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主板上有几种插槽,分别是什么插槽?

电脑教程011

计算机的主板上有几种插槽,分别是什么插槽?,第1张

计算机的主板上插槽有:

1.CPU插槽

CPU插槽就是插CPU的地方,这谁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分为Socket 7、Socket 370、Slot 1和Slot A几种。其中Slot 1用于PentiumⅡ、PentiumⅢ及Celeron系列。于1998年推出,现在成了最流行的插槽。

2.ISA插槽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是基于PC/AT总线的由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1987年正式确立的标准。ISA槽是一个黑色的62+36线插槽,其中62线的一段基于8位的PC总线,可以独立使用,插接8位的扩展卡,而62线与36线相加后就扩展成标准的16位ISA,插接16位的扩展卡。ISA工作频率定在8.33MHz,数据传输率为8.33MB/s。随着系统工作频率的迅速提高,其配用的扩展卡也逐渐被淘汰,现在最新的主板已开始取消ISA槽。

3.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当然是用来插入内存的,它也是采用金手指接触法与内存条的金手指接触。俗称为“RAM DIMM”。不同的内存,内存插槽的结构也有所区别,从外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长度上的区别。目前主要有两种内存,一种是168线的SD内存,也就是说它有168个与插槽接触点,两面各84个金手指接触点;另一种就是现在主流的DDR内存,它是184线的。因为结构及电气性能(主要是指电压)都不同,所以两者不能通用。现在大多数的主板有2—3条插槽,内存插槽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它的两边有固定耳。

4.PCI插槽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部件互连):1993年Intel发表PCI2.0版,PCI开始走进主板,对应的PCI扩展槽是一条白色的与ISA平行的插槽。因为目前的主要内置板卡基本上都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所以在主板当中插槽也最多。PCI有32位和64位两种,32位PCI槽124线,64位槽188线,目前常用的是32位插槽。PCI槽的时钟频率为33.3MHz,32位PCI的数据传输率为133MB/s,大大高于ISA。所以PCI问世后迅速成了扩展总线的主流,流行的扩展卡也都转移到PCI上,如显示卡、声卡、网卡、MODEM卡等等。

5.AMR插槽

AMR (Audio/Modem Riser声音/调制解调器插卡):在Intel 810芯片组或VIA的MVP4、Apollo Pro Plus 133芯片组的主板上可以发现一个很短的新型插槽,外观呈棕色一般在主板上PCI插槽附近,长度约为5厘米,这就是AMR插槽。

AMR作为AC'97规格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套全开放的工业标准,规定了AMR扩展卡可以同时支持声音及MODEM功能。采用这种设计,系统厂商可通过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设计的插卡,用极低的成本在主板上实现音效和MODEM功能。如今也已淡出市场。

6.IDE 插槽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叫做“集成驱动器电子”。IDE接口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它只可以接两个容量不超过528MB 的硬盘驱动器。IDE 接口只用一根电缆将硬盘与主板连起来,因此在386 、486 时期非常流行。一般一块主板上有两个IDE插槽,在两个IDE接口的旁边,一般都会标注该接口的序号,如IDE1一般用来连接硬盘,而IDE2则用来连接光驱等设备。

7.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1996年Intel公司在PCI的基础上开发并力推的新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它让图形芯片与CPU或主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随着多媒体的深入应用,3D图形需要占用大量的显示缓存及更高的总线带宽,PCI总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显示数据传输。于是AGP就应运而生。AGP显示卡和内存之间有一条高速的通道,它要直接使用系统内存来处理图像数据,不过宝贵的系统内存就会被占用了。AGP槽在台式机主板上是一条咖啡色的插槽。AGP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上又成了外围接口,AGP接口只能安装AGP的显示卡。它将显示卡同主板内存芯片组直接相连,大幅提高了电脑对3D图形的处理速度。 一块主板只有一个AGP插槽

1、如你只插一条内存,插哪都效果一样,没一点区别。

2、若你插两条内存,就有区别了。电脑显卡为集成,那么你的显存是从第一个插槽的内存中获取,无论第二个槽中的内存多大,系统都不会从第二个槽中的内存中获取。同样,系统为独立显存+共享显存,共享显存从第一个插槽中的内存中共享。纯独显卡则没得说了!

1、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内存条的插槽。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定的。

2、简介

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内存条的插槽。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定的。内存插槽通常最少有两个,最多的为4或者6或者8个,主要是主板价格差异。内存插槽多可以多插几根内存,某些芯片组+系统可以支持32G或者更多的内存。

电脑主板上具体有以下插槽,用处的具体描述如下:

1、软驱接口:用于连接软驱,位于IDE接口旁边,比IDE接口略短,因为是34针,所以数据线也略窄。

2、硬盘接口:在较旧的主板上,还有两个IDE端口,IDE接口位于PCI插槽下方,空间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是水平)。在新主板上,IDE接口大多减少,甚至没有被SATA接口取代。

3、COM接口(串口):大多数主板提供两个COM接口,COM1和COM2,用于连接串口鼠标和外部调制解调器。

4、PS/2接口:PS/2接口只有一个功能,只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通常,鼠标界面为绿色,键盘界面为紫色。PS/2接口的传输速度略快于COM接口。

5、USB接口:USB接口是当今最流行的接口。最多可支持127个外设,并可独立供电。被广泛使用。USB接口可以从主板获得500mA电流,支持热插拔,真正实现即插即用。

6、LPT接口(并行端口):通常用于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默认中断号是IRQ7,使用25针DB-25连接器。

7、MIDI接口:声卡的MIDI接口和操纵杆接口是共享的。接口中的两个引脚用于传输MIDI信号,可以连接到各种MIDI设备,如电子键盘。

8、SATA接口: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基于串行的硬件驱动程序接口。是英特尔,IBM,戴尔,APT,迈拓和希捷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

扩展资料:

不同型号的主板,插槽数量也不相同。

主板必备的插槽如下:

1、CPU插槽。插CPU的,有触点和针式两种,以保证电脑正常工作;到目前为止分为Socket 7、Socket 370、Slot 1和Slot A几种。其中Slot 1用于PentiumⅡ、PentiumⅢ及Celeron系列。于1998年推出,现在成了最流行的插槽。

2、内存插槽。目前主要有两种内存,一种是168线的SD内存,也就是说有168个与插槽接触点,两面各84个金手指接触点;另一种就是现在主流的DDR内存,是184线的。因为结构及电气性能(主要是指电压)都不同,所以两者不能通用。现在大多数的主板有2-3条插槽,内存插槽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它的两边有固定耳。

3、硬盘数据插口。硬盘和内存、CPU进行数据交换。

4、显卡插槽。插显卡电脑才能进行高性能的图像处理。

5、声卡、网卡、音频,负责声音、网络、声音等信息的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