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冒泡排序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Python08

c语言中冒泡排序的实现原理是什么?,第1张

冒泡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至此第一趟结束,将最大的数放到了最后。在第二趟: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小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倒数第二个数(倒数第一的位置上已经是最大的),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其实在整个数列中是第二大的数)。如此下去,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用二重循环实现,外循环变量设为i,内循环变量设为j。外循环重复9次,内循环依次重复9,8,...,1次。每次进行比较的两个元素都是与内循环j有关的,它们可以分别用a[j]和a[j+1]标识,i的值依次为1,2,...,9,对于每一个i,

j的值依次为1,2,...10-i

如图所示:

short:修饰int,短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K&R时期引入)

long:修饰int,长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K&R时期引入)

long long:修饰int,超长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C99标准新增)

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有符号数据类型。(C89标准新增)

un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无符号数据类型。(K&R时期引入)

restrict:用于限定和约束指针,并表明指针是访问一个数据对象的唯一且初始的方式。(C99标准新增)

扩展资料:

for循环结构是c语言中最具有特色的循环语句,使用最为灵活方便,它的一般形式为:

for循环体语句 。(其中;不能省略)

表达式1为初值表达式,用于在循环开始前为循环变量赋初值。

表达式2是循环控制逻辑表达式,它控制循环执行的条件,决定循环的次数。

表达式3为循环控制变量修改表达式,它使for循环趋向结束。

循环体语句是在循环控制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被反复执行的语句。

但是在整个for循环过程中,表达式1只计算一次,表达式2和表达式3则可能计算多次,也可能一次也不计算。循环体可能多次执行,也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先执行表达式2,然后执行循环结构,最后表达式3,一直这样循环下去。

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种功能最为强大的语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其他的循环语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num[10],i,j,nSave

    printf("输入10个数:")

    for(i=0i<10i++)

        scanf("%d",&num[i])

    printf("原数组:")

    for(i=0i<10i++)

        printf("%d ",num[i])

    printf("\n")

    for(i=0i<10i++)//冒泡

    {

        for(j=ij<10j++)

        {

            if(num[i]<num[j])

            {

                nSave=num[i]

                num[i]=num[j]

                num[j]=nSave

            }

        }

    }

    printf("降序后的数组:")

    for(i=0i<10i++)

        printf("%d ",num[i])

    printf("\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