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的过渡和动画会阻塞线程么,为什么

html-css079

css3的过渡和动画会阻塞线程么,为什么,第1张

写在前面的话:

之前实习的时候,刚开始的第一个月就是在研究CSS3的动画,因为要做转盘抽奖活动,预研的时候,我是用Canvas来画的,当时为了一个问题“如何使用canvas让图片围绕中心点旋转”折腾了半天啊,最后好在是解决了,我可是google了很多,看了很多stackoverflow上的英文才弄明白,==我是不是有点傻……(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学想要尝试用Canvas让图片围绕中心点旋转,可以私信我,我给你发代码呀,哈哈哈)但是带我的师父给我说,你不觉着这个实现起来有些繁琐吗,你再想想,让转盘旋转还能用什么方法?CSS3动画可以不可以?所以,我就开始研究CSS3动画,用CSS3来让图片旋转,真的好简单啊,简单到要哭了。可是,郁闷的是,虽然那段时间经常在用CSS3动画,可是又几个月过去了,竟然变得生疏了。所以,内推之前又开始复习了一遍,多总结。

正文开始

本来只想总结animation,但是转念一想,该先看看transition的,毕竟都跟动画有关系吼。那么先来说一下transition。

一、transition

CSS3的过渡功能就像是一种黄油,可以让CSS的一些变化变得平滑。因为原生的CSS过渡在客户端需要处理的资源要比用JavaScript和Flash少的多,所以才会更平滑。

transition的属性

这里写图片描述

属性可以分开写,也可以放在一起写,比如下面的代码,图片的宽高本来都是15px,想要让它1秒的时间内过渡到宽高为450px,通过:hover来触发,那么代码就可以如下:

img{

height:15px

width:15px

transition: 1s 1s height ease/*合在一起*/

}

或者:

img{

height:15px

width: 15px

transition-property: height

transition-duration: 1s

transition-delay: 1s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ease/*属性分开写*/

}

img:hover{

height: 450px

width: 450px

}

因为过渡所需要时间与过渡延迟时间的单位都是秒,所以在合起来写transition的属性的时候,第一个time会解析为transiton-duration,第二个解析为transition-delay。所以,可以给transition一个速记法

transiton: 过渡属性 过渡所需要时间 过渡动画函数 过渡延迟时间;

1

1

属性详解

transition-property

不是所有属性都能过渡,只有属性具有一个中间点值才具备过渡效果。完整列表,见这个列表 ,具体效果,见 这个页面。

transition-duration

指定从一个属性到另一个属性过渡所要花费的时间。默认值为0,为0时,表示变化是瞬时的,看不到过渡效果。

transiton-timing-function

过渡函数,有如下几种:

liner :匀速

ease-in:减速

ease-out:加速

ease-in-out:先加速再减速

cubic-bezier:三次贝塞尔曲线,可以定制 点击这里

触发过渡

单纯的代码不会触发任何过渡操作,需要通过用户的行为(如点击,悬浮等)触发,可触发的方式有:

:hoever :focus :checked 媒体查询触发 JavaScript触发

局限性

transition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但是它有几个很大的局限。

(1)transition需要事件触发,所以没法在网页加载时自动发生。

(2)transition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发生,除非一再触发。

(3)transition只能定义开始状态和结束状态,不能定义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只有两个状态。

(4)一条transition规则,只能定义一个属性的变化,不能涉及多个属性。

CSS Animation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二、animation

CSS3的animation属性可以像Flash制作动画一样,通过控制关键帧来控制动画的每一步,实现更为复杂的动画效果。ainimation实现动画效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通过类似Flash动画中的帧来声明一个动画;

2)在animation属性中调用关键帧声明的动画。

Note:animation属性到目前位置得到了大多数浏览器的支持,但是,需要添加浏览器前缀哦!需要添加浏览器前缀哦!需要添加浏览器前缀哦!

animation动画属性

还是先列表格来说明属性,自己感觉会比较清晰:

这里写图片描述

(1)animation-name:none为默认值,将没有任何动画效果,其可以用来覆盖任何动画

(2)animation-duration:默认值为0,意味着动画周期为0,也就是没有任何动画效果

(3)animation-timing-function:与transition-timing-function一样

(4)animation-delay:在开始执行动画时需要等待的时间

(5)animation-iteration-count:定义动画的播放次数,默认为1,如果为infinite,则无限次循环播放

(6)animation-direction:默认为nomal,每次循环都是向前播放,(0-100),另一个值为alternate,动画播放为偶数次则向前播放,如果为基数词就反方向播放

(7)animation-state:默认为running,播放,paused,暂停

(8)animation-fill-mode:定义动画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发生的操作,默认值为none,动画结束时回到动画没开始时的状态;forwards,动画结束后继续应用最后关键帧的位置,即保存在结束状态;backwards,让动画回到第一帧的状态;both:轮流应用forwards和backwards规则。

@keyframes

CSS3的animation制作动画效果主要包括两部分:1. 用关键帧声明一个动画,2.在animation调用关键帧声明的的动画。

@keyframes就是关键帧。这个帧与Flash里的帧类似,一个动画中可以有很多个帧。

一个@keyframes中的样式规则是由多个百分比构成的,可以在这个规则上创建多个百分比,从而达到一种不断变化的效果。另外,@keyframes必须要加webkit前缀。举个例子:

div:hover {

-webkit-animation: 1s changeColor

animation: 1s changeColor

}

@-webkit-keyframes changeColor {

0% { background: #c00}

50% { background: orange}

100% { background: yellowgreen}

}

@keyframes changeColor {

0% { background: #c00}

50% { background: orange}

100% { background: yellowgreen}

}

上面代码中的0% 100%的百分号都不能省略,0%可以由from代替,100%可以由to代替。要让changeColor动画有效果,就必须要通过CSS3animation属性来调用它。

区别

animation属性类似于transition,他们都是随着时间改变元素的属性值,其主要区别在于:transition需要触发一个事件才会随着时间改变其CSS属性;animation在不需要触发任何事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显式的随时间变化来改变元素CSS属性,达到一种动画的效果

我做了一个小例子,使用animation来模拟PPT播放,实现了从左边进,从上面进,放大,缩小和旋转。地址:这里

过程中,又学习和巩固了一些CSS3的新特性,一并总结在这里:

伪类选择器

目标伪类选择器

:target,目标伪类选择器,用来匹配文档的URI中某个标识符的目标集。具体来说,URI中的标识符通常会包含一个#,后面带有一个标识符名称。例如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arget</title>

<style type="text/css">

section{

width: 500px

height: 140px

margin: 30px auto

}

a{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828282

display: block

text-shadow: -1px -1px 1px rgba(0,0,0,0.8),

-2px -2px 1px rgba(0,0,0,0.3),

-3px -3px 1px rgba(0,0,0,0.3)

text-align: center

}

div {

border: 1px solid #000

height: 100px

width: 500px

margin:30px auto 0 auto

padding: 10px

}

:target{

border: 2px solid #D4D4D4

background-color: #e5eecc

}

</style>

</head>

<body>

<section>

<a href="#contact">联系我</a>

<div id="contact">

可通过私信联系我或者给我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div>

</section>

</body>

</html>

:target前面如果什么都不加,就是匹配页面上所有的URL里的# 。

“:target”伪类选择器,选取链接的目标元素,然后定义样式。目标伪类选择器是动态选择器,只有存在URL指向该匹配元素时,样式效果才会生效。如上面代码中,div:target 才会生效,如果写的是p:target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因为页面中没有p元素。 这里通过target伪类实现了手风琴效果,详情请见github

否定伪类选择器

:not()类似jQuery中的 :not()选择器,主要用来定位不匹配该选择器的元素。其用途还是很强大的,举2个例子:

:not(footer){

border:1px solid black/*表示选择页面中所有元素,除了footer*/

}

input:not([type=submit]){

... /*给表单中所有input定义样式,除了submit按钮*/

}

:nth-of-type

:nth-of-type与:nth-child的区别,举个例子来解释:

<div class="post">

<p>第一个段落</p>

<p>第二个段落</p>

</div>

接下来,我们想给第二个段落改变字体颜色,改成红色

.post>p:nth-child(2){color:red}

.post>p:nth-of-type(2){color:red}

这两段代码都可以让第二段变成红色,但这并不是说这两个选择器就是一样的。接着看,如果页面结构变成这样

<div class="post">

<h1>标题</h1>

<h2>副标题</h2>

<p>第一个段落</p>

<p>第二个段落</p>

</div>

再用上面的样式,你会发现

.post>p:nth-child(2){color:red}/*没有元素变红色*/

.post>p:nth-of-type(2){color:red}/*还是第二个段落变红色*/

添加了h1后,:nth-child(2)还是在选择div的第二个子元素,而这时候,div的第二个子元素是h2,与p不匹配,所以p:nth-child(2)匹配不到任何元素。

:nth-child( )选择的是某父元素的子元素,这个子元素并没有确切的类型;:nth-of-type( )选择的某父元素的某子元素,这个子元素是指定的类型

文本阴影

还用到了text-shadow属性 ,前面的例子里也使用到了,

text-shadow: -1px -1px 1px rgba(0,0,0,0.9)/*X轴位移,Y轴位移,阴影模糊半径,颜色*/

1

1

我觉着,CSS还是很强大,学好JavaScript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把CSS丢在一边,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学习CSS的,很酷炫啊。

直接给出结论: 1、css并不会阻塞DOM树的解析 2、css加载会阻塞DOM树渲染 3、css加载会阻塞后面js语句的执行 为了避免过长的白屏时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提高css加载速度,以下有几种优化方法: 1、使用CDN(因为CDN会根据你的网络状况,替你挑选最近的一个具有缓存内容的节点为你提供资源,因此可以减少加载时间) 2、对css进行压缩(可以用很多打包工具,比如webpack,gulp等,也可以通过开启gzip压缩) 3、合理的使用缓存(设置cache-control,expires,以及E-tag都是不错的,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文件更新后,你要避免缓存而带来的影响。其中一个解决防范是在文件名字后面加一个版本号) 4、减少http请求数,将多个css文件合并,或者是干脆直接写成内联样式(内联样式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缓存) 关于DOMContentLoaded: 对于浏览器来说,页面加载主要有两个事件,一个是DOMContentLoaded,另一个是onLoad。而onLoad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等待页面的所有资源都加载完成才会触发,这些资源包括css、js、图片视频等。 1、如果页面中同时存在css和js,并且存在js在css后面,则DOMContentLoaded事件会在css加载完后才执行。 2、其他情况下,DOMContentLoaded都不会等待css加载,并且DOMContentLoaded事件也不会等待图片、视频等其他资源加载。 参考自:https://juejin.cn/post/6844903667733118983

可能是源代码问题,可以查看源代码,代码不多的,用手机和电脑浏览,注意那个充电头的动画。

1、最好加上浏览器兼容前缀 你的代码transition: all 5s linear 1s,如果你是用在webkit内核的浏览器,最好这样写:

-webkit-transition: all 5s linear 1s

transition: all 5s linear 1s

2、魅族note2上UC,火狐,chrome,魅族自带浏览器均有动画。只有手机Opera没有动画。可以试一下加上针对不同浏览器的css前缀补全。或者在meta里加上浏览器打开h5模式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