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脑垃圾?该怎么处理?

电脑教程07

什么是电脑垃圾?该怎么处理?,第1张

电脑垃圾就是当你打开关掉一个文件时产生的零碎东西,你可以用我一下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电脑上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然后复制一下的代码,保存为.bat格式的文件,然后运行一下就可以啦

@echo

off

echo

正在清除系统垃圾文件,请稍等......

del

/f

/s

/q

%systemdrive%\*.tmp

del

/f

/s

/q

%systemdrive%\*._mp

del

/f

/s

/q

%systemdrive%\*.log

del

/f

/s

/q

%systemdrive%\*.gid

del

/f

/s

/q

%systemdrive%\*.chk

del

/f

/s

/q

%systemdrive%\*.old

del

/f

/s

/q

%systemdrive%\recycled\*.*

del

/f

/s

/q

%windir%\*.bak

del

/f

/s

/q

%windir%\prefetch\*.*

rd

/s

/q

%windir%\temp

&

md

%windir%\temp

del

/f

/q

%userprofile%\cookies\*.*

del

/f

/q

%userprofile%\recent\*.*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echo

清除系统LJ完成!

echo.

&

pause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今后的较长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将获得快速的发展,它将成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一些问题,这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更新换代周期短、淘汰率高,大量废弃的电脑设备逐渐变成“电脑垃圾”,成为未来环境保护中的新隐患。电脑生产厂家制造一台个人电脑需要用约700种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大约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例如:用于制造电脑机壳的塑料上涂有一层防火的有毒制剂,一台电脑显示器中含有大约1.14千克的有害元素铅,其中大部分的铅包含在用于制作显示器的玻璃中。如果我们将这些垃圾掩埋在土壤中,而不经任何过滤,这些玻璃中的铅将会渗透出来,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人们时下普遍的处理方法是将这些垃圾进行烧化,在烧化的同时,这些原料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有毒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最终形成酸雨。目前,随着电脑垃圾迅速增长而给环保带来的危害正波及全球。

美国计算机制造商一年可以销售3670万台电脑,而一台电脑大约在18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淘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份最新的报告指出,1998年美国共淘汰2000万台电脑,但只有11%的零件被重新组装。这些废旧的电脑该如何处理,至今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其次,制造电脑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据测算,制造一台电脑需耗水3.3万升、耗电2315度。家用电脑使用时的一般耗电量均在100瓦以上,相当多的用户一旦开机即保持开机状态,实际使用时间只有开机时间的1/5,因而造成电力的大量耗费。再次,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对其它电器产生干扰,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有,计算机包装材料所使用的泡沫塑料或其它起缓冲作用的填垫物、填充物均不易降解,容易形成白色污染。

广东是我国较大的电脑生产基地,电脑的普及率较高,旧电脑淘汰的高峰期正在形成。因此,人们在对信息产品制造业保持高度热情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一,建立废旧电脑的回收利用制度。鼓励计算机生产厂商和电脑组装公司回收淘汰的废旧电脑,政府亦可设立相应的废旧电脑回收处理中心,分拆出可再利用的元器件,并将废弃物集中处理。第二,积极推行“绿色电脑”概念。个人电脑的绿色革命应从节能开始。1998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并颁发了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电脑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规定了节能电脑的概念、基本要求、技术内容、试验方法,适用于计算机主机、显示器、终端产品。在同等性能、价格的情况下,政府对达到节能标准的产品可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第三,应对在广东境内设厂的国内外电脑制造商的制造工艺进行检查,对耗费能源过大的生产厂家应限令其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耗费资源的国外投资项目应严加控制,以防止污染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