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归来,有哪些编程书上了新书榜?

Python015

假期归来,有哪些编程书上了新书榜?,第1张

新年小长假结束了,估计小伙伴们都已经加到工作岗位啦,小编今天看了一眼计算机新书排行榜,一上周有这样几本书上榜。现在就给大家来展示下。

1、机器学习的数学

一周新书榜第2。机器学习工程师们都应该阅读的一本书。

豆瓣评论:

一本吃透机器学习的基础良作

机器学习火了好几年了,而且目测随着5G和计算机算力的发展这个热度还能持续好久,比如大数据、万物互联、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大家都想搞懂机器学习并从中分一杯羹,但人类想要学会机器学习可比机器学会学习要难得多,因为高深的数学知识是每一个深入研究机器学习的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从基础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入手,延伸到优化方法、随机过程、图论,并联系他们所应用于的机器学习算法,给机器学习的入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非常推荐想要吃透机器学习的人好好读读这本书,而且这本书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对于新手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学者和有经验者都能有的放矢

这本书虽然看目录基本都是数学知识,但其实它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对其在机器学习上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并附带了Python代码,让数学不再是单纯的数学,而是通向机器学习应用的大门。。 初学者可以从数学到算法再到代码顺着本书内容一起学习,而有机器学习算法基础的读者完全可以先看应用,然后再对应着看每个应用中自己尚未理解的数学内容,让这本书发挥最大的效用。

2、敏捷测试实战指南

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讲解微服务和敏捷模式下的软件测试知识, 朱少民、茹炳晟等专家力荐的测试专家云层的Z新力作 提供完整代码及容器化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敏捷测试的流程方法及技术实践过程。本书以当下主流的敏捷体系实践为蓝本,从用户故事地图开始逐步梳理迭代过程、构建迭代交付计划,为研发域构建持续集成和持续发布流水线,从而进行特性分支开发,进一步完成主流微服务架构代码编写及分层自动化体系构建,配套基于容器化的管理维护体系,最终完成整个交付生存周期的知识体系梳理。本书可让读者清晰、完整地了解整个敏捷测试流程下的端到端过程,从而拓展眼界,逐步提升测试意识及能力,达到敏捷测试所需要的技术全栈要求。

本书适合测试人员、测试管理人员、程序员学习,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和培训学校的教材。

3、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教程书籍,深入浅出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入门 基于python框架算法,入门必备小白书 课堂培训配备丰富的实战案例赠送全书实例源代码

读者评论

特别好的一本书。我买了以后当做小说读,吃饭,睡觉前,连坐上厕所都爱不释手。作者把机器学习写的这么生动活泼,真是让人理解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因为读得太投入,连做梦都能到自己成了机器学习的程序猿高手了。很好奇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一定是个很幽默风趣高雅的攻城狮。我仔细端详了作者的肖像画,感觉似曾相识,画像上的音容样貌就跟我们身边的你我他那样真实。学习完这门书我觉得我去面试AI公司胸有成竹了,祝我早日拿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本书通过AI“小白”小冰拜师程序员咖哥学习机器学习的对话展开,内容轻松,实战性强,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快速上手路径、数学和Python 基础知识、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经典算法、集成学习、无监督和半监督等非监督学习类型、强化学习实战等内容,以及相关实战案例。本书所有案例均通过Python及Scikit-learn 机器学习库和Keras 深度学习框架实现,同时还包含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内容。

本书适合对AI 感兴趣的程序员、项目经理、在校大学生以及任何想以零基础学机器学习的人,用以入门机器学习领域,建立从理论到实战的知识通道。

精通Rust 第2版

读者评论

很不错,和国内的其它书rust书不同,此书特别强调可操作性!例子都很好!透测!!

这本书很好,上来不是详细介绍语法,而是给个初步印象,反而着重介绍相关工具,开发流程

细节留到后面。

本书内容共17章,由浅入深地讲解Rust相关的知识,涉及基础语法、软件包管理器、测试工具、类型系统、内存管理、异常处理、高级类型、并发模型、宏、外部函数接口、网络编程、HTTP、数据库、WebAssembly、GTK+框架和GDB调试等重要知识点。

本书适合想学习Rust编程的读者阅读,希望读者能够对C、C++或者Python有一些了解。书中丰富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讲解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上手,高效率掌握Rust编程。

值得反复推荐的书

代码整洁之道

豆瓣评论

每个写代码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虽然书中的例子是Java,而我是用Python的,但不管对什么语言,对好代码的要求是一致的。

平时在写代码的时候也会注意命名、格式……等问题,但只是自己摸索,有的地方似懂非懂,仿佛跟真相隔了一层纱。而这本书正是帮我捅破了这层纱,建立了我对好代码的基本认识,读了之后我在平时写代码的时候也会留心书中提到的要点。

成为更好的程序员

R离职前说起新公司,告诉我,他还未入职呢,项目经理就让他阅读这本《代码整洁之道》。我听过哈哈一笑。这本书,我知道,但从来没读过。

一切都关于代码,一切也都始于代码。所以,十几年前我就知道高质量代码的重要性,也明白优秀程序员的产出要远远大于一般程序员。案头也有几本关于代码的书,比如重构,比如《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其中的一些原则甚为通用,但我还是被这本CleanCode里面的内容给震撼了,简直字字珠玑。

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 平装版)

豆瓣评论

经典再版。翻开一看代码,嗯?Javascript?!和第一版的Java代码相比,第二版可谓诚意满满——紧跟时代修改了很多内容,连使用的语言都换了……第6-12章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极具价值(示例代码看看理解核心意思即可)

本书讲述了为什么和怎样对既有代码的设计做出改善。第一章还是一如既往的烂,第二章泛泛而谈。不过第三章,第五章和可以快速浏览的第六到第十二章都颇有价值。本书此次再版采用 JavaScript 改写,但是跟第一版一样,我不推荐去读里面的代码,太冗余了,而且很难跟读者的实际情况共鸣。应该从经手的实际的代码出发,阅读《重构》提出的手法的动机和做法,在实践中尝试。这样,才是最好的使用这本书的方法。重构的重点不在于真的去掌握什么技巧,更重要的是去思考你的工作,思考你的代码。

这本书的版本你读者过哪一版?

世界软件开发大师MartinFowler的另一本书也非常经典

典型的方法论书籍只关注工具和技术,面向对象社区期望有一本书能够突破这一局限,而这本开创性的著作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在本书中,作者关注的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最终结果,也就是模型本身。作者在本书中分享了丰富的对象建模经验,以及识别重复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可复用的模型的敏锐洞察力,并给出了一系列来自不同领域(包括交易、测量、会计和组织关系等)的模式。

概念模式无法孤立地存在,基于这一认识,作者还给出了一系列“支持模式”。这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将概念模型转化为软件,并使其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架构。对每种模式的讲解都包含了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应该(或不应该)使用这些模式的时机以及实现中的诀窍。本书中展示的例子构成了一本实用手册,既包含有用的模型,又涵盖对复用技能的深刻洞见,这些都有助于改进分析、建模和实现。

大家了解过哪些呢?欢迎评论留言~

(本文图片与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留言,作者自行删帖。)大家看后什么想法,欢迎吐槽留言。喜欢记得关注哟!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您共享各类文章,观看辛苦了,祝您阅览开心,每天有个好心境,健康日子每一天。

一、 制定出版策略

出版业关于经营目标的口号虽是“社会效益为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但大家只消去书店逛逛,大概也能感受到“社会效益”只是空话。之前,我们国家的出版社都是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拨款支撑;现在差不多都改制转企了,需要自负盈亏。每个编室(有的是项目组)、每个编辑,都承担着一定的数量指标,如字数、码洋(即定价乘以销量)、利润等。编辑完不成这些指标,就没有年终奖拿。而原本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民营书商,更是会精打细算地考虑每一本书的成本和收益。因此,编辑接到投稿,几乎都会问:“这本书能让我挣多少钱?”

换句话说,作者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也就需要考虑这本书能卖出多少册,能让编辑挣多少钱。

一般而言,一本书的销量达到3000册左右,才能让出版社保本;达到8000~10000册,编辑和发行才能有钱赚。当然,出版社有时候为了规模或者名声,也会出一些赔钱书,但总的来说利润压力很大。如果你的书原本就是写给小众的,或者编辑预判你的书销量有限,你或许就需要掏一点“出版资助”,形式通常是你给出版社一笔钱,出版社给你一堆书;其余的书投入市场销售。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作者包销”,自己把印出来的书全部买下;出版社不再公开发行。

因此,你在投稿前就需要想清楚:为了这本书的出版,你最多愿意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少金钱。许多出版社要求的出版资助在2万元左右,多的到5万元。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地方出版社,可能只要几千块钱。

如果不愿意掏这笔钱,你就应该想想看怎么样把自己包装成潜力作者,怎么样把自己的书包装得很能卖的样子。我列出一些方法:

- 介绍你的专业地位。虽然你之前没写过书,是新作者,但是你在自己的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或专家。

- 搬出你的头衔来。在本单位、相关组织、协会中的头衔都能派上用场。当然,得是跟这本书有点关系的头衔。我曾受理过一本金融专著,作者在简介中称自己是飞碟爱好者协会理事,这个头衔对推销他的书当然就没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 挖掘你自己的销售渠道。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卖书吗?有可能通过行业协会卖书吗?有可能通过演讲、讲座、沙龙、工作坊卖书吗?有可能将你的书与别的产品搭售吗?有可能找到企业将你的书作为赠品吗?

- 比较同类书。如果你的书恰好是市场上正在畅销的题材,或者你本人与某位畅销书作家有可比性,不妨拉过来帮衬帮衬。

- 找名人写推荐。你有朋友是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社会名流吗?请他们友情赞助几条推荐吧。

在投稿时向编辑提供上述信息,能够大幅提高选题通过的几率。

有的作者可能会想,既然书号也可以买,销售渠道也可以自己找,还让出版社参合什么呢,干脆包干到底,完全自费出版好了。其实完全自费出版也不是不可以,但出版业受高度管制,完全自己来会很麻烦。从编辑到发行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准入条件,都有资质要求。特别是发行环节,如果你没有图书批发资质,你的书连当当和卓越都上不了,更不用说进新华书店了。所以即便是买书号自己印,只要你还想让读者买到你的书,终归还是得找一家总发行。在网上搜“图书发行公司”,能找到许多做这类业务的民营企业。

二、 挑选出版社

在决定愿不愿意掏钱、最多掏多少钱来出书之后,下一步就是为你的书挑选最合适的出版社。单纯为出版而出版的书,比如评职称用的书,就去找半死不活的出版社,给点钱算了。从这一节开始,我只谈论凝结了作者的心血,想要实现一些社会影响、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的作品。

一本书的最终品质和能够形成的社会影响,除了要看内容本身,跟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家好的出版社能给你的作品带来如下价值:

- 优化全书框架结构,升华主题思想。尽管书稿已成,一位好编辑仍然可以通过后期加工,提升书稿的可读性,提炼出书稿的精华和卖点,让它与社会文化热点结合起来。

- 良好的编校质量和装帧设计。出版社的编校流程和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灭书稿中的技术性错误,如知识错误、错别字、体例不统一等。有sense的责编与美编或外部设计工作室合作,为你的书设计最合适的开本、封面和内页版式,选择精良的纸张和工艺。【这里顺便提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出版社,2004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略读、粗读、精读、主题阅读等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法,是非常经典的读书方法论,但成书质量却令人非常不满。内页用纸太差,背面的字会透过来,书后也没有索引。这本书应该卖得很不错,希望出版社重印或再版时能注意这些问题。】

- 广泛铺货。不同出版社的铺货能力是不一样的。你去机场的书店看看,就会发现有一些出版社的书特别多,有一些出版社永远没机会亮相。前些年许多社跟温总的风出了一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但有些社的书就能舒舒服服平躺在书店正门口的展示台上,次一点的旁边展架上立着,还有一些只能挤在书架上露个书脊。选择露脸率高的出版社,才能让你的书有更高的露脸率。

- 有张有弛的营销。去年我看到的数据是,我国一年的新书达到20万个品种。新书品种这么多,大部分新书的命运就是被出版社随手扔进市场,自生自灭。即便一些出版社有营销意识,却不懂营销方法,比如在出版周刊之类的媒体上登书评,只能让书业的人了解到新书讯息,无法让真正的读者了解到。好的出版社和好的编辑,既有营销意识,又懂营销方法,会利用专业报刊、地铁电视、豆瓣、微博、专业活动等多种渠道,安排书讯、书评、深度讨论等多层次的宣传手段,直接面向读者宣传新书。

- 负责任的稿酬结算。出版社按“销售回款”给作者结版税。就是说,要书店给出版社书款,出版社才会给作者版税。如果出版社的回款管理不善,就会让作者在钱上吃亏。还有的出版社和书商有瞒报印数、盗印的习惯,明明卖了10000册,告诉作者说只卖了5000册。作者要找有信誉的出版社与编辑合作,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作者能掌握的信息毕竟有限,为出版一本书而去调查各个出版社,显然并不值当。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去书店里挑同类书来看看。这些书多是哪些社出的,封面和版式设计是否令你满意。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然后联系那一家出版社,总错不了。不过,现在很多书都是书商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封面上虽印着某某出版社,实际功夫都是人家书商做的。你可以看看封底或者后勒口上是否有书商的logo,然后在网上查询书商的联系方式。

下面推荐一些我关注得较多的出版商。

- 中信出版社:经管类、励志类图书的龙头,销售力量强大,装帧设计也是一等一,品味与市场相结合。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类图书做得不错,但装帧设计不如中信。

- 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经济类、心理类,选题策划能力很强。

- 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工作技术类,选题、装帧、销售都不错。

- 磨铁:职场励志类,营销能力超级强,但装帧设计比较俗。

三、 挑选编辑

讲完了怎么挑出版社,接下来讲讲怎么挑编辑。向同一家出版社投稿,遇到不同的编辑,最后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我在上一节说到过,优秀的编辑能够提升书稿质量,为你的书带来更多价值。除此之外,一位编辑在编室或者社里的地位如何,能不能说上话,能动用多少资源,对于一本书的成败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来看看选题立项的流程吧。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出版社,有专门的策划部门或者选题委员会,定期讨论选题。编辑接到你的选题,做出初步判断后,在选题会上提交报告,公开讨论,立即就能知道选题是否通过。大部分出版社还没有形成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也没有评判选题的标准程序,编辑接到选题,填写选题申报表,拿给室主任和分管社领导签字,然后还要等发行部门负责人、其他社领导和社长(总编辑)签字。签字过程短则三两个星期,长则三五个月。什么样的选题能通过,什么样的通不过,完全说不准。不过在这种出版社中,室主任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要投稿就投给出版社里的小头目,别投给底层的小编。底层小编往往没有决策权,只能向上汇报;要是碰巧你找到的小编触了领导霉头,她申报的选题可能八辈子都过不了一个。你可以打通出版社总机之后,直接说找某某部门的主任,或者在网上查找头目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还有一种办法是投稿给资深策划编辑。你可以在书的封底或者版权页上查到策划编辑的名字。他们能凭自己的业绩优势,说服社里对一本书投入更多资源。

最后,要是你被一位编辑据了,不要立即就放弃。前面提到过,有的出版社会集中讨论选题,有的出版社则由编辑自己判断。如果编辑告诉你说选题没有过,你也可以再问问,是在哪个级别上被毙掉的。你可以问:“是你们编室的讨论结果吗?”或者“是你们社选题会的讨论结果吗?”如果不是集中决策的结果,而只是编辑个人据了你,你完全可以换一个编辑再投,也可以换一个编室再投。如今各编室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划分得很清楚,编辑单打独斗也很普遍,在同一家出版社多试几次,没什么不可以的。

四、 投稿应包含哪些内容

投稿时,不必将整个书稿交给编辑。一是你投了别人也没时间看,二是不利于你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来说,有下面的内容就够了:

- 书名、全书字数、表格和插图数量等基本信息。

- 内容简介,200~500字为宜。

- 作者简介。

- 目录。

- 样章,挑出你写得最好的,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章。

以上是“规定动作”,要让稿子得高分,还得加上“自选动作”。你在一开始考虑过的那些包装策略,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 记得在作者简介中突出你的与众不同。

- 你考虑的销售渠道,不必写在纸上,可以在之后的电话交谈或者面谈中与编辑沟通。

- 列出一些同类书,供编辑参考。

- 注意格式,正文最好是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注意哦,我说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包装策略,可没让你瞎忽悠。

五、 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

投稿差不多就说到这里,最后说一下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吧。每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合同,格式都差不多,我只讲有谈判空间的条款。

1. 授权范围

出版合同里面一般都包括了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其他语种和数字版权的授权。如果你有门路自己把版权卖到港澳台地区或者国外,请记得保留繁体字和其他语种的版权。

数字版权,现在出版社都要签,但签下来之后,他们也不会经营,只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打包卖给数字出版平台,或者给阅读器预装电子书之类的。最不厚道的是,数字版权的收益,出版社也只按照10%甚至更低的版税支付给作者。所以有谈判能力的作者,请尽量保留自己的数字版权,不要让出版社毫无创造性地贱价转包。即使必须签下数字版权,也注意单独协商稿酬方式,不要稀里糊涂地就跟纸制出版物的稿酬一样了。

2. 稿酬

稿酬主要有稿费和版税这两种形式。稿费按字数给,比如说千字100元。目前翻译的行情集中在千字60~80元;原创作品的行情我不太清楚,倒是知道有的书商千字给30元,就能找到Top 10高校的学生撰稿。在此我要向大学生朋友们呼吁,哪怕是上街贴小广告,还能锻炼自己的脸皮和应变能力,哪怕是去当家教,还能在学生家里蹭饭吃,千万别来做剪刀+浆糊的毫无技术含量的性价比极低的撰稿民工。

版税也就是每卖出一本书,作者能拿到定价的百分之多少。新手5%、6%都是有可能的,但一般会在7%、8%。优秀的稿子一般会采用阶梯式的版税,比如“7、8、9”,“8、9、10”;意思是销量在5000册以下的,版税为7%,5000~10000册为8%,10000册以上为9%。有的书商为了抢作者,甚至也给到15%。

3. 合同期限

出版合同一般一签就是五年。新手在谈判稿酬时,通常不太能说上话,出版社给多少就是多少。弥补的办法就是将合同期限缩短到三年或者四年,这样书要是卖得好,你就可以早一点启动重新谈判。

4. 支付版税的时间间隔

出版社通常是半年甚至一年结算一次版税,但作者也可以要求缩短到每3个月结算一次。

5. 作者购买折扣

合同中,出版社会允许作者以一定的折扣购买一定数量的书,以便赠送给亲朋好友;一般是8折,不会低于6折。但书商跟出版社合作时,能以3.5折包销;所以你如果估计自己会买很多,或者你有别的销售渠道,就可以跟出版社谈一下回购折扣。

我能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些。欢迎有出版经验的作者、出版业的同行对本文进行补充。如有错误之处,也请及时指正,以免误导新作者。我会根据留言反馈随时订正、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