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百度空间CSS入门,请问高手是怎么运用自如的,入门该看些什么书?我不要金子,我要点金的手指头!
解析:
要入门,先来这里看看:
w3pop/tech/school/css/default
那里有丰富的实例演示,可以直观地理解代码并运用到空间去。
左边是目录,右边是讲解,点击英文标题就有演示。
小提示:在演示时试着修改代码里的数值,比如把5px改为100px,数值要有一定的差距,才容易看到效果和区别。
我们知道html中元素对外表现都是一个个盒子或者说是框,那么这些盒子是否都一样呢?前面说过,这些盒子有的是从上到下竖着摆放的,而有的是横着摆放的。另外,有的盒子装的内容是直接展示的,有的却是魔术盒,根据标签和属性决定具体的展示内容。
替换元素是指,浏览器会根据元素的标签和属性,来决定元素的具体显示内容。 其内容不受CSS视觉格式化模型控制,CSS渲染模型并不考虑对此内容的渲染,且元素本身一般拥有固有尺寸(宽度,高度,宽高比)。
最明显的两个例子:
另外,textarea、select、object、video都是替换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没有实际的内容,即是一个空元素,浏览器会根据元素的标签类型和属性来显示这些元素。audio和canvas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为替换元素。使用CSS的content属性插入的对象是匿名替换元素。
HTML 的大多数元素是非替换元素,浏览器直接将其内容显示出来。例如:div, p, span
普通流中,块元素独占一行。例如:div,p,h1等。
普通流中,行内元素左右可以有其他行内元素。
块级元素,width,height,margin,boder的设置遵循盒模型。
行内替换元素,width,height,margin,boder的设置遵循盒模型。另外,当其宽高有auto属性时,其表现如下:
css 行内元素 块元素 替换元素 非替换元素 以及这些元素的width height margin padding 特性
替换元素和非替换元素
html元素两种分类。替换元素和不可替换元素;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
置换元素(替换元素)和非置换元素(不可替换元素)
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的总结
置换和非置换元素
Tailwindcss 是一个功能类优先的 CSS 框架,通过 flex, pt-4, text-center 和 rotate-90 这种原子类组合快速构建网站,而不需要离开你的 HTML。就是记住原子类,不要再自己想 CSS 命名一股脑子写 HTMl 就行了!
它与常规的 Bootstrap、Bulma 和 Material UI 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提供预设的组件,比如:按钮、菜单和面包屑等。在 Bootstrap 中创建一个按钮:
得到如下:
而 Tailwindcss 没有固定的预设样式,所以需要自己组合:
结果:
一个方法、一个库、一个框架或者说一个新的东西的出现肯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不然它的出现可能毫无意思。就算是手工耿做的一些无厘头的东西,实际看着还有点用呢(最近他给僵尸做了一辆自行车):
那 Tailwindcss 解决了什么问题?可以从作者的意图看出:
他认为语义化的 CSS 并不是很好维护。
其实想想自己项目初始的时候自己起的很有语义化的名字,随着业务的变化和不同人员的更改那个起初很有意义的名字已经 名不符实 。
还有我们在使用 Bootstrap 预设类的 UI 框架时遇到设计风格和公司内部不同时,重置样式也会带来头疼的问题。
我们这里使用的是 V3 版本的 CDN(不推荐),若想配合构建工具看看官网如何使用的。V2 的 CDN 是引入一个 CSS 文件,而 V3 引入的是一个 script 。
结果:
https://tailwindcss.com/docs/hover-focus-and-other-states
结果:
看下 hover 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之前给某个样式添加 hover 如何做?
在 Tailwindcss 中不是给现有的 class 添加一个 hover 状态,而是新增一个特定功能的 class :
这样有类似 hover 样式的就可以复用了。
学习 Tailwindcss 的期初负担在于记忆类名,还好都是有规律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