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八)浏览器渲染

html-css011

css(八)浏览器渲染,第1张

写css最逃不开的应该是浏览器兼容问题了吧,因为css存在一些 未定义行为 ,各个浏览器都会按照自己的渲染规则来表现,就会存在表现不一致的情况,还有很多属性某些浏览器不支持,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用更通用的方法来实现一些UI效果。本文重点来说说浏览器是如何把一个页面渲染出来的。

主要流程:

DOM生成、样式计算、布局、分层、图层绘制、栅格化、合成显示

下面主要讲css相关的几个步骤

我们书写的html最终都会被解析成一颗dom树,它来表达的dom结构能被浏览器所理解,那css做的就是赋予dom节点每个元素样式。当然,我们写的css也是不能直接被浏览器理解的,需要转化成styleSheets,我们在浏览器控制台输入document.styleSheets就能看到。

styleSheets要应用到各个元素上还需要两个步骤:

最后得出dom节点每个元素的具体样式。

得到dom树后,浏览器会遍历这棵树,把所有可见的节点加到布局树中,再进行布局计算,得到每个节点的坐标位置,保存在布局树中。

得到每个元素的具体位置后,还不能开始绘制页面,因为我们的页面并不是二维的,3D变换,z轴排序、页面滚动等效果都需要图层来实现。所以浏览器会为特定的节点生成专门的图层便于这些效果的实现。那什么样的节点会创建专门的图层呢,包括拥有层叠上下文属性的元素以及需要剪裁(clip)的地方,可以看一下 css(五)层叠

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会有一个Layers标签,这里面可以直观地看到页面的分层情况

当改变了元素宽高或者几何位置的时候,就会触发 重排 ,需要走一遍完整的渲染过程,开销最大。

如果只是改变颜色,那么布局阶段就不需要执行,可以直接进入绘制阶段,所以叫 重绘 ,省去了布局和分层,效率会比重排要高一些。

而使用css的transform实现动画效果,则可以避开重绘和重排,只进行后续的合成操作,被称为 合成 ,能大大提升绘制效率。

Ps 合成操作实在非主线程(GPU进程)上执行的,不占用主线程资源

css属性有:字体属性(font)、背景属性(background)、区块属性(block)、方框属性(box)、边框属性(border)、列表属性(list-style)、定位属性(position)等。

html, body, div, span, applet, object, iframe, h1, h2, h3, h4, h5, h6, p, blockquote, pre, a, abbr, acronym, address, big, cite, code, del, dfn, em, font, img, ins, kbd, q, s, samp, small, strike, strong, sub, sup, tt, var, dl, dt, dd, ol, ul, li, fieldset, form, label, legend, table, caption, tbody, tfoot, thead, tr, th, td {

border: 0 none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100%

font-style: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margin: 0

outline: 0 none

padding: 0

}

:focus {

outline: 0 none

}

table {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spacing: 0

}

caption, th, td {

font-weight: normal

text-align: left

}

a img, iframe {

border: medium none

}

ol, ul {

list-style: none outside none

}

input, textarea, select, button {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