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航空母舰全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空母舰(Gerald R.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s),在其第一艘“福特”号(USS Gerald R. Ford)正式定名之前,本级航空母舰原本被称为CVN 21未来航母计划(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其中“21”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母设计)。
本级航空母舰的第一艘“福特”号于2005年8月11日开工建造,2013年11月9日正式下水,2017年7月22日服役,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本级航母计划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取代尼米兹级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骨.干。
设计特点福特级是美国第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CAD)设计的航空母舰,应用了虚拟影像技术,在设计过程就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此外也容许多组团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设计开发,节约时间。乍看之下,福特级的布局似乎与尼米兹级大致相似,不过实际上仍做了相当多的改良。飞行甲板布局方面,如同前述,CVN-21在规划之初曾出现全新的构型,例如一个将降落区、起飞区分于舰身两侧的大胆构想;不过考量成本与风险后, 福特级仍以现役美国航空母舰的配置为基础进行改良。
自动化福特级航空母舰与舰载机队的相关运作大幅改进,加上舰内的设备全面网络化与电脑化,因此它的整体自动化程度较尼米兹级大为增加,有效降低人力需求,航空母舰操作人员将从尼米兹级的3190人减至2000人左右;减少的约1200名人力中,维持航空母舰本身运作的人员占了800名,其余400名是支援舰载机队的相关人员。此外,美国航空母舰新一代舰载机队机型种类也比以往降低许多, 故舰载机联队的人员编制也可能获得相当程度的缩减。由于人员减少,福特级的平均起居水平也有所增加,不仅每个人的空间更有隐私性,每一间住舱都有厕所。
弹射器福特级与现役美军航空母舰相同,拥有四具弹射器,两具位于舰艏,另外两具位于斜角甲板;只不过一向被美国航空母舰采用的蒸汽弹射器, 在福特级上将被新研发的电磁弹射器EMALS(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取代。传统蒸汽弹射器是将由反应炉制.造的大量高压蒸汽储存于汽缸中,使用时用蒸汽推动牵引飞机的弹射梭,以270km的时速将飞机弹射升空;可想而知,蒸汽输送时将产生多少损耗,储存高压蒸汽的汽缸或者输送蒸汽的管线亦需颇大的空间,高压弹射系统中的活.塞、管路与筏门等零件承受的损耗也十分惊人。现有C-13-2弹射器最常出现故障的部位是调节蒸汽压力的活门以及储存蒸汽的汽缸(两者都需要定期的预防性保养),此外弹射轨与牵引飞机鼻轮的梭车因高温摩擦而失火的情况也时有所闻。
美国海军为福特级研发弹射器时,便不再走蒸汽弹射器的道路,而改发展革.命性的EMALS。电磁弹射器的原理则是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间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磁斥力,将飞机弹射升空。电动马达的基本原理是在定子(stator)上通以方向不断改变的电流,利.用电流改变造成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磁场,进而使带有磁性的“转子”受力而产生运.动。传统马达的定子采用环状排列,使得转子产生原地旋转运.动;而电磁弹射器则采用两侧式线性.感应马达(DouВLe 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定子分为两侧直线排列,充当弹射器的轨道,而转子则在两排定子之间进行直线运.动,转子上头便连接了用于牵引飞机鼻轮的梭车(shuttle)。
着舰回收福特级用先进飞机回收系统AARS(Advanced Aircraft Recovery System)来取代传统式的拦.阻索。传统式拦.阻索由拦截钢缆与液压缓冲机.构成,以尼米兹级的MK-7 Mod3为例,能把一架降落速度130节(240km/hr)、重25吨的飞机在两秒之内于100m之内截停,共吸收⑥4.4MJ的能量;不过这也接近这类系统的性能极限。在以往,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武.装以廉价无导引武.器为主,如果在任务中没有用完,降落前大可将其抛海以减少降落时的重量与风险;然而,现美国舰载机主要都配备精密昂贵的导引武.器,如果没有用完就必须携回。因此,美国航空母舰上的拦截回收系统的能耐必须强化,才能有效拦住返航重量日益提高的舰载机。
甲板布局福特级与尼米兹级相较,在飞行甲板布局方面最主要的改良是油料与弹.药补给的动线。后期型尼米兹级拥有三具甲板弹.药升降机,分别位于前方弹射器中.央、右舷两座靠前方的飞机升降机之间,以及舰岛旁边;进行弹.药补给作业时,舰上人员必须先透过弹舱升降机,将武.器从水线以下的弹.药库(分置于数层舰底甲板)往上送至03甲板(即下甲板机库的再下一层),然后借用位于03甲板的舰上餐厅餐厅空间,在餐桌上完成武.器的组装设定,接着透过输送车将弹.药运至甲板弹.药升降机部位,才能送上飞行甲板。
尼米兹级将甲板弹.药升降机设在飞行甲板中间是因为配合弹.药库的位置,这使得在透过弹.药升降机将武.器送上甲板时,所有的飞行起降作业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升降机
必须暂停。此外,武.器送上甲板后,还需透过甲板运输车个别地送到每一架需要挂弹的飞机位置;相似地,飞机的加油作业也是透过穿梭在甲板各处的加油车直接开到需要补给的飞机旁进行。总而言之,每次尼米兹级的机队进行加油挂弹作业,总共需耗费2小时左右。
动力系统福特级引进整合电力系统(IPS)的概念,因为电力系统在分配管理上十分便利,因此尽可能地用其取代原先航空母舰上的蒸汽次系统。然而不仅电磁弹射器、回收系统、升降机、烹饪、热水供应、洗衣及暖气等需要使用电力,各式侦测、作战和指管通情设施也是用电力驱动,因此福特级的动力系统必须提.供远高于现役航空母舰的电力,并需配备更全面而完善的电力供应设施。
在核反应堆选用上,长年为美国海军核动力航空母舰提.供反应堆的西屋(Westinghouse)公.司提出新的A5W反应堆方案,然而在1999年的竞标中,西屋公.司败给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属于美国政.府的贝蒂斯核子动力实验室(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因此福特级的反应堆便称为A1B(B代.表贝蒂斯)。福特级将配备两具A1B反应堆,功率较尼米兹级增加25%以上,同时配备13500V输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则高达20万千瓦,几乎是尼米兹级(6万4000千瓦)的三倍,能充分供给EMALS所需的电力;由于有充裕的电力,福特级成为第一种所有机房都设有冷气空调的舰艇,增加了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并降低了机房内设备的维修保养需求。此外A1B反应堆的堆芯使用寿命长达50年,可以使福特级在服役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正常的动力功率,不需要回到船坞更换堆芯,从而增加了寿命周期内的执勤时间。
除了新反应堆外,福特级使用了全新的整体轮机系统以及配电系统,因此电力的整合、分配架构也重新规划,例如在全舰各处设置分区供电系统,并设置一个电脑控.制配电系统,使电力的分配合理化。最初福特级甚至打算连推进系统也采用电力推进,即以反应堆发出的电力驱动由电动马达带动的推进器(例如可转式囊荚推进器),然而由于供10万吨级舰艇使用的电力推进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前三艘福特级仍将以蒸汽涡轮直接驱动四轴螺旋桨推进,推进功率将达到104MW(约280000 马力),略高于尼米兹级。
船电武.装福特级大量采用先进的侦测、电子战系统以及C4I设备(包括CEC协同接战能力),以符合美国海军未来IT-21联网作战的要求,舰上的指挥管.制中枢将是CommonC2System共同作战指挥系统,能整合舰上一切指管通情与武.器射控功能。舰上各型相控阵雷达、卫星通讯、资料传输链、电子战系统与联合精确进场暨降落系统的天线整合于舰桥结构内,或置于舰桥顶部的轻量化桅杆上。舰上的作战与指管通情系统将采用开放式的架构,大量使用民间商规组建,以利于服役生涯中的维护与升级作业;而舰上的整合通信系统则由АVaya公.司提.供。福特级的轻量化桅杆由复合材料制.造,强度与钢铁相仿,但重量便显著地降低。在规划阶段,福特级最主要的侦测系统,是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相同的双频雷达系统(Dual Band Radar,DBR),包括AN/SPY-3 I/J频带多功能雷达(Multi Fuction Radar,MFR),以及AN/SPY-4 S长程广域搜索雷达(Volume Search Radar,VSR),两者都是最先进的数位波形控.制主动相控阵雷达。
不过在2010年6.月,美国海军宣布DDG-1000取消VSR雷达,未来可能以更晚开发、增加反弹道导弹能力的AMDR相控阵雷达来取代,因此福特级也可能会以AMDR来取代DBR系统。以往美国航空母舰的舰岛都拥有两层舰桥,分别供舰长以及航空母舰战斗群指挥官使用;而福特级的舰岛仅设置一层宽广的主舰桥,并在主舰桥靠近舰岛左侧的上方与下方,各设置一层小型舰桥,上方应为舰载机管.制室,下方则用于监.视飞行甲板运作。这种较为紧致的空间配置,似乎是基于美国海军长年累积的操作经验,或者是降低雷达截面积等。自卫武.装方面, 根据模型的照片,第一批福特级的防卫武.器包括MK-15 ВLock 1B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RAM公羊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MK-29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器(照明射控工作由SPY-3相控阵雷达负责)等,安装于两舷和舰尾外侧的平台上;此外根据想象图,福特级还打算舰尾左侧的舷外平台上安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装填海麻雀ESSΜ短程防空导弹,不过实际情况仍有待最后确认。未来福特级的武.器系统可能会朝向电磁炮甚至直接能量的激光炮的方向发展,而福特级舰上极高的“电力化”程度将为这类高能武.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截止2021年4月4日,美军服役11艘航空母舰,其中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和1艘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其分别为: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里根号、布什号以及福特号。
福特级是美国第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CAD)设计的航空母舰,应用了虚拟影像技术,在设计过程就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此外也容许多组团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设计开发,节约时间。
扩展资料:
美国经过多年航空母舰的发展,是现时全球拥有最多、排水量和体积最大、舰载机搭载数量最多、作战效率最强大、而且全部使用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美国正打造两艘排水量十万吨的次世代航空母舰。
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N-65),于1958年2月4日开工,1960年9月24日下水,1961年11月25日正式完工服役,2012年12月1日在诺福克海军基地停用,并于2017年2月3日正式退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航空母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特级航空母舰
1、从技术难度分析,设计和建造航母必须具备五大能力:大功率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大型试验水池和风洞、航母特殊钢、配套电子设备、舰载机技术。2、建造航母必具大功率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能力。冷战当年,美国依靠大功率计算机的帮助,仅在一年半内就绘制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建造所需的10万余张图纸。而苏联没有这些条件,只好发动各设计局的精兵强将“土法上马”,大量运用人工运算和绘制,结果用了比美国多两倍的时间才勉强拿出大吨位航母的设计图纸。3、拥有大型风洞和试验水池能力,是航母设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几个屈指可数的国家能够拥有这些研究和试验设施。制造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前期对设计、制造、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试验要求很高。4、航母用钢也是众多国家心中永远的痛。由于航母船体必须承受住9级以上风浪,对船板要求很高。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美国研制的HY-100特种钢,它被美国政府视为战略物资,不允许擅自出口。5、配套电子设备能否跟上航母建造周期也是重要制约因素。美国航母使用的电子配套系统,一般在船体建造前几年便已着手研制和生产,避免在总装时出现“舰等设备”局面。苏联在这方面却交足了学费。以“库兹涅佐夫”号为例,该舰原定于1985年12月底下水,但海军在1984年底提出改换舰上的无线电对抗系统型号,造舰计划顿时陷于忙乱之中。新的型号设计变化致使12个系统订货脱期和方案被迫修改;造成报废电缆400公里,新增电缆1200公里。6、此外,建造航母,最关键的武器——舰载机也不是谁都能制造的。现今舰载机制造技术控制在极少数国家手里。俄罗斯倚仗其雄厚的航空工业力量在舰载机制造上尚可与美国比肩。印度就是从俄购买的航母配属舰载机。舰载机与常规陆基战机相比,强调机体结构强度更高,必须具有短距离起飞能力,能够抗海洋性气候的腐蚀,机翼能够折叠。这些苛刻要求,常使得那些有心造舰,却无力造机的国家陷于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