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R语言作业答案

Python015

悬赏R语言作业答案,第1张

# 一、R基本操作

# 1、将数据文件mydata1.txt按照以下要求整理成标准形式。

#(1)读入数据文件mydata.txt命名为insurance。

insurance<-read.table("mydata1.txt")

head(insurance)

dim(insurance)#192个数据

#(2)将insurance转换为3列的矩阵。

insurance<-matrix(insurance$V1,nrow = 64,ncol = 3)#nrow =192/3=64

insurance

#(3)将insurance转换为数据框。

insurance<-as.data.frame(insurance)

class(insurance)

#(4)将列名命名为"District", "Holders"和"Claims"。

names(insurance)<-c("District", "Holders","Claims")

insurance

#(5)随机无放回抽取50行数据。

sub<-insurance[sample(1:nrow(insurance),50),]#无放回不用设置replace

sub

#(6)将抽样数据写入result1.txt。

write.table(sub,"result1.txt",row.names = FALSE)

######################################################################

# 2、将数据文件mydata2.txt按照以下要求整理成标准形式。

#(1)读入数据文件mydata2.txt命名为iris。

iris<-read.table("mydata2.txt")

head(iris)

dim(iris)#600个数据

#(2)将iris转换为4列的矩阵。

iris<-matrix(iris$V1,nrow = 150,ncol = 4)#nrow =600/3=150

iris

#(3)将iris转换为数据框。

iris<-as.data.frame(iris)

class(iris)

#(4)将列名命名为"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names(iris)<-c("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dth")

iris

#(5)随机无放回抽取90行数据。

sub<-iris[sample(1:nrow(iris),90),]#无放回不用设置replace

sub

#(6)将抽样数据写入result2.txt。

write.table(sub,"result2.txt",row.names = FALSE)

######################################################################

# 3.将数据文件data.csv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数据预处理。

#(1)读入数据文件data.csv命名为nhanes2。

nhanes2<-read.csv("data.csv")

#(2) 载入缺失值处理所需要的包。

install.packages("lattice")

install.packages("MASS")

install.packages("nnet")

library(lattice)

library(MASS)

library(nnet)

#(3) 判断nhanes2是否存在缺失值。

sum(is.na(nhanes2))

#(4) 利用插补法处理chl变量的缺失值。

sub=which(is.na(nhanes2[,4])==TRUE)#在数据集中chl变量是第4列,返回nhanes2数据集中第4列为NA的行

dataTR<-nhanes2[-sub,]#将第4列不为NA的数存入数据集dataTR

dataTE<-nhanes2[sub,]#将第4列为NA的数存入数据集dataTE中

dataTE[,4]<-sample(dataTR[,4],length(dataTE[,4]),replace = T)#在非缺失值中简单抽样

dataTE

#(5) 将插补法处理后的数据写入result3.txt。

write.table(dataTE,"result3.txt",row.names = FALSE)

######################################################################

######################################################################

#二、函数调用

#1、测得某班学术X(身高(cm))与Y(体重(kg))的数据如下,试画出散点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作进一步分析。

# (1) 建立数据集,并画出散点图,考察数据点的分布趋势,看是否呈直线条状分布。

x1<-c(171,175,159,155,152,158,154,164,168,166,159,164)#身高

y1<-c(57,64,41,38,35,44,41,51,57,49,47,46)#体重

#构建数据集

model <- data.frame(x1,y1)

#探索性分析-做散点图查看数据的分布情况:

plot(x1,y1)

# (2)进行回归分析,列出回归方程,画拟合线,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 用lm()函数构建模型

lm.reg<-lm(y1~ x1)

# 添加回归曲线查看拟合效果

abline(lm.reg)

#模型解读

summary(lm.reg)

# (3)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anova(lm.reg) #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summary(lm.reg) #回归系数t检验:提取模型计算结果,其中有t检验的结果

# (4)对回归模型进行诊断。

#模型检验对方程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检查回归方程是否满足模型的先验条件及模型的稳健性。

par(mfrow=c(2,2))#画布分面

plot(lm.reg)

#结果解读:

#1.左上图:残差与拟合图,理论上散点应该散乱的分布在横线两侧;

#2.右上图:正太Q-Q图,用于检验因变量的正太分布性,若服从正太分布,则散点应分布在一条直线线

#3.左下图:齐方差检验,若满足其方差,则散点在水平线周围随机分布

#4.右下图:独立性检验,即一个样本是否会影响另一个样本

#################################################################

#2、研究某抗心律失常药对电刺激狗右心室致颤阙的影响,实验测得狗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与右心室致颤阙的数据如下,试画出散点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作进一步分析。

# (1) 建立数据集,并画出散点图,考察数据点的分布趋势,看是否呈直线条状分布。

x <- c(1,3,5,7,9)

y <- c(8.03, 14.97, 19.23, 27.83, 36.23)

#构建数据集

model <- data.frame(x,y)

#探索性分析-做散点图查看数据的分布情况:

plot(model)#画散点图

# (2)进行回归分析,列出回归方程,画拟合线,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 用lm()函数构建模型

fm <- lm(y ~ x)#建立回归模型

fm

# 添加回归曲线查看拟合效果

abline(fm)# 添加回归曲线至散点图

#模型解读

summary(fm)

# (3)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anova(fm) #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summary(fm) # 提取模型计算结果,其中有t检验的结果

# (4)对回归模型进行诊断。

#模型检验对方程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检查回归方程是否满足模型的先验条件及模型的稳健性。

par(mfrow=c(2,2))#画布分面

plot(fm)

#结果解读:

#1.左上图:残差与拟合图,理论上散点应该散乱的分布在横线两侧;

#2.右上图:正太Q-Q图,用于检验因变量的正太分布性,若服从正太分布,则散点应分布在一条直线线

#3.左下图:齐方差检验,若满足其方差,则散点在水平线周围随机分布

#4.右下图:独立性检验,即一个样本是否会影响另一个样本

##################################################################

# 3、countries数据集含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 (1) 请使用K-均值聚类将样本点聚为3个类别。

countries=read.csv("countries.csv")

head(countries)#查看前6行

names(countries)=c("country","birth","death")#修改变量名称

var=as.character(countries$country)#将变量country转为字符型并赋值给var

for(i in 1:69) row.names(countries)[i]=var[i]#将数据集的行名命名为国家名称

km1=kmeans(countries[,-1],center=3)#用kmeans算法对countries数据集进行聚类

# (2) 输出聚类结果及各类别的中心点坐标。

km1$cluster#获取类别

km1$centers#获取中心点坐标

# (3) 绘制聚类结果将中心点以星号标识。

#画出聚为四类的类别图,标注中心点。

plot(countries[,-1],pch=c(1,2,3))

#将中心点用星号标示出来

points(km1$centers,pch=8,col="red")

#对中心点添加标注

legend(km1$centers[1,1],km1$centers[1,2],"Center_1",bty="n",xjust=0.5,cex=0.8)

legend(km1$centers[2,1],km1$centers[2,2],"Center_2",bty="n",xjust=0.5,cex=0.8)

legend(km1$centers[3,1],km1$centers[3,2],"Center_3",bty="n",xjust=0.5,cex=0.8)

# (4) 判断与中国大陆同属于一个类别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cluster_CHINA=km1$cluster[which(countries$country=="CHINA")]

which(km1$cluster==cluster_CHINA)

###############################################################

###############################################################

#三、数据分析

# 1、使用arules软件包中的Groceries数据集,该数据集是某一食品杂货店一个月的真实交易数据,使用R完成以下要求:(软件包:arules;数据集:Groceries; 函数:apriori())

# (1)利用apriori()函数进行关联分析,支持度为0.01,置信度为0.5。

install.packages("arules")

library(arules)

data("Groceries")

rules0<-apriori(Groceries,parameter=list(support=0.01,confidence=0.5))

inspect(rules0[1:10])

# (2)利用sort()函数按照支持度排序。

rules.sorted_sup<-sort(rules0,by="support")

inspect(rules.sorted_sup[1:5])

# (3)捆绑销售:寻找蛋黄酱(mayonnaise)的捆绑商品。(supp=0.001,conf=0.1,minlen=2, maxlen=6)

rules1=apriori(Groceries,parameter=list(minlen=2,maxlen=6,supp=0.001,conf=0.1),appearance=list(rhs="mayonnaise",default="lhs"))

inspect(rules1)

# (4)查看销量最高的商品。

itemsets_apr=apriori(Groceries,parameter=list(supp=0.001,target="frequent itemsets"),control=list(sort=-1))

inspect(itemsets_apr[1:5])

# (5)适合捆绑销售的商品。(supp=0.001,minlen=2, maxlen=3)

itemsets_apr1=eclat(Groceries,parameter=list(supp=0.001,minlen=2,maxlen=3,target="frequent itemsets"),control=list(sort=-1))

inspect(itemsets_apr1[1:5])

# (6)关联规则的可视化(support=0.001,con=0.5)

install.packages("arulesViz")

library(arulesViz)

rules5=apriori(Groceries,parameter=list(support=0.002,con=0.5))

rules5

plot(rules5)

#######################################################################

# 2、根据breast-cancer-wisconsin.csv威斯康星州乳腺癌数据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取出关键特征来判断乳腺癌患病情况。(软件包:rpart;函数:rpart()。)

# (1)属性名依次设置为"编号","肿块厚度","肿块大小","肿块形状","边缘黏附","单个表皮细胞大小","细胞核大小","染色质","细胞核常规","有丝分裂","类别"),并将类别为2的设为"良性",为4的设为"恶性"。

install.packages("rpart")

library(rpart)

install.packages("rpart.plot")

library(rpart.plot)

#############加载数据

breast.cancer<-read.csv('breast-cancer-wisconsin.csv',header=F)

head(breast.cancer)

#数据整理

names(breast.cancer)=c("编号","肿块厚度","肿块大小","肿块形状","边缘黏附","单个表皮细胞大小","细胞核大小","染色质","细胞核常规","有丝分裂","类别")

breast.cancer$类别[breast.cancer$类别==2]="良性"

breast.cancer$类别[breast.cancer$类别==4]="恶性"

head(breast.cancer)

# (2)抽取训练数据集为原数据的70%,测试数据集取30%。

#数据预处理(分层抽样,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分别计算良性和恶性组中应抽取测试集样本数,记为a,b

a=round(0.3*sum(breast.cancer$类别=="良性"))

b=round(0.3*sum(breast.cancer$类别=="恶性"))

ab #输出a,b值

install.packages("sampling")

library(sampling)

#使用strata函数对数据集中的“分组油耗”变量进行分层抽样

sub=strata(breast.cancer,stratanames="类别",size=c(b,a),method="srswor")

sub #所抽出的所有测试集样本信息

#生成训练集train1和测试集test1

train1=breast.cancer[-sub$ID_unit,]

test1=breast.cancer[sub$ID_unit,]

nrow(train1)nrow(test1) #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行数,检查两者比例是否为7:3

# (3) minsplit=5,建立决策树。

#CART建立分类树

formula_cla=类别~肿块厚度+肿块大小+肿块形状+边缘黏附+单个表皮细胞大小+细胞核大小+染色质+细胞核常规+有丝分裂

cla1=rpart(formula_cla,train1,method="class",minsplit=5)#

cla1

# (4)选择cp=0.05来剪枝。

######修改cp的值

cla2=rpart(formula_cla,train1,method="class",minsplit=5,cp=0.05)

cla2

# (5)画出type为2和4的树图。

rpart.plot(cla1,type=2)#修改type

rpart.plot(cla1,type=4)

# (6)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输出混淆矩阵,给出模型准确率为。

#预测

pre1=predict(cla1,test1,type="class")

pre1

table(test1$类别,pre1)#获取混淆矩阵

#计算样本错误率

error1<-sum(as.numeric(pre1!=test1$类别))/nrow(test1)

error1

###################################################################

# 3、美国科罗拉多州某加油站连续 57 天的OVERSHORTS序列“OVERSHORTS.csv”

# (1) 判断该序列的平稳性与纯随机性。

# (时序图检验、白噪声检验)

install.packages("fUnitRoots")

install.packages("TSA")

install.packages("forecast")

install.packages("zoo")

library(fUnitRoots)

library(TSA)

library(forecast)

library(zoo)

#读取数据

c<-read.csv("OVERSHORTS.csv")

#转换为时间序列

overshort<-ts(c$overshort,start = 1)

#平稳性,纯随机(白噪声检验)

## 绘制序列的时间序列图

plot.ts(overshort, xlab = "time", ylab = "prop")

##对序列做单位根检验

unitrootTest(overshort)

##对序列做白噪声检验

Box.test(overshort, lag = 1, type = "Ljung-Box")

# (2) 如果序列平稳且非白噪声,选择适当模型拟合该序列的发展。(10分)

# (模型的识别、参数估计(模型显著性、模型参数的显著性))

#模型识别

##观察自相关,偏自相关图,模型定阶

par(mfrow=c(1,2))

acf(overshort)###衰减到零是突然的,所以自相关系数1阶截尾

pacf(overshort)### 衰减到零不是突然的,所以偏相关系数托尾

# 推荐模型为 MA(1)

##或者对序列进行模型识别,自动定阶

auto.arima(overshort)# 推荐模型为 MA(1)

#参数估计

###模型检验

x.fit<-arima(overshort,order=c(0,0,1),method="ML")

x.fit

##对残差x.fit$residual进行白噪声检验

for(i in 1:2) print(Box.test(x.fit$residual,lag=6*i))

##P>0.05,接受原假设,即残差为白噪声,所以拟合模型显著有效

####参数检验

###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t1<--0.8477/0.1206

pt(t1,df=56,lower.tail=T) ###p<0.05参数显著非零

t0<--4.7942/1.0253

pt(t0,df=56,lower.tail=T) ###p<0.05参数显著非零

# (3) 利用拟合模型,预测该加油站未来5天的OVERSHORTS。(10分)

# (模型预测、绘制预测图)

####模型预测

c<-read.csv("OVERSHORTS.csv")

x<-ts(c$overshort,start=1)

x.fit<-arima(x,order=c(0,0,1))

x.fit

x.fore<-forecast(x.fit,h=5)#预测

x.fore

plot(x.fore)

##############################################################

#4、使用是survival软件包中的“pbc”数据集,该数据集记录的是肝硬化数据, 使用R完成一下要求:(软件包:survival;数据集:pbc; 函数:Surv()、survfit()、survdiff()、coxph()、cox.zph(), 将答案保存在“姓名.doc”文件中。)

# (1)生成生存分析对象,拟合生存曲线模型。

install.packages("survival") #安装survival包

library(survival) #加载survival包

#使用survival包自带的“pbc”数据集为例(418*20)

data("pbc")

str(pbc)

head(pbc)

#生成生存分析对象

Sur_Obj<-Surv(pbc$time,pbc$status)

Sur_Obj

#拟合曲线模型

model<-survfit(Sur_Obj~1)

summary(model)

# (2)两种方法绘制生存曲线。

plot(model,ylab = "生存率",xlab="天")

#用survminer进行漂亮的展示

install.packages("survminer")

library(survminer)

ggsurvplot(model, data = pbc)

# (3)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并进行结果解释。

#survdiff(formula)函数进行log-rank检验。

survdiff(Sur_Obj~pbc$trt) #trt是分组条件

# (4)考虑年龄,性别以及trt是否会影响肝硬化的生存时间,进行多因素分析Cox模型的建立,并进行结果解释。

coxmodel<-coxph(Sur_Obj~pbc$age+pbc$sex+pbc$bili)

coxmodel

# (5)模型诊断——PH检验。

zphmodel<-cox.zph(coxmodel)

zphmodel

##############################################################

# 5、life.csv为50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数据,包括:入院治疗时取得外辕血中细胞数X1,淋巴结浸润等级X2,出院后有无巩固治疗X3(1表示有巩固治疗,0表示无巩固治疗);随访后,变量Y=0表示生存期在1年以内,Y=1表示生存时间在1年以上,使用R完成一下要求:(函数:glm(),predict()。)

# (1)建立全变量logistic回归,对模型结果进行解释。

life<-read.csv("life.csv")

#建立全变量logistic回归

glm.sol<-glm(Y~X1+X2+X3, family=binomial, data=life)

#回归模型解读

summary(glm.sol)

# (2)预测当X1=5,X2=2,X3=0时,y的概率是多少?

pre<-predict(glm.sol, data.frame(X1=5,X2=2,X3=0))

p<-exp(pre)/(1+exp(pre))

p

# (3)预测当X1=5,X2=2,X3=1时,y的概率是多少?(6分)

pre<-predict(glm.sol, data.frame(X1=5,X2=2,X3=1))

p<-exp(pre)/(1+exp(pre))

p

# (4)对回归模型参数进行检验,用step()函数做变量筛选。

step(glm.sol)

glm.new<-glm(Y~X2+X3, family=binomial, data=life)

summary(glm.new)

# (5)对筛选后的变量进行建模,预测。

pre<-predict(glm.new, data.frame(X2=2,X3=0))

p<-exp(pre)/(1+exp(pre))

p

pre<-predict(glm.new, data.frame(X2=2,X3=1))

p<-exp(pre)/(1+exp(pre))

p

原理参考 文章 ,主要思想我认为是求出所有分布的可能(中间的一般为零假设),出现这种分布的概率。

distribution= 参数可为exact(精确模式,即依据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仅适用于两样本问题)、approxiamate(nresample=#)(蒙特卡洛抽样,#指需要重复的次数)、asymptotic(渐进分布抽样)

lmPerm包更擅长方差分析。示例实验设计仍为5组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多组结果比较。

实验示例仍为关节炎的治疗(两种)与效果(无、部分、显著)间的关系

实验示例为研究文盲率与谋杀率是否相关

主要为 lmp() 、 aovp() 两个函数分别对应参数法的 lm() 线性回归、 aov() 方差分析。主要格式上的区别是添加了 perm= 参数。可以为Exact(精确模式)、Prob(不断从可能的序列中抽样,直至估计的标准差在估计的p值0.1之下)、SPR(使用贯序概率比检验来判断何时停止抽样)。值得注意的是当样本观测大于10,perm="Exact"自动默认转为"Prob",因此精确检验只适用于小样本问题。

(1)简单线性回归

实验示例仍为以身高预测体重的设计

(2)多项式回归

高精度拟合身高体重回归关系

(3)多元回归

探究谋杀率与多因素的回归关系

(1)单因素方差分析

(2)单因素协方差分析

实验示例仍为药物对刚出生小鼠体重影响,协变量为怀孕时间

(3)双因素方差分析(交互效应)

实验示例:两种药物分别在不同剂量下对小鼠牙齿长度的影响。

核心思想是有放回的抽样多次(1000次)

(1)写一个能返回带研究统计量的函数;

(2)确定重复数,使用 boot() 函数处理;(一般重复1000次即可;此外有人认为初始样本大小为20-30即可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3) boot.ci() 函数计算统计量置信区间。

实验示例:使用mtcar数据框,采用多元回归,根据车重和发动机排量来预测汽车的每加仑行驶的英里数。想获得95%的R平方值(预测变量对响应变量可解释的方差比)的置信区间

(1)首先写函数

(2)然后使用boot()函数

(3)最后boot.ci()函数求置信区间

实验示例:使用mtcar数据框,采用多元回归,根据车总和发动机排量来预测汽车的每加仑行驶的英里数。想获取一个统计量向量--三个回归系数(截距项、车总、发动机排量)95%的置信区间。

这是最后一篇讲解有关矩阵操作的博客,介绍有关矩阵的函数,主要有 rowSums() , colSums() , rowMeans() , colMeans() , apply() , rbind() , cbind() , row() , col() , rowsum() , aggregate() , sweep() , max.col() 。

下面通过例子来了解这些函数的用法:

我们知道,通过下标索引 [i, j] 可以访问矩阵的某一部分,索引如果没有提供意味着“所有行”或“所有列”。来看个例子,比如:

在R中,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函数来进行矩阵的行、列计算。来看些例子:

上述矩阵的行、列计算,还可以使用 apply() 函数来实现。 apply() 函数的原型为 apply(X, MARGIN, FUN, ...) ,其中: X 为矩阵或数组; MARGIN 用来指定是对行运算还是对列运算, MARGIN=1 表示对行运算, MARGIN=2 表示对列运算; FUN 用来指定运算函数; ... 用来指定 FUN 中需要的其它参数。来看些例子:

用 apply() 函数来实现上面的例子

apply() 函数功能很强大,我们可以对矩阵的行或列进行其它运算,例如:

如果矩阵存在 NA 值,可通过设置 na.rm=TRUE 来忽略 NA 值,然后再计算。比如:

甚至我们还可以自定义运算函数,来看个例子:

在R中, rbind() 和 cbind() 函数可分别为矩阵添加行和列,来看一个例子:

在R中, row() 和 col() 函数将分别返回元素的行和列下标矩阵,来看个例子:

通过这两个函数,可以获取矩阵的对角元素以及上下三角矩阵,例如:

有时,你可能需要对每行进行分组,然后组内每列求和。在R中可以用 rowsum() 函数来解决,而且效率也非常高。先看个例子:

你也可以用 aggregate() 函数获得类似结果:

有人就会问“为啥没有列分组求和的操作?”,其实你可以先将矩阵转置,然后行分组求和;这两步就等同于列分组求和。

sweep() 函数的原型为 sweep(x, MARGIN, STATS, FUN = "-", check.margin = TRUE, ...) ,其中: x 为矩阵或数组; MARGIN 用来指定是对行运算还是对列运算, MARGIN=1 表示对行运算, MARGIN=2 表示对列运算; STATS 表示想要清除的统计量; FUN 用来指定运算函数,默认为减法 - ; check.margin 用来核实 x 的维度是否与 STATS 的匹配,如果事先知道它们匹配的话,将其设为 FALSE 将提高运算速度; ... 用来指定 FUN 中需要的其它参数。来看些例子:

事实上,通过改变 FUN 参数的具体形式或自定义函数, sweep() 函数可以实现很多不同操作,这里就不细讲了。

max.col() 函数返回矩阵每行最大值所在的列位置(即列下标),其原型为 max.col(m, ties.method = c("random", "first", "last")) ,其中: m 为矩阵;当存在多个最大值时, ties.method 指定用哪种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默认为"random"(随机),"first"指使用第一个最大值,"last"指使用最后一个最大值。来看个官网例子:

我们也可以结合 apply() 和 which.max() 函数来实现 max.col(mm, 'first') 。看个例子,

R矩阵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讲到这。

如若有遗漏,后期将会添加至本博客。