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游戏中的“鄙视链”?

电脑教程014

如何看待游戏中的“鄙视链”?,第1张

主机这方面,大陆玩家经常玩网络 游戏 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基本没有接触过主机,玩家基数这么大,做个调查,打保票,10%的人就算知道三家的主机也是分不清哪个对哪个,主机党对于PC玩家的鄙视链基本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网游这方面,

玩星际的鄙视玩dota的,玩dota的鄙视玩lol的,玩lol的鄙视玩300英雄的;

玩cod的鄙视玩codol的,玩codol的和CSOL的共同鄙视玩cf;

…………

太多了就不列举了,总之谁门槛低,谁玩的人多,注定就是要被鄙视的。

说说我个人的感受,我算是我这一代比较早接触主机并且一直对任何 游戏 都抱有挺大热情的人。大学的时候,我玩bf,跟我室友说,“卧槽,你看看,这个特么才叫 游戏 啊,这物理效果,这个渲染balabala”,我室友扭头看了一眼回头就打他的cf去了;玩dota2的时候“卧槽,这特么才叫操作啊,这个才叫战术多样性balabala”同学扭头看了一眼又继续lol去了。其实我之前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有更精美的画面,更震撼的剧情,更有代入感的体验,却不愿意尝试一下更好的 游戏 。后来自己才渐渐懂了,大家的需求不同,在一起玩 游戏 就图个乐。cf有cf的优点,比如击杀的快感很强,英雄枪很酷很炫。lol也有lol的好,上手难度低,玩的时候压力也比较小,我自己也是cscfcodloldota战地什么的都玩,有过一个区队16个人一起玩cf,开yy公频在那喊,玩起来真的是相当开心。

其实 游戏 ,归根结底只是一种 娱乐 ,如果连玩个 游戏 都要鄙视来鄙视去,秀自己多有逼格,多有优越感,私以为真没这必要。

ps.这个,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强…我是lol,dota,cf,codol,炉石,什么都玩,基本同学平常玩什么,缺人了我顶上,不管玩什么都比较欢乐,平常的话和基友打打2k, 游戏 ,玩的开心就好。

感觉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仔细想想的确这种 游戏 的歧视链一直都存在的,而且我也经历过,小鲁班有个同事就是dataer每次跟小鲁班谈起moba类的 游戏 的时候,就有一种优越感,总觉得data比lol要高一等,无非就是觉得data操作要比lol困难, 游戏 细节要比lol高,data有正反补而lol没有,data可以卡树林视野而lol没有,data每个英雄的技能键都不一样,而lol都是qwer,他们好像觉得一个 游戏 设计的困难,上手难度高就是一件值得拿出来吹嘘的事情。

反正这种蜜汁优越感不知道从哪来来的,小鲁班data和lol都玩过,也没觉得有啥优越的,各个 游戏 有各个 游戏 的特色,这种蜜汁优越大概就像吃窝窝头的看不起吃馒头的,吃馒头的看不起吃窝窝头的

鄙视链其实就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 游戏 鄙视链亦是如此。

包括问题描述中的玩小 游戏 也被人怼,实际上就是那个人想告诉你“我比你优越,你得听我的”,这种不是鄙视链的事,这是情商低,非得把别人弄得不开心。

带有优越感自然会引发争吵,吵来吵去就变成了玩家大乱斗,都觉得自己玩的是最好的,人之常情。

PC玩家分支,三大妈“正版”

PC玩家分支,STEAM

主机玩家分支,微软

主机玩家分支,索尼

主机玩家分支,任天堂

至于吵架内容……看图。

你看这样多和谐,各种主机,旁边那个肝FGO,还有一位观众作为“云玩家”,我看他们挺开心的。

真正的玩家根本不在乎平台,也不在乎 游戏 大小,玩的开心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正确的对待方式是:我开心玩什么就玩什么,关你屁事?

其实我个人觉得 游戏 间真的没有必要存在歧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玩 游戏 的自由,不应该因为别人玩了什么 游戏 而歧视别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情商低的表现。

但就目前包括答主自己都会有那种心理在作祟,我是玩pc吃鸡的,每天看到朋友圈发的手游吃鸡的截图就会莫名的觉得好笑,因为那个手游吃鸡我也玩过,真的可玩性太少了,而且还充斥着各种小学生,玩了3把吃了两把鸡,唯一的优势也就在于移动端的便利这一点,但在可玩性上比pc的差的太多,可能也是因此原因才导致我对手游吃鸡的一个偏见进而把这种态度转移到了 游戏 玩家身上,我即使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这是感觉依然存在。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不知道大家的歧视是怎么产生的,欢迎讨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如高傲、固执、自我欣赏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上面这段话是我从百度百科抄过来的。其实“优越感”这种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当你非常相信你所喜好的事物优于别人喜好的事物时,自然你在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再极端一点你甚至会去“鄙视”与你喜好不同事物的人。

而所谓“ 游戏 鄙视链”,虽然不同平台跟 游戏 类型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互相鄙视的人。但也不排除有人全平台制霸的嘛,比如我就是这样的。

以我的经验来看, 游戏 鄙视链不仅分平台,对于个人来讲还分阶段。不同的阶段鄙视的东西不仅不一样,也许还自相矛盾。

比如,我最初玩网游的时候鄙视那些充钱的玩家:“玩个 游戏 还充钱,浪费!”。当我成为氪金玩家之后,我又开始鄙视那些不充钱的玩家:“玩 游戏 还想不花钱,活在梦里吧?!”

后来接触了一些优秀单机,我发现周围的朋友居然都不喜欢,我就开始鄙视他们,这么优秀的 游戏 根本就是艺术!你们那些网游刷刷刷,有什么意思?真是没见识!

当然,单机还有正盗版之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单机 游戏 要花钱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诧异,为什么玩个单机 游戏 还要买?直接下下来玩不就行了吗?(那时候也并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大型单机 游戏 )

我还多次在某些 游戏 网站比如 电玩巴士 上,跟许多正版玩家展开争论:“ 游戏 又不是我破解的?别人破了我下下来玩怎么了?呸!正版侠!”

但当我开始有了正版意识并且“从正”之后,看着盗版玩家开心的截图分享我刚买的 游戏 时,我又发自内心的有种不爽的感觉。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却真的对盗版玩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鄙视”。

另外平台之间的鄙视,在鄙视链中也是动态变化的。以我为例,大体变化如下:

主机与PC

当我没有主机时,期待“主机独占 游戏 ”能上PC,并且在鄙视“主机狗”的同时喜欢喷一喷:“某些独占 游戏 也就那样!还掉帧!”。

而当我跟风入了主机之后,最讨厌看到两件事:一是某“主机独占 游戏 ”又上了PC、二是“无机酸”。

手游

在手游刚出现,或者说刚开始火起来的那段时间。我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这种话,是赞同到不能再赞同的。

可当我为《阴阳X》以及某款《火X忍者手游》氪金上千之后。我再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时则会客观的说:“哎,手游其实还是挺好玩的,又还方便。就是太坑钱了。”

综上所述,其实很多时候所谓“鄙视链”并不是固定存在的。精细到某一个人,也许他对不同 游戏 或平台的鄙视也是动态变化的。而“鄙视”和“优越”的存在本身是一种人类的本性。出于不了解,所以鄙视。因为鄙视所以又不愿意去了解。这就让某些人永远鄙视着某样东西。

当然,某些出于“特殊原因”而被鄙视的 游戏 或者行为,比如:抄袭、开挂,不在我论述的这个范围当中。

最后,我现在几乎什么平台都玩,那我有没有鄙视的 游戏 或者平台呢?

有,比如网页 游戏 。

杨教授才不管你玩的是【黑魂】还是【渣渣灰】呢,全部抓起来给我电!

也许这种鄙视链真的会存在吧,不过大家玩 游戏 都是为了获得快乐,其实玩什么并没有什么孰优孰劣之分的,当然,这仅仅是从心理层面来讲的,各个 游戏 本身的品质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的,当你把一款更优质的 游戏 摆在你鄙视的人面前时,你觉得他不会被吸引吗?如果...这也无法说服他的话,你可以发给他这张图了。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游戏 史吧。

一、童年启蒙—PC单机和小霸王并行

当时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吧,家里就购入了一台电脑,在那个时代电脑可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而我很庆幸的,又有一个“懂行”的老爸,D盘里有20款左右的单机 游戏 (现在想想好像是盗版),什么侠盗飞车罪恶都市,真三国无双3,cs1.5......毕竟当时太小,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是真的没品位,好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都没被我记下来,隔壁邻居的小伙伴家里有一台小霸王 游戏 机,插卡的那种。当时觉得哇塞,这不比电脑好玩多了。而且还可以和小伙伴互动,真的其乐无穷。

二、跌进网游的坑

咳咳...我先放张图

大家懂我意思了吧,我四年级时接触的第一款网游,是当时如日中天的“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CF!

彻彻底底当了一个偷偷拿零花钱充点卡的小学生,这么一打就是三年,初一的我忽然就顿悟了(其实是因为体验服人太多进不去)这么坑钱的 游戏 傻子才玩呢!然后我转手就看见了另一款 游戏 (事实证明,傻子还真不多,cf很快就凉了)

当时看见这款 游戏 ,那个激动啊,这就是我想要的啊,公平竞技网游。这么一玩,又是三年,对他的感情还是有一些的,现在的我也依旧认为这是一款优秀的作品。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我充的点卡上印的是dota2,我是不是会走上另一条路。开个小玩笑,其实没有深入玩dota的原因还是因为上手的难度吧,如果没有朋友去带的话,自己入dota2的门,还是有些困难啊。

三、确认过眼神,你才是我要找的人

后来,我又遇见了另一款改变我 游戏 观的应用。

我也不知道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他的,好像很神奇,它忽然就到了我身边,还顺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终于知道了 游戏 不应该是免费的,他是另外一群人的心血,我们应该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至今我在steam上已经入手了近70款 游戏 ,其中不乏大作,而了解的越多,也更加端正了我的 游戏 观念,或者说回归了一开始的意愿,玩 游戏 应该是为了快乐。有的人在竞技中傲视群雄获得快乐,也有的人沉浸于 游戏 中的故事亦能收获快乐。

总而言之,其实本没有必要有什么 游戏 玩家鄙视链,大家抱有的应该是一种可怜他人的同理心,“他居然没有接触到,没有玩过这么优秀的 游戏 ,却一直花时间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渣作上。”请不要鄙视他,带他去了解更优秀的 游戏 ,我认为这也是一名 游戏 玩家最正确的 游戏 观念,当然,如果他对你嗤之以鼻,那么还是......

80后,从小喜欢玩 游戏 ,红白机,红警,cs,魔兽,星际,仙剑,轩辕剑,dota等都玩了个遍。

对于 游戏 端鄙视链感触最深的就是 Dota--刀塔(Dota2)--英雄联盟(Lol)--王者荣耀 这一条鄙视链了。

这四款 游戏 我都玩过,从鄙视链由高到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老玩家鄙视新玩家”的系统。

本人对于“鄙视链”是很不齿的,一个 游戏 而已,还能玩出各种优越感,那说明 不是你在玩 游戏 ,而是 游戏 在玩你 !

现在工作压力大,休闲时间很少,碎片化 娱乐 时间就定型了我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动不动就玩一把一个小时的Dota,只能打开手机划弄两下,玩把王者荣耀打发一下时间,舒缓一下压力。

至于仙剑、轩辕剑、天龙八部、问道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玩的 游戏 ,更是敬而远之啦, 游戏 承载了我的青春,而 游戏 的种类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啊。

这种情况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自从产生 游戏 以来,每个 游戏 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的讨玩家喜欢,这样才能让自己的 游戏 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同行是冤家, 游戏 产业也存在着相互排挤的现象,为了让自己的 游戏 永远走在行业最前头,就要想方设法的去将对手打压,进而在网络上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带节奏,给用户施加一定压力,干扰玩家的正常理解能力,所以喷人的现象层出不穷。

另外,在 游戏 的研发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抄袭或者借鉴某个同类型 游戏 ,比如说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两款 游戏 ,同一个 游戏 企业的产品,都有着互相鄙视这种情况,这就是抄袭惹得祸,本来应该是 游戏 企业的责任,却转嫁到了玩家身上。

其实这种情况本就不应该有,更不应该出现到玩家身上,有的是 游戏 企业的套路,有的是玩家素质造成的,比如氪金玩家瞧不起零充党、电脑端 游戏 玩家瞧不起手游玩家,这些都是由玩家的优越感造成的。

我们先来瞅瞅什么是 游戏 鄙视链

其实简单一点就是

手游玩家鄙视也有玩家; 网游玩家鄙视手游玩家;单机玩家鄙视网游玩家;主机玩家鄙视PC玩家;大厂玩家鄙视大杂烩玩家······

何必呢?

你玩个 游戏 本身不就图个乐子吗?还带着鄙视?有什么意义呢?搞得好像你玩的 游戏 多高大上一样!

尤其是有一种看的让人无语的玩家,也是这几年突然出现的,就是把STM当吃鸡启动器的,还觉得自己是高大上的蒸汽人,开始各种鄙视···

游戏 鄙视链的玩家一般都是一群比较自卑的玩家,在他的“领域”一直装B,觉得自己化身高大上,然后可以鄙视一下看上去不如自己的玩家, 其实不过是一群井底之蛙罢了

家用机圈鄙视链:首先这个鄙视链可能并不存在,因为家用机的游戏水平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鉴于玩家用机的一般都是有些逼格的玩家,所以对游戏选择上肯定会趋向于什么游戏都玩玩吧。但是考虑到不同游戏的操作水平要求肯定有区别,所以这里大胆猜测一下:鄙视链顶层是诸如黑魂/血源/忍龙这些极高难度的游戏,因为难,所以高。无需多说,牛逼就是牛逼。中层大概是各种动作类,剧情向游戏,如刺客信条,美国末日等等,因为包含较多的文化内涵或叙事技巧。操作要求的话,如果是标准难度,通关者众,没什么好秀逼格的。但是感受或是见识层面上容易与只看流程不重内容的游戏拉开距离。底层可能是一些泛泛的车枪球,就是个玩,没啥好秀的。论外可能是像Journey,旺达与巨像这种文艺范儿的游戏吧,但是应该可以算作中层偏高的水平。再次重申,主机圈鄙视链应该只是个游戏的区分,玩家之间可能并不存在这种关系。因为圈子相对不算大,基本上大家玩的都差不多。虽然不同主机平台粉丝之间有互黑,但那是同一层面上的对抗。

大概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种胜利的满足感。大部分人都是神抽了伤害足够可以斩杀了发,少部分人就是真的嘲讽。相比于dota2里面的技不如人甘拜下风,打得不错更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前者5v5可以甩锅,后者1v1只能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