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ML标记定义:
例如:
(2)class定义:类定义的方式为 .类名{属性:属性值属性:属性值...}
例如:
(3)id定义:id定义的方式为 #id{属性:属性值属性:属性值...}
(4)优先级问题: 以上三种定义方式的属性优先级为id>class>HTML,当同级的选择器对同一个内容操作时会执行离元素最近的属性
(5)组合选择器
例如:
#div:not(':last-child')
选择id=div的除了最后一个子元素以外的所有子元素
#div:not(p)选择id=div的元素下所有不是p元素的子元素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HTML标准自1999年12月发布的HTML4.01后,后继的HTML5和其它标准被束之高阁,为了推动Web标准化运动的发展,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叫做WebHypertextApplicationTechnologyWorkingGroup(Web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WHATWG)的组织。WHATWG致力于Web表单和应用程序,而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专注于XHTML2.0。在2006年,双方决定进行合作,来创建一个新版本的HTML。
HTML5草案的前身名为WebApplications1.0,于2004年被WHATWG提出,于2007年被W3C接纳,并成立了新的HTML工作团队。
HTML5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已于2008年1月22日公布。HTML5仍处于完善之中。然而,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具备了某些HTML5支持。
2012年12月17日,万维网联盟(W3C)正式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HTML5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根据W3C的发言稿称:“HTML5是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2013年5月6日,HTML5.1正式草案公布。该规范定义了第五次重大版本,第一次要修订万维网的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在这个版本中,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帮助Web应用程序的作者,努力提高新元素互操作性。
本次草案的发布,从2012年12月27日至今,进行了多达近百项的修改,包括HTML和XHTML的标签,相关的API、Canvas等,同时HTML5的图像img标签及svg也进行了改进,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支持Html5的浏览器包括Firefox(火狐浏览器),IE9及其更高版本,Chrome(谷歌浏览器),Safari,Opera等;国内的傲游浏览器(Maxthon),以及基于IE或Chromium(Chrome的工程版或称实验版)所推出的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QQ浏览器、猎豹浏览器等国产浏览器同样具备支持HTML5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