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样式优先级及穿透

html-css011

CSS样式优先级及穿透,第1张

CSS优先级是根据等级的值相加得出选择器的权重来决定的。

!important >行内样式 >ID >类、伪类、属性 >标签名 >继承 >通配符

计算权重方式:

从图上看讲权重分为:

1. 第一等:代表内联样式,如: style=””,权值为1000。

2. 第二等:代表ID选择器,如:#content,权值为0100。

3. 第三等:代表类,伪类和属性选择器,如.content,权值为0010。

4. 第四等:代表类型选择器和伪元素选择器,如div p,权值为0001。

5. 通配符、子选择器、相邻选择器等的。如*、>、+,权值为0000。

6. 继承的样式没有权值。

当权重一样时遵循准则:

1. 选择器越 具体 优先级越 高

2. 在同一个级别的情况下, 最后 指定的规则优先级就越 高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就近原则;

权重计算例子:

1. li  ->0 0 0 1 权重为 1

2. h1 + *[rel=up] ->0 0 1 1 这个相邻选择器由标签选择器与属性选择器组成,属性选择器为10,因此权重为11

3. ul ol li.red ->0 0 1 3 权重为13

4 li.red.level ->0 0 2 1 权重21

1. !important  (width: 100% !important)

2. 行内样式   (style="width:100%")

3. id选择器  (#myIdName)

4. class选择器  (.myClassName)

5. 标签选择器  (div,h1,p)

1. 使用 " >>>" 符号,这种方式主要是用于普通css,方式为:

  外层 >>>第三方组件样式: .wrapper >>>.swiper-pagination { color: #eee  }

2. 使用 "/deep/"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sass或less,方式为:

外层 /deep/ 第三方组件样式: .wrapper /deep/ .swiper-pagination { color: #eee  }

梳理这部分是因为在使用组件模式开发h5应用会出现组件样式修改未生效的问题,在解决样式修改的问题前,需要理清楚CSS样式生效的优先级。样式根据引入和声明需要分开介绍,分为 引入样式优先级 和 声明样式优先级 。

引入样式优先级

引入样式优先级一般是在外部样式、内部样式、内联样式之间应用同一个样式的情况是使用, 优先级如下:

外部样式 | 内部样式 <内联样式

外部样式 和 内部样式 ,最后出现的优先级最高,例如:

<!-- 内联样式 --><spanstyle="color:red">Hello</span><styletype="text/css">/* 内部样式 */h3{color:green}</style><!-- 外部样式 style.css --><linkrel="stylesheet"type="text/css"href="style.css"/>

因此,对于一些重置的样式集,比如 normalize.css/reset.css 必须写在所有样式的前面。

PS: 没有外联样式, 参考 。

声明样式优先级

1. 大致的优先级

一般来说满这个规则:

继承不如指定

!important >内联 >ID >Class|属性|伪类 >元素选择器

:link、:visited、:hover、:active按照LVHA(LoVe HAte)顺序定义

上面是优先级算法反映出的大致结果,在一般的开发中熟记即可。如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原理,则了解下优先级算法。

2. 优先级算法

选择器的特殊性值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等级标签内选择符ID选择符Class选择符/属性选择符/伪类选择符元素选择符

示例<span style="color:red">#text{color:red}.text{color:red} [type="text"]{color:red}span{color:red}

标记位x,0,0,00,x,0,00,0,x,00,0,0,x

特点:

每个等级的初始值为0,

每个等级的叠加为选择器出 现的次数相加

不可进位,比如0,99,99,99

依次表示为:0,0,0,0

每个等级计数之间没关联

等级判断从左向右,如果某一位数值相同,则判断下一位数值

如果两个优先级相同,则最后出现的优先级高,!important也适用

通配符选择器的特殊性值为:0,0,0,0

继承样式优先级最低 ,通配符样式优先级高于继承样式

计算示例:

a{color: yellow} /*特殊性值:0,0,0,1*/

div a{color: green} /*特殊性值:0,0,0,2*/

.demo a{color: black} /*特殊性值:0,0,1,1*/

.demo input[type="text"]{color: blue} /*特殊性值:0,0,2,1*/

.demo *[type="text"]{color: grey} /*特殊性值:0,0,2,0*/

#demo a{color: orange} /*特殊性值:0,1,0,1*/

div#demo a{color: red} /*特殊性值:0,1,0,2*/

生效示例:

<ahref="">第一条应该是黄色</a><!--适用第1行规则--><divclass="demo"><inputtype="text"value="第二条应该是蓝色"/><!--适用第4、5行规则,第4行优先级高--><ahref="">第三条应该是黑色</a><!--适用第2、3行规则,第3行优先级高--></div><divid="demo"><ahref="">第四条应该是红色</a><!--适用第6、7行规则,第7行优先级高--></div>

关于伪类LVHA的解释

a标签有四种状态:链接访问前、链接访问后、鼠标滑过、激活,分别对应四种伪类:link、:visited、:hover、:active;

当鼠标滑过a链接时,满足:link和:hover两个伪类,要改变a标签的颜色,就必须将:hover伪类在:link伪类后面声明;

当鼠标点击激活a链接时,同时满足:link、:hover、:active三种状态,要显示a标签激活时的样式(:active),必须将:active声明放到:link和:hover之后。因此得出LVHA这个顺序。

这个顺序能不能变?可以,但也只有:link和:visited可以交换位置,因为一个链接要么访问过要么没访问过,不可能同时满足,也就不存在覆盖的问题。

在组件中的应用

目前的前端开发为了增加开发效率,会对常用组件进行封装,此外,组件还会添加一些必要的结构样式。但是业务的设计文稿中可不一定按照预先写好的默认样式,需要在开发业务时根据组件的DOM结构修改默认样式,此时会出现样式不生效的问题。

例如下面的结构,如果对Title直接增加样式类,则肯定不会生效,因为Title的DOM结构为两层(组件样式定义规定不能使用ID选择器,且类选择器满足最小标记原则)),故样式最多为0,0,2,x。因此,样式多层标记就可提高自定义样式的优先级,例如下方的SCSS写法。

<Pageclass="test"><Headerclass="test__header"><Navbar><Titleclass="test__header--title">Toolbar</Title></Navbar></Header><Content></Content></Page>

.test{.test__header{.test__header--title{height:100px}}}

此外,对于Page组件的样式标记策略推荐使用 金字塔形(树形) ,比如上面的SCSS书写,这样可以保证内部自定义样式不会受到外部干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c4e639ff7d5

层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是HTML中一个三维的概念。在CSS2.1规范中,每个盒模型的位置是三维的,分别是平面画布上的X轴,Y轴以及表示层叠的Z轴。一般情况下,元素在页面上沿X轴Y轴平铺,我们察觉不到它们在Z轴上的层叠关系。而一旦元素发生堆叠,这时就能发现某个元素可能覆盖了另一个元素或者被另一个元素覆盖。

如果一个元素是层叠上下文元素,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元素在Z轴上就“高人一等”,最终表现就是它离屏幕观察者更近。

你可以把层叠上下文元素理解为理解为该元素当了官,而其他非层叠上下文元素则可以理解为普通群众。凡是“当了官的元素”就比普通元素等级要高,也就是说元素在Z轴上更靠上,更靠近观察者。

层叠等级 (stacking level,叫层叠级别/层叠水平也行),决定了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元素在z轴上的显示顺序。

联系上面说到的层叠上下文可以得出结论:

1、普通元素的层叠等级优先由其所在的层叠上下文决定。

2、层叠等级的比较只有在当前层叠上下文元素中才有意义。不同层叠上下文中比较层叠等级是没有意义的。

层叠顺序 (stacking order)表示元素发生层叠时按照特定的顺序规则在Z轴上垂直显示。由此可见,前面所说的 层叠上下文 和 层叠等级 是一种概念,而这里的 层叠顺序 是一种规则。

前面说了那么多,到底如何产生层叠上下文呢?如何让一个元素变成层叠上下文元素呢?

其实,层叠上下文也基本上是有一些特定的CSS属性创建的,一般有3种方法:

1、HTML中的根元素<html></html>本身就具有层叠上下文,称为“根层叠上下文”。

2、普通元素设置position属性为非static值并设置z-index属性为具体数值,产生层叠上下文。

3、CSS3中的新属性也可以产生层叠上下文。

有两个div,p.a、p.b被包裹在一个div里,p.c被包裹在另一个div里,只为.a、.b、.c设置position和z-index属性。

效果:

因为p.a、p.b、p.c三个的父元素div都没有设置z-index,所以不会产生层叠上下文,所以.a、.b、.c都处于由<html></html>标签产生的“根层叠上下文”中,属于同一个层叠上下文,此时谁的z-index值大,谁在上面。

有两个div,p.a、p.b被包裹在一个div里,p.c被包裹在另一个div里,同时为两个div和.a、.b、.c设置position和z-index属性。

效果:

虽然p.c元素的z-index值为999,远大于p.a和p.b的z-index值,但是由于p.a、p.b的父元素div.box1产生的层叠上下文的z-index的值为2,p.c的父元素div.box2所产生的层叠上下文的z-index值为1,所以p.c永远在p.a和p.b下面。

另外,由于p.a和p.b这两个元素都在父元素div.box1产生的层叠上下文中,所以谁的z-index值大,谁在上面。

有两个div,div.box1内有div.child1,div.box2内有div.child2,来看一看.box1/.box2的z-index属性值分别为auto和0时,.child1和child2的层级有什么不同。

1、.box1/.box2虽然设置了position: relative,但是z-index: auto的情况下,这两个div还是普通元素,并没有产生层叠上下文。所以,child1/.child2属于<html></html>元素的“根层叠上下文”中,此时,谁的z-index值大,谁在上面。

2、而把.box1/.box2的z-index属性值改为0,最终结果完全相反。这时.child2覆盖在了.child1上面。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设置z-index: 0后,.box1/.box2产生了各自的层叠上下文,这时候要比较.child1/.child2的层叠关系完全由父元素.box1/.box2的层叠关系决定。但是.box1/.box2的z-index值都为0,都是块级元素(所以它们的层叠等级,层叠顺序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在DOM结构中后面的覆盖前面的,所以.child2就在上面。

CSS3中出现了很多新属性,其中一些属性对层叠上下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下:

父元素的display属性值为 flex|inline-flex ,子元素z-index属性值不为auto的时候,子元素为层叠上下文元素;

元素的 opacity 属性值不是1;

元素的 transform 属性值不是none;

元素 mix-blend-mode 属性值不是normal;

元素的 filter 属性值不是none;

元素的 isolation 属性值是isolate;

will-change 指定的属性值为上面任意一个;

元素的 -webkit-overflow-scrolling 属性值设置为touch。

CSS3中,元素属性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就会产生层叠上下文。我们用第1条来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说明。

栗子有三个层级:div.box >div.parent >div.child

我们来看一下,给div.box设置CSS3属性display=flex对层级有什么影响。

1、.parent设置了z-index属性值,但是没有设置position属性,z-index无效,所以没有产生层叠上下文,.parent还是普通的块级元素。此时,在层叠顺序规则中,z-index值小于0的.child会被普通的block块级元素.parent覆盖。

2、当给.box设置display: flex时,.parent就变成层叠上下文元素,根据层叠顺序规则,层叠上下文元素的background/border的层叠等级小于z-index值小于0的元素的层叠等级,所以z-index值为-1的.child在.parent上面。

上面说了那么多,可能你还是有点懵。这么多概念规则,来点最实际的,有没有一个“套路”当遇到元素层叠时,能很清晰地判断出他们谁在上谁在下呢?答案是——肯定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