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CSS伪元素

html-css019

深入理解CSS伪元素,第1张

伪元素顾名思义伪装成元素,但不是元素,这与生成内容相关。生成内容主要指由浏览器创建的内容,而不是由标志或内容来表示。生成内容主要由:before和:after伪元素来实现,当然伪元素还包括:first-line,:first-letter和::selection

:first-letter

指定一个元素第一个字母的样式

注意1:所有前导标点符号应与第一个字母一同应用该样式

注意2:只能与块级元素关联

注意3:只有当选择器部分和左大括号之间有空格时,IE6-浏览器才支持。因为first-letter中存在连接符的原因

:first-line

设置元素中第一行文本的样式

注意1:只能与块级元素关联

注意2:只有当选择器部分和左大括号之间有空格时,IE6-浏览器才支持。因为first-line中存在连接符的原因

:before(IE7-浏览器不支持)

在元素内容的最开始插入生成内容

注意:默认这个伪元素是行内元素,且继承元素可继承的属性;IE7-浏览器中必须声明!DOCTYPE,否则不起作用

:after(IE7-浏览器不支持)

在元素内容的最后插入生成内容

注意:默认这个伪元素是行内元素,且继承元素可继承的属性;IE7-浏览器中必须声明!DOCTYPE,否则不起作用

::selection(IE8-浏览器不支持)

匹配被用户选择的部分

注意1:firefox浏览器需要添加-moz-前缀

注意2:只支持双冒号写法

注意3:只支持颜色和背景颜色两个样式

下面是伪元素的速查表

【content属性】

content属性应用于before和after伪元素

【1】 <string>里面的内容会原样显示,即使包含某种标记也不例外。

注意1:如果希望生成内容中有一个换行,则需要使用\A

注意2:若是一个很长的串,需要它拆分成多行则需要用\对换行符转义

【2】 <uri>

【3】attr( <identifier>)

<补充>【quotes属性】

管理引号

【4】open-quote|close-quote

【5】counter

首字下沉

钉子效果

图片叠加效果

在CSS里头,counter是个很有意思的功能,最常见得就是如果我们使用list清单,样式选择decimal十进制,当清单变多的时候数字也会跟着增加,底层貌似就是使用counter来做的,也因为counter所产生的数值并不存在于网页的元素内,所以如果我们要在清单元素之外使用,就必须透过::before或::after的content来实现。

counter最的基本用法一定要有一个父元素和子元素(类似list的原理,使用ul包着li),所以长相会类似下面这段html:

在CSS里头,先针对div父元素使用counter-reset:num;进行计数器归零的设置,里面num是计数器累加数值的变数,接着可以在span::before里面看到counter-increment:num;这一段,这段的作用是把num累加上去,预设数值为加1,接着就透过content显示出来。

透过指定一开始counter-reset的起始数值,还有counter-increment累加的间隔数值,就可以做出从某个数值开始或只显示偶数、奇数的效果。

如果要更换数字的样式,也可以透过计数器的第二个设定值list-style-type来更改,下面的例子就是将样式更改为georgian。

除了指定单一个变数外,counter也可以同时指定多个变数,例如下面这段HTML,有三个类别在里面,我分别用span、i和b来分类。

CSS一开始counter-reset可以指定多个变数,透过一个空白字元分隔,如果空白字元后面接着数字则是起始值,没有数字预设为0,当这样设定之后,就可以看到不同类别的数字代号就不同。

如果遇到了巢状结构,需要一层层的展开(例如:1 >1.1 >1.1.1),采用上述的作法可能就会复杂许多,好在counter还提供了另外一个counters的功能,目的就是来解决巢状结构的麻烦事,在开始前可以先看看透过ul和li组合的清单长相:

传统的清单如果将list-style设为decimal,同样可以具备数字接续的功能,但相对来说要做一些特殊变化就办不到了。

透过content和counters的搭配,我们就可以告别预设值的困扰,甚至可以在不使用清单ul和li的状况下,实现和清单一模一样的效果,举例来说,我们纯粹透过div模拟一个清单的长相(状态仍然必须是有父元素和子元素的概念),里面的样式b就等于是ul,样式a就等于是li:

由于b的外层没有东西,所以一开始要把body和b都进行counter reset的动作,接着透过counters的使用,让计数器的数值可以一个接着一个放进去,如此一来就可以做到原本清单不容易实现的效果了。

了解原理之后,透过 ::before 和 ::after 的交互应用,就可以做出颇具特色的列表效果。

“.ul-menu:after”中 “.ul-menu”代指所有类名为“.ul-menu”的元素,也就是正常元素,而“:after”则代指在“.ul-menu”这个元素内部的末尾处,这个“after”即为伪元素,因为这个元素在HTML代码里并不存在,所以成为“伪元素”,也就是假的元素,其中属性名“content”就是设定这个元素的内容。

也就是在所有“.ul-menu”的末尾添加一个“.”。

“display:block”确实如你所说,而visibility则是用于隐藏该元素的视觉效果,使得该元素不在浏览器中呈现,注意“display:none”也可以使得元素不可见,但这两者有区别,“visibility:hidden”使得元素不存在的同时使该元素还占有其原来在文档流中的位置,“display:none”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