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一颗树,JS中常见的树形数据结构如下,children属性对应的是子树
let tree = [
{
id: '1',
name: '节点1',
children: [
{
id: '1-1',
name: '节点1-1'
}
]
},
{
id: '2',
name: '节点2',
children: [
{
id: '2-1',
name: '节点2-1'
},
{
id: '2-2',
name: '节点2-2',
children: [
{
id: '2-2-1',
name: '节点2-2-1'
}
]
}
]
},
{
id: '3',
name: '节点3'
}
]
二、深度优先遍历(DFS)
1、递归实现
function treeIterator(tree, func) {
tree.forEach((node) =>{
func(node)
node.children &&treeIterator(node.children, func)
})
}
实现逻辑简述:定义treeIterator函数,传入tree(树)和func(回调函数)两个参数,遍历tree数组,执行回调函数,如果当前节点存在children,则递归调用。
函数调用验证:调用treeIterator函数,传入上文定义好的树结构数组,打印出每个节点的name值。
treeIterator(tree, (node) =>{
console.log(node.name)
})
控制台打印结果如下:
2、循环实现
function treeIterator(tree, func) {
let node, curTree = [...tree]
while ((node = curTree.shift())) {
func(node)
node.children &&curTree.unshift(...node.children)
}
}
实现逻辑简述:
(1)定义node作为当前节点,curTree为传入的树(不影响原数组tree);
(2)执行while循环,curTree数组第一个元素从其中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赋值给node;
(3)①执行回调函数;②如果当前节点存在子树,则追加到curTree数组的开头,继续执行循环,直到curTree没有元素为止。
函数调用验证:参考上述递归实现验证,方式和结果一致。
三、广度优先遍历(BFS)
function treeIterator(tree, func) {
let node, curTree = [...tree]
while ((node = curTree.shift())) {
func(node)
node.children &&curTree.push(...node.children)
}
}
实现逻辑简述:和上述深度优先遍历的循环实现差不多。区别在于如果当前节点存在子树,则追加到list数组的末尾。
1. 虚拟DOM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JS对象,是为了提高页面渲染的性能。
虚拟DOM的解决方式是,通过状态生产一个虚拟状态Dom,然后根据虚拟节点进行渲染,假如是首次渲染的就会直接渲染,但是二次往后的话就是进行虚拟状态树的对比,只更新不同的地方。
2. 换成AST的是Vue模板,Vue需要根据模版去处理各种插值、指令;
生成虚拟DOM的是最终要展示在页面上的内容的对象描述,Vue每次需要通过Diff算法对比新旧虚拟DOM的差异;
固定模版生成的AST是不变的,虚拟DOM是不断变化、需要进行差异对比的(数据等会变)。
template -->抽象语法树 -->render(h) -->虚拟DOM-->UI
3. 抽象语法树的终点是渲染函数(h函数)。
渲染函数(h函数),它既是AST的产物,也是vnode(虚拟节点)的起源。h函数里面是不含指令的。
抽象语法树不会进行diff算法的并且抽象语法树不会直接生成虚拟节点,抽象语法树最终生成的是渲染函数的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71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