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 > pairs(iris[,1:4]) > pairs(iris[1:4]) 这俩语句画的图一样,,那个逗号是干嘛的??

Python041

R语言 > pairs(iris[,1:4]) > pairs(iris[1:4]) 这俩语句画的图一样,,那个逗号是干嘛的??,第1张

这个我查了下觉得应该是这么回事:iris首先是个数据框,数据框可以看做是矩阵的推广,也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列表。在你这里通过调用iris[,1:4]和iris[,1:4]得到一个数据结果,我觉得是在调用iris[,1:4]的时候吧iris当成了特殊的矩阵,这样的话就代表iris的1到4列,前面的逗号代表所有的行。而再调用iris[1:4]的时候把iris当成了特殊的列表,调用的而是iris的第1到4个元素,正好也是iris作为矩阵的第1到4列,所以两者就像等了。

PHQ<-c(MYDATA$Hopeless,MYDATA$LittleInterest)

这样就合成一行了

PHQ<-rbind(MYDATA$Hopeless,MYDATA$LittleInterest)

这样就合成两行了

如果是要给“感到绝望”和“只感到一点希望”这两个变量赋上值到一个变量,你可以用属性变量,打个分,比如“感到绝望”是0,“只感到一点希望“是1,这样形成一个新的变量

我不大清楚你要的是那种,但感觉你想找的是最后一种。

聚类分析有两种主要计算方法,分别是凝聚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method)和K均值聚类(K-Means)。

层次聚类又称为系统聚类,首先要定义样本之间的距离关系,距离较近的归为一类,较远的则属于不同的类。可用于定义“距离”的统计量包括了欧氏距离 (euclidean)、马氏距离(manhattan)、 两项距离(binary)、明氏距离(minkowski)。还包括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 层次聚类首先将每个样本单独作为一类,然后将不同类之间距离最近的进行合并,合并后重新计算类间距离。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将所有样本归为一类为止。在计算类间距离时则有六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中间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 下面我们用iris数据集来进行聚类分析,在R语言中所用到的函数为hclust。

首先提取iris数据中的4个数值变量,然后计算其欧氏距离矩阵。然后将矩阵绘制热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颜色越深表示样本间距离越近,大致上可以区分出三到四个区块,其样本之间比较接近。 data=iris[,-5] dist.e=dist(data,method='euclidean') heatmap(as.matrix(dist.e),labRow = F, labCol = F) X 然后使用hclust函数建立聚类模型,结果存在model1变量中,其中ward参数是将类间距离计算方法设置为离差平方和法。

使用plot(model1)可以绘制出聚类树图。如果我们希望将类别设为3类,可以使用cutree函数提取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 model1=hclust(dist.e,method='ward') result=cutree(model1,k=3) 为了显示聚类的效果,我们可以结合多维标度和聚类的结果。先将数据用MDS进行降维,然后以不同的的形状表示原本的分类,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聚类的结果。可以看到setose品种聚类很成功,但有一些virginica品种的花被错误和virginica品种聚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