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保护卡是什么

电脑教程016

硬盘保护卡是什么,第1张

硬盘保护卡是什么

硬盘保护卡也叫还原卡,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硬盘保护卡·什么是硬盘保护卡。每一次开机时,硬盘保护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换句话说,任何对硬盘受保护的分区的修改都无效,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硬盘数据的内容。

硬盘保护卡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它接管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的.一个INT13中断,保护卡在系统启动的时候首先用它自己的程序接管INT13中断地址。这样,只要是对硬盘的读写操作都要经过保护卡的保护程序进行保护性的读写。也就是先将FAT文件分配表、硬盘主引导区、CMOS信息、中断向量表等信息都保存到保护卡内的临时储存单元中。用来应付我们对硬盘内数据的修改。每当我们向硬盘写入数据时,其实还是完成了写入到硬盘的操作,可是没有真正修改硬盘中的FAT。而是写到了备份的FAT表中,这就是为什么系统重启后所有写操作一无所有的原因了。

硬盘保护卡在学校的机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本上达到了“一卡无忧”的目标,使用了硬盘保护卡后极大的减少了机房的维护,基本无需担心病毒、误操作等问题。当然,如果硬盘发生了物理性损坏,硬盘保护卡是无能为力的。

没有的。没有电池的电脑在断电之后,就会立即断电的。

只有像笔记本或者有电池或者应急供电的电脑在突然断电的时候才会继续使用备用电源,让电完成关机之类的工作。

而一般的电脑在断电的时候,硬盘是停留原处,不复位的。所以一般使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及时保存完成的工作。也不能让电脑突然断电,这样经常断电的情况出现,只能让电脑的硬盘缩短寿命,容易损坏。

现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突然停电或者跳闸的,所以只要你不随便给电脑断电,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硬盘保护卡的原理PC系列微机的ROM BIOS为总线上的带有扩展ROM程序的适配卡进行系统提供了方便。在主机启动时的上电自检(POST)期间,将为BIOS各调用程序建立中断向量,在缺省向量被设置好之后,对扩展的ROM模块进行扫描。此时,适配器板上的ROM程序可以获得控制权,该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中断向量将它们自身挂到系统中。为了寻找有效的适配器插件板上的扩展ROM,要对绝对地址C8000H~E0000H以2K为单位进行扫描,即以C8000+m×800H为始地址进行搜索。一个有效的ROM块应满足如下定义:字节0:55H字节1:AAH字节2:长度指标器。它表示ROM中以512个字节为一块的信息块个数(长度/512)。为测试ROM模块的完整性,需要求一个检查和。在定义的ROM中,每一个字节按模100H求和,其和必须为0,该模块才被认为有效。当系统的ROMBIOS找到一个有效的ROM时,它对ROM的字节3(将是一个可执行代码)作一次远调用(far call),适配器现在可以执行它的加电初始化任务。执行完初始化工作后,适配器插件板上的ROM应通过一条远返回(far return)指令,将控制权交还给ROMBIOS程序,完成系统的启动。由此可见,硬盘保护卡就是这样一个适配器插件板:把自编软件固化在板上的EPROM里作为可访问的ROM组件。当系统POST时,它能修改中断向量将其自身挂在系统上,而挂在系统上的程序则可通过对文件执行的实时跟踪检测,以达到保护C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