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电脑市场发展情况

电脑教程016

近两年电脑市场发展情况,第1张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计算机产量达到9336.4万台,比上一年增长15.5%,而身居计算机产品龙头老大地位的品牌机市场,一方面顶住了笔记本市场的强大压力,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品牌机市场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也渐渐呈现出很多值得回味的消费特点,下面笔者就尝试从消费心理层面出发,小议国内品牌机消费市场的差异性特点,以及由此造成的品牌机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两大因素造就南北市场消费差异

尽管中国的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土消费群在消费习惯与心理上存在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不同于人口较少、地域差异不明显的发达国家。

由于我国各大地理区域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区域环境各不相同,逐渐形成了一个南北差异明显、东西消费各异的特殊市场,具有某些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按地域分别组成了南北两大消费者群体,同一消费者群体中的消费者在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共同之处,而不同消费者群体成员之间在消费方面存在着多种差异。很多跨国公司之所以在面对本土企业的反击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很大程度就是由为其在应对国内市场的地域消费差异方面准备不足,不能很快适应本土消费者的要求造成的。

这种差异性的特点在IT行业,尤其是品牌机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具体体现在:

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消费者较为注重务实、讲求理性,这一群体在选购品牌机的过程中更为重视产品的性价比要素,其大多会较为详细的对比不同品牌产品在性能与价格方面的差距,选择性价比更为突出的中低端实用性产品,并且从感官和心理层面分析,其更为偏爱于设计精巧的品牌机产品,因此5000元以下的高性价比机型在南方市场十分畅销。

相对而言,北京、西安等北方地区的消费者更为注重品牌机产品的体验要素和综合价值,其在消费行为中更多的偏向于感性要素,其对于外观设计较为简约、大气、出色的中高端产品亲睐有加,酷睿双核、22寸宽屏等体验性因素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所以6000-7000元价位的机型也很受市场欢迎。

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相结合发生作用的过程既为消费过程,它不仅指购买过程,还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时所有的行为活动过程,品牌机的消费过程是消费者寻找、选定、购买、使用,以及评价满足其实际需要的PC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之所以南北两大地域的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南北地域不同的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尽相同,消费者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有了差异性的发展,因此造就了北方人较为大气洒脱、南方人大多精明务实的性格,从而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消费习惯。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态度与要求划分,南方消费者可以基本划入理智型和经济型消费者范畴,这类消费者头脑清醒、理智,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有较强的信息处理的能力。在购买品牌机前,其大多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广泛搜集信息,对市场行情较为熟悉,决策比较谨慎,能够自主地作出购买决策,不受他人和广告宣传的影响,在整个购买活动中以理智支配购买行为。同时,其大多富有经济头脑,计划性强,对价格比较敏感,选价心理较重,往往以价格的高低作为选购的标准。

与此相对,北方消费者可以基本划入随意型和冲动型消费者范畴,这类消费者购买目的性不是很强,缺乏消费经验,在购买过程中,相对较为随意,不过分苛求、不过度挑剔,容易接受销售人员的提示和帮助,对于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心理反映较为活跃,在商品广告、推销人员和他人影响的刺激下,往往不会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分析,主要以感觉和体验决定商品的购买行为,他们对大方得体的新机型、时尚流行的品牌机产品反应较为热烈,容易购买。

另一方面,南北两地消费者在具体的产品应用和消费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消费者由于对外交通往来较为频繁,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多,其对于IT产品和时尚潮流较为敏感,在生活模式和消费习惯方面更为开放和积极,一般而言,南方消费者更新电脑、手机、MP3等IT产品的频率较高,因此,在购买品牌机产品的过程中,这一群体更为注重实用性原则,其主要通过降低单次的消费投入和适当提高更新频率来保证自己的消费品质,控制自己的整体投入,以此保证自己或家庭的消费水平永远不落人后。

相对而言,北方消费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更为深入,其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表现较为传统与感性,相对于南方消费者表现出的理性物质消费,北方消费者的感性消费具有以下弹性化、个性化、可塑性强等特征,这一群体更为讲求消费行为的长远价值与体验延伸,其更新电脑、MP3、手机等IT产品的频率相对低于南方消费者,他们在考虑产品性能的同时,还会适当兼顾其使用周期以及相应的潜在价值,所以在选购单位价值较高的品牌机产品过程中,北方消费者大多会投入相对较多的资金以减少更新的频率,避免过于频繁的升级或更新工作。

正是由于上述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造就了国内品牌机市场机型丰富、全线开花的良好局面,而与此同时,南北市场的消费差异也为很多国内品牌制定产品战略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影响了众多国内电脑品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二、两大国内PC品牌差异化发展大PK

尽管全球计算机硬件产业的成长性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厂商已经逐渐退出了品牌机市场,但是国内几大品牌电脑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还是顶住了下滑的势头,保住了自身发展的底线,随着各级地区性与投机性中小品牌逐渐退出品牌机市场,实力雄厚的领先企业凭借其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推广两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引导消费潮流,消费市场作为2006年品牌电脑增长的主要动力,家庭用户和中小企业两大消费群体贡献了市场增量的60%,这也导致了国内品牌机市场的结构变化,采用AMD处理器的品牌机产品比重进一步上升,其产品几乎渗透进入了所有国内电脑厂商,双核应用的概念和产品快速推广,液晶电脑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宽屏产品逐渐成为家用主流,而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联想和神舟两大国内电脑品牌日益明晰、十分成功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从两个月的品牌排行表,我们就能感受到联想沉稳的霸气与神舟充盈的勇气。

以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南北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联想和神舟两大国内电脑品牌的企业运作与发展定位,尽管这样的关联有些片面,事实上也没有一家公司会把注意力仅仅放在一个区域消费市场,但是在很多消费者和销售商的眼中,来自北京的联想和来自深圳的神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方和南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文化与消费模式,两大品牌一个着眼于价值,一个着力于价格,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商业理念与市场战略。

作为全球第三大电脑供应商的联想集团,自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其在国际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表现十分抢眼,根据其官方公布的财务报表,联想集团2006至2007财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额112亿美元,在大中华区、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区市场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增长,个人预计其全年营业额可达150亿美元左右,笔者在此也大胆预言,联想集团将入选《财富》杂志即将公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成为中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IT制造类公司。

在其主攻的大中华区品牌机市场,联想电脑一贯遵循以创新、高效及客户满意为导向的业务模式,依靠联想电脑覆盖全球的研发中心,其天骄、锋行、家悦系列家用产品在外观工艺、细节处理与性能品质方面都保持着领先于其它国内品牌的较高水准,并屡获国内外各类设计奖项的肯定,配合联想电脑覆盖全国、完善优质的服务体系以及注重体验、领先品牌的企业定位,联想电脑的品牌机产品十分符合北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北方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联想集团以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身份在全球的努力拓展,联想电脑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凭借创新设计、一流品质与应用价值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典范,成为了“中国创造”的一张名片,向海外展示着中国的大气与出色,这也说明,虽然联想电脑已经全面步入了国际化运营,但仍旧保留着当年中科院北方汉子闯商海的秉性,在经营风格与企业理念上维系了北方人的大气与洒脱。

市场的关注不仅反映了消费的需求态势,也指明了企业的产品方向。

风头正劲的神舟电脑隶属于深圳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IT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民营高科技公司,经过短短六年的发展,神舟电脑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PC供应商,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联想,并已将业务延伸到韩国、德国等海外市场,神舟电脑因为身处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这一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凭借产业集群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便利的运输条件、完善的优惠政策以及成熟的配套产业等优势,神舟电脑高举价格屠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品牌机产品的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在中低端消费市场取得了很大突破,其新梦、新瑞、新禧、锐龙几大系列家用品牌机产品凭借强劲的性价比优势得到了南方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在南方的区域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战果。

继神舟电脑在品牌机和笔记本领域先后掀起低价普及风暴之后,其又于3月16日发布了新款14寸和15.4寸宽屏唐朝液晶一体电脑,再次将普及风暴刮到了一体电脑领域,而通过实际的市场表现,也的确证明了神舟电脑作为“深圳制造”的生猛力道与市场定位,众多同样来自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带的二三线电脑品牌也在不断借鉴和学习神舟电脑的发展模式,沿着低成本战略继续前进,将高性价比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更大限度的贴近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如同金庸笔下的南帝北丐一般,联想与神舟两大品牌也以其对于本土市场特有的理解与独到的观察在IT江湖中行走与打拼,两大高手屡有交手,彼此攻守回合不断,尽管就目前的市场态势而言,神舟电脑等国内二三线品牌还不具备冲击联想第一宝座的实力,但是没人能预见未来市场的走势与变化,也没人能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趋势,作为代表了中国IT产业两种不同发展思路的标志性企业,在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品牌机市场,究竟是高性价比更得人心,还是整体价值更受推崇,让我们一起期待有实力、有信心、有远见的PC供应商在今年的卓越表现,相信会有一个令人完美的答案!

PC电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苹果(AAPL)、三星电子(005930.KS)、华硕(2357)、联想集团(00992.HK)、中国长城(000066)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市场PC电脑出货量、厂商出货量、中美电脑渗透率

1、疫情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形态,“线上生活”增加PC电脑的需求量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PC个人电脑终于在IBM、笑特尔、微软、思科等一大批巨头的推动下,迎来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从此PC进入高速发展期。1995年左右开始,台式电脑大规模进入普通欧美家庭,2000年左右笔记本电脑爆发式增长,尤其是2000年左右PC电脑进入亚太市场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彻底激活了PC市场。

然而在自智能手机快速快速普及之后,人们使用PC电脑的时间大幅缩短,如果不是非必要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通过智能手机完成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然而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居家办公以及应对企业升级等需求导致PC电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PC电脑在2020年和2021年也迎来了市场的回暖,居家远程办公使得PC电脑的需求大幅扩张,带动了PC电脑的市场出货量增长。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披露中国2020年PC电脑出货量与2019年相比增加1.7%,达到4910万台,这是9年来电脑出货量首次实现增长。

2、2021年第二季度,联想出货量保持增长

中国电脑市场上,联想集团占有40%左右份额。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需求的增长,在中国大陆地区,联想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并进一步拉开了与第二名惠普之间的差距。

3、中美个人电脑渗透率相差70%,中国PC电脑市场空间大

目前中国的渗透率只有20%左右,而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脑渗透率普遍在90%以上,中美个人电脑渗透率相差70%反映出中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渗透率提升机会。全球电脑市场逻辑正经历由“一家一台”向“一人一台”升级,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注:国家统计局国际年鉴仅更新至2018年,但是数据仍能说明我国PC电脑的渗透率较低。

4、中国PC电脑十大发展趋势助力行业发展,2025年中国PC市场出货量将达67.66百万台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先生认为,K12、智慧办公,以及政府行业将成为中国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因。当然市场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疫情控制、配件缺货等因素。PC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最近几年正在面临一系列新的颠覆。未来这个成熟的市场将面临更多的颠覆——产品形态、客户群,甚至在架构上都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根据最新IDC调研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PC市场出货量规模将达到约6766万台。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胡文静认为,未来PC市场增量将更有赖于人口效应,人在不断往城市圈进行迁移。人随产业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会推动区域相关优势产业的高速发展,集群效应将更明显。比如集中在长三角的高性能集成电路、珠三角的无人机装备制适、一线城市的生物技术、高端软件等产业。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布局变化将释放新的PC市场增长空问,跟踪关注分城市的人口流入和产业方向将有助于润察PC电脑行业的发展先机。

电脑销量增加,联想、惠普、戴尔成最大赢家,受大趋势带动,前五大厂商——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具体而言,联想仍然位列第一,出货量同比增长60.6%至2040万台,拿下24.7%市场份额;惠普以23.3%市占率屈居第二,出货量1924万台,同比增长64.4%略高于联想,已经拉近了2020年第一季度与联想之间的差距。

小米、华为等新选手在PC市场扎下根来,并建立起了覆盖低中高端价位和不同用户群体的全产品线。虽然目前仍被归为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宏碁之后的“Others”阵营,小米和华为依然在持续发力甚至加码PC市场;假以时日,凭借更强大的全产品线阵容和更完备的渠道销售资源,他们还是有可能最终杀入全球五大PC厂商之列。

疫情肆虐期间PC市场却逆市上扬,这一情况反映出电脑是最纯粹的生产力工具,也是智能手机或平板设备无可取代的。即便电脑的使用需求已经被压缩到“专业”办公或游戏场景,但这依然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也应该是智能手机以外最重要的硬件市场。

电脑销量暴涨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年末未满足的需求延续到今年第一季。去年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和线上学习的人数大增,使得PC和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大大增加,众多企业成为该趋势的受益者,并且这一趋势也延续到今年。

而今年后PC市场面临的零部件短缺、疫情导致的物流运输问题等,导致供应紧张且平均售价上涨,侧面提高企业营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场的持续复苏也因为游戏需求大涨,以及教育领域对触摸屏的需求等共同推动。

PC对于无论工作、学习、游戏、健康医疗等行业中的用户间直接互动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用户不仅有线上线下的使用需求,更有更高质量进行远程会议、远程学习、远程创作的需求。这一定会推动行业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