾茅庐)

详细不?

夷陵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属“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代是楚国的西塞重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

西汉复置夷陵县。

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八月,东吴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史称夷陵之战。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

南北朝时代,宋、齐皆为夷陵县,梁称宜州,西魏改拓州,北周改硖州。隋改硖州为夷陵郡,领夷陵县。

唐武德四年平萧铣后置硖州,领夷陵,夷道,远安三县,唐天宝元年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复为硖州。

宋、元代为夷陵县。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

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置东湖县为附郭首邑。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县城及城郊划出设宜昌市。宜昌县隶属湖北省宜昌专区,县直机关仍设宜昌市内。1970年7月,因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县城迁至小溪塔。2001年7月28日,撤县建区,称宜昌市夷陵区。 宜昌古名夷陵。《史记·楚世家》载:“(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夷陵的命名当与其山川地理形势有关。应劭在《前汉书·地理志注》中记载:“夷陵在西北”,以为因夷山故名夷陵。夷山即今西陵山。又据清《东湖县志》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故名其地为夷陵。此说起于何代,出自何人,无可考。清顺治五年(1648)改“夷陵”为“彝陵”。

宜昌之名始见于晋。晋永宁元年(301年),分夷道(今枝城市)、恨山(今长阳县)之地设宜昌县,与夷陵、夷道、恨山同属宜都郡。隋废宜昌县。郦道元《水经注》上说“(宜昌) 县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与夷陵对界。”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宜昌府名。其寓意大约为“宜于昌盛”。

夷陵区(原宜昌县)古属荆州。据《通典》载,周代为楚国及夔国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置夷陵县,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建安十五年,蜀改宜都郡;郡治均在夷陵。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指南北朝北周)改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夷陵县,并改硖州为夷陵郡,郡治夷陵。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夷陵郡为硖州;天宝初,复改硖州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夷陵郡为硖州,领夷陵等县。州、郡治均在夷陵。

五代,硖州与荆、归二州同为南平国。北宋,硖州属荆湖北路,领夷陵等县。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州为峡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夷陵等县,路治夷陵。至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取峡州路,改峡州路为峡州府,省夷陵县。旋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湖广行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立东湖县为附郭首邑。 明代,全县改编为9里,亦称9乡,即:宣化、境上、新兴、新安、安福、仙受、东上、东西、西下。

清初,按完粮簿将全县改编为5乡38铺,后增为48铺,即:广仁乡,辖社林、深溪、大峰、小峰、三隅、楞演、樟村、高升8铺;乐义乡,辖东关、峰溪前、峰溪后、龙泉、双泉、大泉、天峰、北关、果园、袁家、雾渡11铺;崇礼乡,辖河西、桃茶、望州、石牌、三斗、。黄牛、三溪、乌石、五陇、磐石、龙门、纸坊前、纸坊后13铺;德智乡,辖南关、青草、蹇家、九溪、界岭前、界岭后、临江、西坝8铺;善信乡,辖周全、新兴、下坪、大溪、咸池、普溪、大旺(亦名大王)、院庄8铺。

同治三年(1864),划城区为12段:子字段,括县府路、星街、墨池巷;丑字段,括东岳庙街、南正街、艾家巷,寅字段,括大东门外正街、得胜街、萧家巷及周全铺;卯字段,括鼓楼街、中营街、东门正街及双堰塘附近一带;辰字段,括白衣庵街、所堂街及小北门顺城街、天后宫巷;巳字段,括学院街旧文庙坝、中书街附近一带;午字段,括大南门外正街、后街、正街至天官桥、滨南湖四周;未字段,括大北门内正街、二架牌坊及太平街附近一带;申字段,括天官牌坊、璞宝街及杨树松巷一带;酉字段,括镇川门、中水门外旧上下河街;戍字段,括西坝;亥字段,括大北门外正街、尚书巷、旧教军场附近各里巷。附郭北关、东关、南关、西坝、周全等铺裁并于城区。

光绪末年,全县改设为龙泉、青草、高升、云池、河西、望州、社林、新兴、黄牛、普溪、雾渡、黄柏、城区共13乡。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五年(1916)设团防,清代乡铺制改全县为13区团。民国十七年改为18区团,团下设保、甲、牌: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民国十九年并全县为5区团,14乡、25镇,139个联保,844保、8394甲。民国二十四年4月,全县设4区、6镇、27乡,即:第一区,辖中南镇、南大镇、北东镇、古城镇、姜孝乡、烟收乡、广化乡、土城乡、西峡乡、黄牛乡;第二区,辖盘青乡、峰溪乡、龙泉乡、高升前乡、高升后乡;第三区,辖新溪镇、普咸镇、社林乡、登云乡、新柏乡、罗泗乡、南院乡、果园乡、三溪乡、纸坊前乡、纸坊后乡、纸坊中乡;第四区,辖雾渡乡、秀水乡、河峰乡、大峰乡、楞演乡、黄柏乡。四区总辖794保、8243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设4区,4镇、31乡、20联保。民国三十年,非沦陷区缩编为3区、27乡镇、454保、6806甲。民国三十六年,县辖28个乡(镇)、353保、478甲。

1949年3月,宜昌县政府成立,设雾渡河、邓村坪(驻地太平溪)、莲沱溪、分乡场、晓曦塔、龙泉铺场、鸦鹊岭场、土门垭场、巴芒店、三斗坪10区,依次以1~10区数字称呼,区下设行政村和自然村。7月16日县城解放,全县设行政村258个。1949年7月,以宜昌县城及近郊葛洲坝、黄草坝、西坝共43平方千米设宜昌市,县区地域范围多次变动。 1951年3月,划第九区安安村、五龙村和第八区杨岔路入宜昌市。1951年11月,增设土城寺、南边、蛟龙寺为第十一、十二、十三区。1952年,划汉宜、东山两村和东山园林场入宜昌市。1952年9月,增设樟村坪为第十四区,同时将行政村改为260个乡。

1953年,秭归双红乡部分地方约133公顷划归宜昌县。1953年3月,根据湖北省政府“鄂民字第568号通知”,“区不作一级政权,一律称区公所”。1954年,划土门区鸡子山乡给宜都县。1955年2月,撤销龙泉、南边两区。1956年5月,全县并为7区,辖81乡、64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1月,在樟村坪设第八区。1958年9月,划艾家乡、点军乡全部,白洋乡的火光、联丰、旭光、万年、合益、联合,伍家乡的共前、共勤、共强,小溪塔乡的七社、八社、十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入宜昌市。到1960年,宜昌市留下白洋乡的火光、周家冲、大树湾、黑虎山、华农分校基地,伍家乡的共前、共勤、伍家林牧场、洋坝菜科所、水产大队,点军乡的五龙和市城建单位共40572公顷,其余退回宜昌县。

1958年10月1日,撤区,建立五一、鸦鹊岭、晓曦塔、分乡、大桥边、三斗坪、太平溪、邓村、莲沱、下堡坪、樟村坪、雾渡河12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下辖68个乡级管理区和5个镇委会、611个生产大队、3594个生产队。

1961年,划鸦鹊岭区的太和场共200公顷给宜都县。1961年4月26日,设雾渡河、樟坪、下堡坪、邓村、太平溪、三斗坪、莲沱、分乡、晓曦塔、鸦鹊岭、土门、桥边、土城13区,下辖76个人民公社、643个大队、4622个生产队。1968年1~9月,成立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划白洋公社的万年,沙河公社的唐家湾、石板、茶庵、望洲岗,伍家公社的共强,花艳公社的共联、共谊,点军公社的十里红、梅子溪、塘上、范家湖等大队以及莱科所、农科所入宜昌市。

1971年,划沙河乡的沙河、张家、前坪、后坪,白洋乡的旭光、联丰,花艳乡的共升、共和、共同、合益,点军乡的罗家、穆家店、郭家岭、李家河、内口河、紫阳、牛渣坪和柑桔场入宜昌市。

1975年,划艾家公社的谭家河入宜昌市。1975年11月17日撤区并社,全县设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邓村、太平溪、三斗坪、莲沱、柏木坪、晓峰、上洋、分乡、张家场、鸦鹊岭、土门、桥边、联棚、土城、罗家畈、小溪塔19个社(镇),下辖76个管理区、565个大队、4172个生产队。

1979年,划小溪塔镇的桃坪大队和碑垭大队第十生产队入宜昌市。1982年,划土门公社虎牙管理区的长江、虎牙、磨盘溪、高家、翟家、高湖、马宗岭大队共755公顷给枝江县。

1984年,划长岭乡、联棚乡和土门乡灵宝大队的8个生产队,车站大队的4个生产队,天台乡钟家畈大队的第八生产队,小溪塔镇碑垭大队入宜昌市。至此,宜昌县划给宜昌市计33004平方千米。

1984年2月,政社分开,恢复区、乡建制,全县设小溪塔、三斗坪两个县辖镇和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晓峰、分乡、邓村、太平溪、莲沱、桥边、土城、龙泉、鸦鹊岭、张家场13区,下辖6个乡级镇和樟村坪林场,64个乡,551个村民委员会、4139个村民小组。

1985年,增艾家为县辖镇,区(镇)增为16个,下辖52个乡,6个乡级镇,一个镇属林场,550个村,4130个村民小组。

1987年撤区并乡,全县设小溪塔、樟村坪、雾渡河、分乡、太平溪、三斗坪、乐天溪、龙泉、艾家、桥边、鸦鹊岭11镇和殷家坪、下堡坪、栗子坪、邓村、晓峰、上洋、黄花、柏木坪、土城9乡,辖547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4112个村民小组。

1991年,全县辖11个镇、9个乡:小溪塔镇、艾家镇、樟村坪镇、雾渡河镇、分乡镇、太平溪镇、三斗坪镇、桥边镇、鸦鹊岭镇、乐天溪镇、龙泉镇、殷家坪乡、下堡坪乡、栗子坪乡、上洋乡、邓村乡、小峰乡、黄花乡、金狮洞乡、土城乡。共545个村民委员会、4088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委员会、59个居民小组。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25208人,其中小溪塔镇 137179人、樟村坪镇 17717人、务渡河镇 29803人、分乡镇 39025人、太平溪镇 28959人、三斗坪镇 35609人、乐天溪镇 39425人、龙泉镇 50612人、艾家镇 8212人、桥边镇 26920人、鸦鹊岭镇 57358人、殷家坪乡 8391人、下堡坪乡 13887人、栗子坪乡 10085人、邓村乡 28453人、晓峰乡 18345人、上洋乡 9205人、黄花乡 15010人、金狮洞乡 7462人、土城乡 24571人、三峡坝区虚拟镇 18980人。

2001年7月,宜昌县改为宜昌市夷陵区。2001年7月28日将艾家镇、桥边镇、土城乡划给宜昌市点军区管辖。

三国中的夷陵在宜昌

夷陵区,隶属湖北省宜昌市,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长江西陵峡两岸,东邻远安县、当阳市,东南接枝江市,南邻伍家岗区、西陵区、点军区,西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北抵兴山县、襄阳市保康县,总面积343899平方千米。2021年,夷陵区户籍总人口5247万人,常住人口5590万人。截至2021年10月,夷陵区下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区政府驻小溪塔街道夷兴大街49号。《前汉书·地理志注》载:“夷陵在西北”,以为因夷山故名夷陵。清《东湖县志》载: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其地为夷陵。秦,置巫县。1949年7月,以宜昌县城及近郊葛洲坝、黄草坝、西坝等地,设宜昌市。2001年,撤销宜昌县,设立宜昌市夷陵区。2021年,夷陵区地区生产总值67108亿元,增长1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2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94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2:37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