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三星堆”古墓的一些传说

新手学堂014

有谁知道“三星堆”古墓的一些传说,第1张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一:三星堆遗址居民属于哪个民族

关于堆里居住的是哪个民族,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多数专家都认同氐羌说,他们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三星堆的主要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古文苑》有:“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史籍记载“蚕丛纵目”,堆里二号坑出土的几件双眼球呈柱状外凸的青铜纵目人像,实力证明记载没错。《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纵目之人”死后多以石棺葬,后人沿习成风,形成了延续千年的石棺葬群。

未解之谜二: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文化在史书典籍中没有任何记载。清代《汉州志》有“三星泮月”之说,那只是对这一带地形环境的描写,被称作“汉州八景”之一,与历史文化没有一点关系。堆里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看着不像中国人倒像个“老外”。

未解之谜三:古都怎么消失的

从三星堆遗址的情况可以看出,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在商周之际突然废弃,废弃的原因目前主要有水患说、迁移说、亡国说、改朝换代说等。专家倾向于最后一种意见,并从遗物与史料结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指出在“商周之际或西周前期大约有一次杜宇取代鱼凫、强行改变三星堆文化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变革。

01古蜀国三星堆文化的发现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西平原北部的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三星堆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地有三个土堆,类似星形分布,所以当地称为三星堆,后来三个土堆被证实为残缺的部分城墙遗址。

02三星堆青铜面具

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

03

三星堆青铜立人、铜神树鸟

04三星堆青铜、金箔、玉、象牙

三星堆发现了青铜有青铜面具、纵目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树鸟、青铜尊其他青铜器类、金类包含金面罩、金虎、金叶、金鱼、金带等其他,玉类发现有玉琮、玉璧、玉环、玉戈、玉矛、玉剑、玉斧等其他,还发现有大量象牙。

05古蜀国信息

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变为蜀人。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从蚕丛氏称王开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的统治。约前11世纪,蜀国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为“牧誓八国”之一。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为帝,号望帝。杜宇在位时期,迁都郫邑,教民耕种,开疆拓土,使蜀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 约前7世纪,杜宇氏禅让于鳖灵,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从前451开始,秦蜀两国围绕南郑(汉中)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至前387年,蜀国最终夺回南郑。前367年,开明九世徙治成都,始立宗庙,复称蜀王。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国与巴国、苴国交战之际,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蜀王开明十二世战败被杀,古蜀国灭亡。为了区分后世以蜀为国号的政权,一般称先秦时期的蜀国为古蜀国。

06古蜀国生活

       古蜀国由蜀王和巫师集团、王公贵族与广大平民组成的社会,从三星堆遗址发现古蜀国在农业、畜牧养殖、渔猎、商贸、陶器制作、青铜器冶铸、玉石器和金器加工、蚕桑纺织、城墙玉房舍的修筑共同发展的文化、加上神秘的神权和祭祀给古蜀国更添加了一层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