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 t 和 end=” 是什么意思?

Python015

Python中的 t 和 end=” 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为末尾end传递一个空字符串,这样print函数不会在字符串末尾添加一个换行符,而是添加一个空字符串。这个只有3版本有用。这也是一个语法要求,表示这个语句没结束。

print默认是打印一行,结尾加换行。end=' '意思是末尾不换行,加空格。交互模式,效果如下:>>>print('a')a>>>print('a',end=' ')a >>>print('a',end='1234')a1234>>>。

\t 代表的是制表符

end="" 表示打印对象以什么结尾 ,默认 是 \n 也就是换行

在python2中直接 print("\t\n")就行

扩展资料:

Python在执行时,首先会将.py文件中的源代码编译成Python的byte code(字节码),然后再由Python Virtual Machine(Python虚拟机)来执行这些编译好的byte code。这种机制的基本思想跟Java,.NET是一致的。然而,Python Virtual Machine与Java或.NET的Virtual Machine不同的是,Python的Virtual Machine是一种更高级的Virtual Machin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ython

Python 解释器通常被安装在目标机器的/usr/local/bin/python3.5 目录下。将 /usr/local/bin 目录包含进 Unix shell 的搜索路径里,以确保可以通过输入:

命令来启动他。[1] 由于 Python 解释器的安装路径是可选的,这也可能是其它路径,你可以联系安装 Python 的用户或系统管理员确认(例如, /usr/local/python 就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在 Windows 机器上,Python 通常安装在 C:Python35 位置,当然你可以在运行安装向导时修改此值。要想把此目录添加到你的 PATH 环境变量中,你可以在 DOS 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

通常你可以在主窗口输入一个文件结束符(Unix 系统是 Control-D ,Windows 系统是 Control-Z )让解释器以 0 状态码退出。如果那没有作用,你可以通过输入 quit() 命令退出解释器。

Python 解释器具有简单的行编辑功能。在 Unix 系统上,任何 Python 解释器都可能已经添加了 GNU readline 库支持,这样就具备了精巧的交互编辑和 历史 记录等功能。在 Python 主窗口中输入 Control-P 可能是检查是否支持命令行编辑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发出嘟嘟声(计算机扬声器),则说明你可以使用命令行编辑功能;更多快捷键的介绍请参考 交互式输入行编辑 历史 回溯。如果没有任何声音,或者显示 ^P 字符,则说明命令行编辑功能不可用;你只能通过退格键从当前行删除已键入的字符并重新输入。

Python 解释器有些操作类似 Unix shell:当使用终端设备(tty)作为标准输入调用时,它交互的解释并执行命令;当使用文件名参数或以文件作为标准输入调用时,它读取文件并将文件作为脚本执行。

第二种启动 Python 解释器的方法是 python -c command [arg] ... ,这种方法可以在 命令行 执行 Python 语句,类似于 shell 中的 -c 选项。由于 Python 语句通常会包含空格或其他特殊 shell 字符,一般建议将 命令 用单引号包裹起来。

有一些 Python 模块也可以当作脚本使用。你可以使用 python -m module [arg] ... 命令调用它们,这类似在命令行中键入完整的路径名执行 模块 源文件一样。

使用脚本文件时,经常会运行脚本然后进入交互模式。这也可以通过在脚本之前加上 -i 参数来实现。

调用解释器时,脚本名和附加参数传入一个名为 sys.argv 的字符串列表。你能够获取这个列表通过执行 import sys ,列表的长度大于等于1;没有给定脚本和参数时,它至少也有一个元素: sys.argv[0] 此时为空字符串。脚本名指定为 '-' (表示标准输入)时, sys.argv[0] 被设定为 '-' ,使用 -c 指令 时, sys.argv[0] 被设定为 '-c' 。使用 -m 模块 参数时, sys.argv[0] 被设定为指定模块的全名。-c 指令 或者 -m 模块 之后的参数不会被 Python 解释器的选项处理机制所截获,而是留在 sys.argv 中,供脚本命令操作。

从 tty 读取命令时,我们称解释器工作于交互模式 。这种模式下它根据主提示符来执行,主提示符通常标识为三个大于号( >>>);继续的部分被称为 从属提示符 ,由三个点标识( ... )。在第一行之前,解释器打印欢迎信息、版本号和授权提示:

输入多行结构时需要从属提示符了,例如,下面这个 if 语句:

关于交互模式更多的内容,请参见 交互模式。

默认情况下,Python 源文件是 UTF-8 编码。在此编码下,全世界大多数语言的字符可以同时用在字符串、标识符和注释中 — 尽管 Python 标准库仅使用 ASCII 字符做为标识符,这只是任何可移植代码应该遵守的约定。如果要正确的显示所有的字符,你的编辑器必须能识别出文件是 UTF-8 编码,并且它使用的字体能支持文件中所有的字符。

你也可以为源文件指定不同的字符编码。为此,在#! 行(首行)后插入至少一行特殊的注释行来定义源文件的编码:

例如,如果你的编辑器不支持 UTF-8 编码的文件,但支持像 Windows-1252 的其他一些编码,你可以定义:

这样就可以在源文件中使用 Windows-1252 字符集中的所有字符了。这个特殊的编码注释必须在文件中的第一或第二行定义。

Footnotes

Python解释器的位置是一个安装选项,因此它可能在其它的位置。必要时询问你身边的Python专家或者系统管理员(/usr/local/python是另一个常见的安装路径)。在Windows上,Python通常安装在C:\Python24[U1] ,但你可以在安装时改变这个路径。要把这个路径加入到你的path中,请在命令行窗口里执行以下命令

在Python的提示符候输入一个文件结束符(Control-D on Unix and Control-Z on Windows)会使解释器退出并返回状态码0。如果文件结束符不起作用,你还可以执行命令”import syssys.quit()”来退出解释器。解释器的行编辑功能通常并不是很强大。但在Unix上,安装了解释器就激活了GNU readline库的支持。该库加入了很多复杂的交互式编辑和历史纪录的功能。

最快的检测命令行编辑是否支持的办法也许是在你遇到的第一个Python提示符候输入Control-P。如果听到嘟嘟响,就说明你可以使用命令行编辑。在附录A中可以看到关于这些编辑键的介绍。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显示了字母P,则表示命令行编辑功能不可用,你只能使用backspace从当前行删除字符。

解释器有些像Unix的Shell:当调用时的标准输入连接到一个tty设备时,交互的读入命令并执行。如果跟着一个文件名作为参数,或者以一个文件作为标准输入,则从该文件读入并执行脚本。

第二种启动解释器的办法是”python –c command [arg]…”。解释器会执行传入的命令,就像shell的-c选项一样。因为Python的语句经常包含空格或者其它对shell有特殊意义的字符,最好把命令用双引号引起来。一些Python模块也是很有用的脚本。可以用”python –m module [arg]…”的方式来调用。解释器会执行模块的源文件,就如同你在命令行上给出了模块的全名一样。

注意”python file”和”python <file”有一点区别。后一种方式程序需要的输入,如input()和raw_input()的调用会从输入文件读。同时在程序执行以前解释器已经读到输入文件的末尾了。

因此程序会立刻遇到一个end-of-file。在前一种情况下(通常是你希望的)输入从Python解释器标准输入相关联的任何文件或者设备读入。当使用脚本文件时,有时需要在执行完脚本候进入交互模式。可以通过在脚本前加上-i达到这种效果。(当脚本从标准输入读入时该方法不起作用,和上一段解释的原因一样)。

脚本名称和附加的参数被放在sys.argv中传入脚本。sys.argv是一个字符串列表,长度最少为1。当没有脚本和参数传入时,sys.argv[0]是一个空串。当脚本名用’-‘指定时(表示标准输入),sys.argv[0]被置为’-‘。使用-m module选项时,sys.argv[0]被置为模块的全名。

-c command 或-m module以后的选项不被Python解释器处理,而是作为sys.argv传给要执行的命令或模块。

从tty读入命令时,解释器处于交互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它用主提示符来提示用户输入下一个命令。主提示符通常是三个大于号(“>>>”)。在一行输入没有终结需要在下一行继续输入时的副提示符缺省时三个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