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SS 实现元素垂直居中,有哪些好的方案

html-css016

用CSS 实现元素垂直居中,有哪些好的方案,第1张

1. 使用绝对定位和负外边距对块级元素进行垂直居中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我是测试DIV</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position: relative

}

#child {

width: 15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orange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margin: -50px 0 0 0

line-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个方法兼容性不错,但是有一个小缺点:必须提前知道被居中块级元素的尺寸,否则无法准确实现垂直居中。

2. 使用绝对定位和transform

html代码:

<div id="child">

我是一串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的文本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position: relative

}

#child {

background: #93BC49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transform: translate(0, -50%)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方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不必提前知道被居中元素的尺寸了,因为transform中translate偏移的百分比就是相对于元素自身的尺寸而言的。

3. 另外一种使用绝对定位和负外边距进行垂直居中的方式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我也是个测试DIV</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position: relative

}

#child {

width: 50%

height: 30%

background: pink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margin: -15% 0 0 0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方式的原理实质上和前两种相同。补充的一点是:margin的取值也可以是百分比,这时这个值规定了该元素基于父元素尺寸的百分比,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来决定是用具体的数值还是用百分比。

4. 绝对定位结合margin: auto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呆呆今天退役了(。﹏。)</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position: relative

}

#child {

width: 2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A1CCFE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bottom: 0

margin: auto

line-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实现方式的两个核心是:把要垂直居中的元素相对于父元素绝对定位,top和bottom设为相等的值,我这里设成了0,当然你也可以设为99999px或者-99999px无论什么,只要两者相等就行,这一步做完之后再将要居中元素的margin设为auto,这样便可以实现垂直居中了。

被居中元素的宽高也可以不设置,但不设置的话就必须是图片这种自身就包含尺寸的元素,否则无法实现。

5. 使用padding实现子元素的垂直居中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今天西安的霾严重的吓人,刚看了一眼PM2.5是422</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ddd

padding: 100px 0

}

#child {

width: 2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F7A750

line-height: 5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实现方式非常简单,就是给父元素设置相等的上下内边距,则子元素自然是垂直居中的,当然这时候父元素是不能设置高度的,要让它自动被填充起来,除非设置了一个正好等于上内边距+子元素高度+下内边距的值,否则无法精确的垂直居中。

这种方式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在某些场景下也是非常好用的。

6. 设置第三方基准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base"></div>

<div id="child">今天写了第一篇博客,希望可以坚持写下去!</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

#base {

height: 50%

background: #AF9BD3

}

#child {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rgba(131, 224, 245, 0.6)

line-height: 50px

margin-top: -5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方式也非常简单,首先设置一个高度等于父元素高度一半的第三方基准元素,那么此时该基准元素的底边线自然就是父元素纵向上的中分线,做完这些之后再给要垂直居中的元素设置一个margin-top,值的大小是它自身高度的一半取负,则实现垂直居中。

7. 使用flex布局

html代码:

<div id="box">雾霾天气,太久没有打球了</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块级元素: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

程序员怎么才能保护好眼睛?

</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

#child {

width: 3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8194AA

line-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如下:

flex布局(弹性布局/伸缩布局)里门道颇多,这里先针对用到的东西简单说一下,想深入学习的小伙伴可以去看阮一峰老师的博客。(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5/07/flex-grammar.html)

flex也就是flexible,意为灵活的、柔韧的、易弯曲的。

元素可以通过设置display:flex将其指定为flex布局的容器,指定好了容器之后再为其添加align-items属性,该属性定义项目在交叉轴(这里是纵向轴)上的对齐方式,可能的取值有五个,分别如下:

flex-start::交叉轴的起点对齐;

flex-end:交叉轴的终点对齐;

center:交叉轴的中点对齐;

baseline:项目第一行文字的基线对齐;

stretch(该值是默认值):如果项目没有设置高度或者设为了auto,那么将占满整个容器的高度。

8. 第二种使用弹性布局的方式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

答案当然是多用绿色的背景哈哈

</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justify-content: center

}

#child {

width: 3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08BC67

line-height: 10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种方式也是首先给父元素设置display:flex,设置好之后改变主轴的方向flex-direction: column,该属性可能的取值有四个,分别如下:

row(该值为默认值):主轴为水平方向,起点在左端;

row-reverse:主轴为水平方向,起点在右端;

column:主轴为垂直方向,起点在上沿;

column-reverse:主轴为垂直方向,起点在下沿。

justify-content属性定义了项目在主轴上的对齐方式,可能的取值有五个,分别如下(不过具体的对齐方式与主轴的方向有关,以下的值都是假设主轴为从左到右的):

flex-start(该值是默认值):左对齐;

flex-end:右对齐;

center:居中对齐;

space-between:两端对齐,各个项目之间的间隔均相等;

space-around:各个项目两侧的间隔相等。

9. 还有一种在前面已经见到过很多次的方式就是使用 line-height 对单行文本进行垂直居中

html代码:

<div id="box">

我是一段测试文本

</div>

css代码:

#box{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line-height: 300px

}

运行结果如下:

这里有一个小坑需要大家注意:line-height(行高) 的值不能设为100%,我们来看看官方文档中给出的关于line-height取值为百分比时候的描述:基于当前字体尺寸的百分比行间距。所以大家就明白了,这里的百分比并不是相对于父元素尺寸而言,而是相对于字体尺寸来讲的。

10. 使用 line-height 和 vertical-align 对图片进行垂直居中

html代码:

<div id="box">

<img src="duncan.jpeg">

</div>

css代码:

#box{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line-height: 300px

}

#box img {

vertical-align: middle

}

运行结果如下:

vertical-align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天真无邪童叟无欺,以后会单独拎出来专门写一篇。

11. 使用 display 和 vertical-align 对容器里的文字进行垂直居中

html代码:

<div id="box">

<div id="child">我也是一段测试文本</div>

</div>

css代码:

#box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ddd

display: table

}

#child {

display: table-cell

vertical-align: middle

}

运行结果如下:

这里关于vertical-align啰嗦两句:vertical-align属性只对拥有valign特性的html元素起作用,例如表格元素中的<td><th>等等,而像<div><span>这样的元素是不行的。

valign属性规定单元格中内容的垂直排列方式,语法:<td valign="value">,value的可能取值有四种:

top:对内容进行上对齐

middle:对内容进行居中对齐

bottom:对内容进行下对齐

baseline:基线对齐

关于baseline值:基线是一条虚构的线。在一行文本中,大多数字母以基线为基准。baseline 值设置行中的所有表格数据都分享相同的基线。该值的效果常常与 bottom 值相同。不过,如果文本的字号各不相同,那么 baseline 的效果会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哦

CSS是前端基础技能之一,而CSS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网站布局。

CSS布局方式有很多,从远古时代的table(表格)布局-->float(浮动)布局-->position(定位)布局-->flex(弹性)布局-->grid(网格)布局(还未正式推出),下面咱们简单谈一谈各种布局的用法及其优缺点。

table布局就是将网站当做一个表单来做,这里不做展开,因为现在基本不这么用了。

float:浮动。float刚开始并不是为了用来网页布局,而是用来解决图文信息中图片与文本冲突的问题的。

如下图:

这种常见的图文效果,没有float之前是很难达到的。有了float之后只需要加一个float:left,轻松搞定。

‘咦,如果float可以处理图文的问题,那用来布局不也可以吗?’,后来有人用float试着用于网页布局,还真的可以。

网页中最常见的布局如下:

用float做

比table布局要方便不少,不过float随之而来的带来了 “浮动高度塌陷”的问题:

如果浮动元素的父元素没有设定高度,当其子元素浮动后,父元素就因为内部没有子元素撑起从而高度变为0;

引申:网页元素一般分为 普通流,浮动流,定位流。其中普通流和浮动流在一个层级上,定位流>浮动流>普通流。

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搞出来一系列清除“浮动高度塌陷”的策略方法,非常麻烦。

position:定位;顾名思义,就是确定位置。position同样可以用做网页布局。

同样的效果

不过position需要计算每一个元素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是定死的,略显繁琐和笨重。实际上position我平常只用来定位一些小的标签之类的东西。position优点在于不像float那样会影响其他元素。

关键点:子绝父相。需要定位的元素用absolute绝对定位,其父元素用 relative相对定位。还有fixed固定定位,他是以html为父元素的定位。

flex:弹性;弹性布局很好的解决了float和position的问题,非常好用。

使用方法:

在父元素使用 display:flex确定弹性作用的范围。

然后

justify-content:center(space-around,space-between等);水平方向布局;

align-items:center(flex-start,flex-end等)垂直方向布局;

不过flex不兼容IE8及以下的浏览器。

大部分情况下flex布局已经能满足需要,不过flex只能用作一维布局,也就是说,flex一次只能作用于一条线。如果想要进行二维布局,必须翻转坐标二次弹性,这样会显得不够优雅,这时候grid(网格)布局就发展起来了。

grid布局用法和flex相似,但是作用于二维布局。

先在父元素使用 display:grid确定网格作用范围;

然后

grid-template-columns: 40px 50px auto 50px 40px(行)

grid-template-rows: 25% 100px auto(列)

等等属性,这里只简单介绍,大家了解有这个东西就行。

在现实工作用,以flex为主,position辅助已经足够应对所有问题。

1、通过verticle-align:middle实现CSS垂直居中。

通过vertical-align:middle实现CSS垂直居中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但是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vertical生效的前提是元素的display:inline-block。

2、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垂直居中。

随着越来越多浏览器兼容CSS中的flexbox特性,所以现在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水平居中的方案也越来越受青睐。

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垂直居中的方法是给父元素display:flex而子元素align-self:center

这个跟CSS水平居中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flex-direction上有所差别,一个是row(默认值),另外一个是column。

3、通过伪元素:before实现CSS垂直居中。

具体方式是为父元素添加伪元素:before,使得子元素实现垂直居中。

4、通过display:table-cell实现CSS垂直居中。

给父元素display:table,子元素display:table-cell的方式实现CSS垂直居中。

5、通过隐藏节点实现CSS垂直居中。

创建一个隐藏节点#hide,使得隐藏节点的height值为剩余高度的一半即可。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CSS水平居中,原理一样。

6、已知父元素高度通过transform实现CSS垂直居中。

给子元素的position:relative,再通过translateY即可定位到垂直居中的位置。

7、到垂直居中的位置。

8、通过line-height实现CSS垂直居中。

设置子元素的line-height值等于父元素的height,这种方法适用于子元素为单行文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