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腾讯公司既然已经有了QQ,为什么还要推出微信呢?它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多品牌效应?

新手学堂011

“既生瑜,何生亮。”腾讯公司既然已经有了QQ,为什么还要推出微信呢?它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多品牌效应?,第1张

腾讯公司在有了手机版扣扣之后再推出微信主要是两个原因:

1、对电脑不太熟悉的人一般会误以为扣扣是小孩玩的(事实上很多大型企业使用扣扣群进行工作),推出具有“朋友圈分享”等功能的微信可以用全新的形象登场。

2、微信重点开发一些功能,让不懂电脑的人也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通讯。

微信平台不仅完全改变了中国人在线交流和社交的方式,还改变了他们日常支付和消费的方式。微信已不再是一款应用。虽然微信的巨大成功更集中于中国的市场,但它创造出新类别的“消息即平台”概念。那么微信为什么会成长的如此迅速呢?

1、自我竞争微信基于移动端的消息应用,在最初并非腾讯的核心业务,但后来微信重塑了中国的消息服务。在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不断成长的重要性后,腾讯在2008年发布了移动版QQ,但总是优先PC体验的功能阻碍了这款应用的发展。

后来,腾讯在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QQ邮箱团队的一个小研发团队开发一款新移动应用,不惧它日后可能与公司其他产品所产生的竞争。

这个只有7名技术人员的团队,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了第一代微信。与2011年1月发布,最初仅仅是一款简单的消息和分享应用。这个精益专注的团队,很快便发布了对中国移动服务影响最为深远的产品。

微信并不是中国市场首款移动消息应用。当时还有已经拥有500万注册用户的米聊。因为激烈竞争,微信发布之初并未受到用户追捧。微信团队意识到为了让用户从短信等其它聊天解决方案转向微信,就必须提供文字消息以外的服务。

2011年5月,也就是在推出微信服务3个月后,微信又增加了语音消息功能,让用户能够发送短音频消息。使用语音消息是微信的战略之一,因为当时手机键盘输入汉字较为复杂,发送语音消息更直观,方便用户日常使用。因为微信是首款提供语音、短信和一体解决方案的产品,它的日下载量很快便达到5~6万次。

如今,移动版QQ依然活跃在市场上,并很好地满足了年轻用户群体的需求。腾讯主动致力于区分两个平台之间的用户体验:QQ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功能(如动画视频表情、面部美颜工具等);相应的,微信更专注于向用户提供日常生活的实用服务(如内容订阅和生活缴费等)。

2、为群体而生(“群体效应”)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一直坚定不移的围绕着“群体效应”开发产品。正因为如此,微信团队更关注一项功能如何被一群用户,而非单一用户使用的情况。这同样增加了使用率——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这些功能,其他用户也会跟上潮流。

通过使用“附近的人”这一功能,微信使用一种略微不同的方式让用户保持参与。通过应用,用户可以使用“附近的人”功能查询到周围同样在使用这一功能的微信用户。这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在平台上提升了他们的社区意识。该功能也帮助微信的日新增用户数量突破10万。

在发布“附近的人”功能后,微信还推出了微信与QQ账号的关联服务,让用户能够把QQ中的现有社交网络转移至微信。更为重要的是,微信只向同时使用两款产品的用户提供了这项功能,让用户可以为满足不同的需求而同时使用这两款应用。

这一做法极大的推动了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让微信注册用户数量在2011年6月达到5000万人。自此,微信取代米聊成为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的龙头。“摇一摇”功能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和加速计,让用户通过晃动手机随机寻找一位用户与其聊天。该功能有两个目的。

第一:让新用户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在微信上与他人建立联系,使用产品;第二,通过在线下世界创造关注元素,给微信带来了附带效益。

在2011年10月发布“摇一摇”后,该功能在发布的首月使用次数便突破1亿次。“摇一摇”功能作为创新性的成长战略,曾为微信扩大用户数量立下汗马功劳。另一项同样助力微信增长的“漂流瓶”功能,则让用户通过把虚拟瓶子扔向海中来随机交换信息。

2011年11月,在发布所有上述重要功能后,微信单日新增用户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万人。

3、从用户的内心渴求扩展功能张小龙热衷于用户表面行为背后的内在诉求,这也让微信常常推出的服务能够自然而然地符合用户需求。在发布的第二年,微信推出了分享功能“朋友圈”,能够在视觉上向私密的好友圈分享故事。微信朋友圈中只有共同的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的评论和“点赞”,“朋友的朋友”则无法看到。

在发布“朋友圈”功能之前,微信安排仅有10人的团队花费4个月时间开发出30种不同版本的“朋友圈”。这也展示出了微信产品迭代的效率。为了坚持不懈的专注于开发工作,微信也一直让产品开发团队保持精炼。虽然微信现在推出了一些新功能,但每一项核心产品功能其实和早期版本都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在“朋友圈”上线之初,许多微信用户主要是分享外部博客与新闻网站的内容。

微信团队渴望原创内容,让内容制造者与受众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个解决方案便是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于2012年,像Twitter一样让粉丝能够无缝“单方追随”,有效的“订阅”来自他们喜欢的名人内容。

不过与Twitter或是微博不同,名人能够向粉丝发送看上去就像是常规微信信息的文字、语音和视频更新,创造出一种个人和私有对话的感觉。虽然名人们在微博上已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追随者,微信的这项创意还是让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

名人微信公众账号的成功,让微信选择把此项功能向品牌和商家进行扩展。虽然频率有限,但这使得出版商能够直接向粉丝定期广播有价值的内容。微信公众账号同时也让用户能够与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来完成预订服务、客服、反馈、调查等一系列的事情。Twitter和微博被当作是商家的宣传和品牌推广工具,而微信公众账号成为了商家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

4、伟大的想法来自于解决自身的问题当微信月活跃访问用户达到3亿时,一个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后帮助自己管理团队发红包的简单功能,让微信用户迅速的翻了近一番。微信红包源自于腾讯的企业惯例:所有的管理层会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向员工和下属发放小额现金红包。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发放如此多的红包让高管们感到精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寻求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没人意识到这日后会成为微信红包的原型。

第一代微信红包由一个20人的团队在3周时间便开发完成。它最初在微信公众账号用户群体中进行内部测试,并很快就受到了欢迎。微信团队并不急于发布一款产品的多个不同版本,而是选择做自有产品的狂热用户。他们经常会在深夜作为单个“用户”使用产品,关注细节和查找漏洞。

在产品发布之前,他们还观察好友和家人使用它的情况。在2014年新年下午4点至深夜,超过500万用户使用了微信红包。如今的微信红包有若干个种类,其中包括随机金额和固定金额两种。随机金额红包的情况下,发放人每次可以在群里可发放人均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0元的红包,该红包可以被随机分为若干个。

这种红包类似于抽奖加上幸运签,可以算是“群体效应”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你不知道你打开红包的时候,会拿到多少钱,而抽到更多的钱则被视为是好运的代表。这个拼手气的游戏,让红包变成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有趣的社交游戏。这也是“群体效应”在实践中的另一个体现。

同时,因为红包可以在群组里发放,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收到红包,这项功能的使用率也随之上升。微信红包在2015年中国农历新年迎来实质性的增长,用户发送的红包数量超过10亿个。微信支付的初期增长是由亲密社交关系网络所推动——朋友和家人给彼此发红包,他们也愿意把银行账户与微信支付绑定在一起,以使用这项功能为彼此送上祝福。

在微信扩展支付功能,让用户可以向实体店商家通过微信付费之后,微信支付开始迅速发展。与滴滴出行的合作,则让微信支付网络进一步扩大。与滴滴出行的结盟,为微信开辟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现在用户能够通过微信完成支付水电费、电话费等一系列账单。

仅仅两年时间,微信便成为中国支付市场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截至2016年年底,腾讯已拥有6亿月活跃移动支付用户,日均交易量超过6亿笔。

5、在潜移默化中变现商业变现与用户增长并非相互排斥。微信早已为商业化做好了准备,甚至是使用它作为杠杆来改进整体产品体验。微信游戏为微信和腾讯整体团队的专业能力搭建起桥梁,携手合作让用户能够在微信平台上玩游戏。微信把游戏的社交元素带到了新的层次——用户可以和大家一起玩游戏。这种微妙的功能变化让游戏开发者和微信同时受益。

举例来说,腾讯推出的游戏《节奏大师》在发布一年后拥有70万日均访问用户,而加入微信游戏中心后,这款游戏的日均访问用户达到了1700万,增长20倍以上。此外,微信在2015年1月发布了朋友圈原生广告,它也是微信业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原生广告不是微信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它也没有限制微信的成长轨迹。为最小化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微信对每天用户朋友圈中的原生广告数量进行了限制。尽管微信控制了广告数量,并将互动局限在共同好友之间,投放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分享后带来二次传播达到180万次,广告点击率提升了5倍,并带动了用户注册量提升600%。

6、衡量你的价值,而非你应该怎样微信认为增长并不仅仅是用户量的增长。相反,微信认为增长在于增加价值,比如说增加每天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完成的事项。与其它的社交产品不同,微信并不仅仅衡量用户增长或是信息发送数量

。相反,它还专注于衡量产品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微信也设定了关键业绩指标,但通常只有各部门的负责人才需要关注这些数据。微信工程师们每天收到的信号则是“你是否为用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实现成为人们每天完成日常任务这一工具的目标,微信设定了用户好友数量的上限,能够看到的推广信息数量等等。微信团队认为,过于嘈杂可能会破坏微信的实用性。微信大力推广二维码作为线上线下的连接工具,直接推动中国O2O产业在2015年获得繁荣发展。

先前,用户如果要与一款品牌或服务建立关系,他必须在网上搜索或输入网址。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微博)曾表示,二维码可以实现过去PC很难做到的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标签。这从逻辑上能够解释微信为何选择首要推广二维码。二维码未在美国获得流行,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手机和社交应用不支持用户扫描二维码;第二,用户必须下载专属扫描应用,然后二维码将把他们导入移动网站,可以说要比简单地输入网址或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品牌更麻烦;第三,早期使用案例集中于低价值、营销相关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剩下垃圾信息。也就是说,尽管二维码是美国营销者的梦想,但它离实用性仍有太远的距离。

随着二维码被用户采用,微信又推出了“小程序”作为微信官方账户的延伸,使用户能够像使用网络浏览器一样更方便地访问服务。“小程序”是一款工具,让用户能够在微信内打开这些“应用”,而无需下载或安装任何应用。譬如本地的餐厅或商店,它们就不再需要设计自己的专属应用,而能够选择使用微信小程序。微信表示,这种对用户友好的流动会推动更高的购买转化率。与我们天天都使用的即时通讯相比,这些需求大多都基于低频的使用场景。

7、不玩收藏夹的功能微信的核心产品理念之一是它是一款坚持以实用为导向的“工具”,这对产品体验至关重要。绝大多数的产品经理专注于开发有“粘性”的功能和提高用户留存。不过张小龙担心,用户在一个功能上花太多的时间,可能会影响他做其它有需要的事情(比如说支付你的账单)。事实上,微信认为一款优质产品能够提升用户效率——让用户用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务并离开。

张小龙以谷歌(微博)为例:一旦用户在谷歌上找到正确的链接,谷歌就会把用户直接导向需要前往的网站。虽然用户浏览朋友圈内容的数据令人欣喜,但微信团队担心如果用户在朋友圈看到太多的营销内容,不仅会干扰用户,而且会减少微信的长期价值。

正因为如此,微信限制了朋友圈营销内容的数量。与之类似,微信还限制品牌和商家官方账号每天推送信息的数量。实际上,在微信上,用户甚至不会受到一个直接的订阅号推送提醒,而是在统一的折叠文件夹中看到所有订阅号内容,因为过多的推送提醒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虽然微信已拥有大量的功能和服务,但产品团队依旧保持了非常简洁的用户界面。微信应用只有4个Tab:微信、通讯录、发现和我。他们一直严格局限让微信应用只有4个Tab。因为他们发现每增加1个Tab,会让最左边Tab转化率下降20%至30%。

总结微信团队找到了保持团队活力,实现自我竞争,并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文化需求和强调群体互动的功能。更主要的是,他们一直致力于创建可以所有移动消费者都可以尽情使用的的简单工具。在这一点上,微信不仅仅是一款应用,它就是互联网。

微信主要是是针对手机端来开发的。QQ说实在的其实是找人家国外的软件来的,当然后来自己加上了很多功能。之于两者功能重复很正常因为是同类型软件,只是主要针对平台不同而已,而且也是同一间公司做出来的。再说现在是很多人用微信,但不等于就是抛弃QQ了,好像我就是两个都在用,而且微信是用手机号注册的,难道你网上识的好友也全把手机号给人家?微信的话主要还是和现实中认识的人用。

微信是2010年10月开始筹划启动,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应用程序。

微信是腾讯公司的即时通讯应用,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该团队曾成功开发过Foxmail、QQ邮箱等互联网项目。马化腾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首次上线,但仅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微信版本不断更新,功能更加完善,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4%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806亿。

扩展资料:

微信最新发展历程:

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

2018年4月1日起,支付宝、微信静态条码支付,每天限额500元。

2018年4月9日起,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港片区,江苏省工商局在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4市,同时启动“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并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服务。

2018年5月,为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优化微信外部链接体验,微信团队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相关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新规将于5月29日起正式生效。

2018年8月7日,微信为保证平台的健康运营,公众号后台的文章阅读数据将剔除机器等非自然阅读带来的虚假数据。

2018年9月30日,即日起至12月底,用户在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微信支付合作门店,使用微信支付消费成功,即可参与摇摇乐活动,有机会获得当笔免单或微信支付到店红包。

2018年11月30日起,微信和暂时下线漂流瓶服务,专项清理色情内容。

2019年1月7日,腾讯云副总裁陈平在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智联升级发布会上称,腾讯云将在2019年实现IPv6 in all,既全生态推进IPv6战略。

--微信

1、可能是因为APP自身的问题,删除微信重新下载试试。

2、也可能是微信版本于手机系统不能共存,可以更新最新版本的微信试试。

3、还有可能是微信在其他设备上登录,导致的微信自动退出。

4、自动退出的原因是因为你里面东西太多,每次读取要很大内存,所以,内存不够自动退出了。

微信流行的原因是:

1、聊天方便: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和文字,是一种聊天软件,支持多人群聊。

2、朋友圈内容丰富: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3、语音提醒及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告诉Ta提醒打电话或是查看邮件。

4、通讯录安全助手:开启后可上传手机通讯录至服务器,也可将之前上传的通讯录下载至手机。

5、QQ邮箱提醒:开启后可接收来自QQ邮件的邮件,收到邮件后可直接回复或转发。

微信的特点:

2020年12月,iOS端微信更新至7020版本,同时,个人资料页多了一项“微信豆”。2021年1月21日,微信更新至80版本。

2021年7月,在最新推出的808版本中,微信不仅可以同时登陆手机、PC、Mac设备,还增加了平板设备的同时登陆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平板设备在微信的使用逻辑中已经与手机和电脑处于平级,用户可以同时登陆的设备数量也达到了3台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